584.哈基龙债券,启动!
584.哈基龙债券,启动! (第1/2页)静谧。
是初入蓝湖湿地区域的江禾逸的第一印象。
据本地的冒险者介绍,外界常见的大体型魔物,在这里几乎绝迹。
这片区域湿热泥泞,水路交错,是蚊虫类魔物的乐园。
常年活跃在这片区域的冒险者,都专精捕虫技能。
将异虫的身体素材,拆解后,可以贩售给魔药商人,也可以提供给行商回收,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来源。
江禾逸抓住了重点。
“不错的收入来源,那你们为什么还前往靠近朽叶精灵的一侧赚钱?”
高薪聘请的冒险者实力不俗,都是本地通。
金主开口询问,众人纷纷耐心解释——也像是诉苦。
这里的冒险者,如果不是特别缺钱,宁愿和外界的大型魔物打交道,也不愿意和异虫们对线。
看得见、摸得着,有现成攻略可抄的敌人,团队默契足够,配合精妙,即便保证不了击杀,也能安全撤退。
可在魔力环境下浸润成长起来的异虫们,则是另外的概念。
击杀并不难,但能否保证安全撤退,不好说。
不少人离开蓝湖湿地后,都患上了大病。
环境因素、异虫病患,双重影响下,强壮如牛的冒险者,病来如山倒,一命呜呼的案例不在少数。
不算是无端联想,江禾逸想到了前世蹲了大半辈子的广府。
古时候的它,也完美符合冒险者们的描述。
“我这垦荒,算是服务器活动限时复刻了?”他不禁想。
由于天然超距传送门的存在,江禾逸不敢聘请太强大的魔法师,5阶是他的极限。
魔药师也必须符合这个标准。
本地土生土长的魔药师,配比了特殊的药剂,勘探团的全员服用后,一路前行,果然没再遇到蚊虫袭扰,那烦人的虫鸣似乎一夜从世界上被抹去了。
“古德尔先生,你有这么厉害的药剂,之前从来不说。”
“深入沼泽,蚊虫避着我们走,前所未有的体验。”
“就是就是,居然不愿意拿出来卖,有钱都不赚吗?”
被唤作古德尔的魔药师冷哼:“你们要是能拿出土豆阁下的预算,更好的药剂我也能让你们用上。”
江禾逸忍俊不禁。
魔药师古德尔是个中年男人,用他的说法,是自学成才的野路子魔药师。
能力没有问题,但施展不开。
有一些志向的武者和魔法师,都往执政中枢区域内跑,只求一个机遇,渴望一步登天。
本地往来的冒险者基本都是讨生活的普通人,指望着他们能掏出一枚狮王银币都是奢望。
购买魔药,不买整瓶,只买一口的。
买不起纯度高,效果好的魔药,压价买稀释魔药的。
就这样的购买基础,他能提供什么样好的服务呢?
哪怕是本次被江禾逸聘请来的本地优秀冒险者,日收入扣除装备磨损、行动支出、日常保养,不到1枚狮王银币才是常态。
优秀的魔法师一般能得到7到8倍的收入,但最多不过日入10枚。
现实不是游戏,冒险者只是散工,有委托才有活,更多时候需要发动主观能动性狩猎。
手停口停,才是这一行的常态。
浪漫的冒险只是贵族文人们天马行空,满足自我精神需求杜撰的想象。
在香风城挥金如土,为狱卒哥涩图豪掷百金的人,是想象不出脏兮兮混饭吃的普通冒险者日常的。
最低收入每日3枚狮王银币。
最高的魔药师与5阶魔法师,每日30。
魔药用度、吃喝,全部由他报销。
视勘探完成的效率,还会增发一笔奖金。
第一次碰面时,3个冒险团,共计15人,全都听呆了。
他们算不上顶尖,不明白自己何德何能被执政中枢而来的大贵族委托人看中。
本地顶尖的人也拿不上这个价呀,这可是每日酬劳,并非一次委托结清。
他就不担心自己浑水摸鱼吗?
但明晃晃的契约,以及贵族公证人,他们看懂了。
预发的勘探预备经费,他们也攥在了手里,沉甸甸的。
堪比天上掉馅饼的遭遇,让勘探团全员干劲十足。
从契约达成的那一刻起,江禾逸就是亲爹!
他们并不知道,江禾逸的脑内信息库,为他精准定位了这片区域内,声望最高,道德感最强的一群冒险者。
每次轮回,都实打实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足见品性。
江禾逸感觉自己的银币不仅买来了安保、导游的服务,还有陪玩、陪聊。
见他始终闷葫芦,不忍气氛尴尬的勘探团,总有人发起话题,谈一些冒险小故事。
虽然安纳没有手机玩,但江禾逸硬是听上了有声书。
“土豆阁下,您为狱卒大师勘探时,有没有确认过需求?”
“需求?”
“这片沼泽湿地,想要改造开垦,可是要费不少气力的,还不如在他处购置田产。”
江禾逸不动声色回答道。
“他要打造一座特殊的庄园,一座容纳多种多样动物、魔物的牧场,方便他随时随地进行绘画取材。”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会纳闷狱卒哥买一处偏远荒地进行改造的动机。
这些冒险者不解的小眼神就是明证。
偏偏狱卒哥的理由抛出来,大多数魔法师和贵族,都不会怀疑。
“无论如何,让虫子成为画板上的一员,也太邪门了。”
这条狱卒哥私下里的抱怨,一度成为了贵族圈子里的热点。
霎时间,大家纷纷好奇,是谁有如此邪门的需求。
眼看狱卒哥真跑到了帝国南疆圈地,他们除了赞叹“大师风范”,也找不到任何词汇了。
钱给够,狱卒大师真的会尽心尽力绘画。
哪怕是自己无法接受的内容,需要进行知识边界拓展,也能敬业地学习。
他们只能默默在私底下暗自骂一句为难狱卒大师的人。
“真他妈变态”。
路过一片积水潭,湿黏粘脚的触感,“啪叽”的奇妙声响,让江禾逸缓缓低下了头。
看似浅浅的积水潭,带起的泥浆里裹着几十条半透明的幼虫。
这些蛆状生物像泡发的米粒,随着泥浆拉出粘稠的丝。
数以千计的幼虫从踩踏处辐射状逃窜,在浑浊水面划出交错的涟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