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二章 托举龙玉清,送别白条鸡
第八三二章 托举龙玉清,送别白条鸡 (第1/2页)龙玉清瞧着怒目圆瞪,肉身乍现出一缕金光的任也,这心中竟泛起了一股恐惧感。
他真的不再是那个初入九黎,被仙澜宗追杀得走投无路的“丧家之犬”了,而是神能强大,也拥有神禁护道人的帝坟唯一胜者。光是他肉身散发出的恐怖威压,就足以令任何同阶之人胆寒,心生惧意。
龙玉清只是一位普通的三品修道者,自承受不住人皇血脉觉醒后隐隐涌动的威压。他顿感自己灵魂战栗,双腿也不自觉地抖动了起来。
他的身家性命,此刻全都握在古皇传人手中,自然内心诚惶诚恐道:“朱兄!我不想当什么仙澜五城的国主,更不想再掌权了,我只想好好活下去……照顾好玲儿,照顾好每一位族人。”
任也皱眉盯着他:“此言当真?!”
“当真!”
龙玉清声音颤抖,急迫地咬牙道:“若是能退去四城兵马……我……我愿意交出潮龙城的行政之权,以及兵权,尽数割让此地的一切税收利益。”
任也瞧着他惶恐怯懦的表情,便忍不住摇头叹息一声,而后语气柔和了许多地问道:“那若是……我把你扶到五城国主的位置,你能干吗?能干好吗?”
龙玉清闻听此言后,便彻底蒙B了,双眼迷茫道:“此话何意?”
“唉。”
任也转身向前,瞧着潮龙城的长街,无奈道:“姜煜前辈为何会出那一剑,斩尽天上群仙?不客气地说,那是因为我,因为这里有他信任的后辈在,所以这一剑斩出,九黎才不会更加混乱,更加民不聊生。群雄也不敢借着群仙身殒的良机,相互挥兵征伐,令本就腐朽黑暗的九黎……烽烟遍地,尸骸遍地。”
“但我的根不在这里啊,我也不能久留此地平衡各方势力。我能做的就是把一剑接住,借着帝坟的惊世剑炉之威,托举出一位贤明、仁德的国主,再以我背后宗门的底蕴,为此人搭建好联盟的桥梁,团结出一股群雄不敢抗衡的强大势力,平息争端与烽烟……彻底还九黎人间一个日月明朗的未来。”
“这位可被托举出的五城国主,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他必须得是在九黎本土长大的孩子,知晓本地的风俗,体内流淌着九黎的血脉,如此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第二,他必须要有一定的名望,得大位时,能名正言顺,能令文武百官甘心臣服。第三,他需品行端正,心怀善念,且拥有改变此地现状,令九黎愈发繁盛昌隆的志向。”
“其实,能满足以上条件的最佳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徒弟——小不点。”
说到这里,任也目光凝聚,话语真挚道:“他非权贵子弟,乃寒门出身,更容易得到天下百姓的共情,也符合天上群仙殒落,百姓之子重新掌权的政治隐喻。再加上,他如今得到了完整的大帝传承,乃是冥冥中注定的九黎之主。若推举他掌权五城,我相信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未来待他长大,便可以五城为基,徐徐放眼天下。”
“此言极是!”龙玉清立马附和道:“没有人比大帝传人更合适站出来,接过五城之主的大位了。”
“但他太小了,甭说什么雄才伟略了,就是戒奶都要戒好长一段时间。”任也无奈摇头道:“即便被强行托举上来,那无非也就是一位少主傀儡,不但不能在我身边清修,反而还要时刻提防,他被奸人拐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万一长歪了,我又如何能与大帝他老人家交代啊?!”
“所以,我思来想去,心里觉得目前只有一人能担此大任。”
说到这里,任也扭头看向龙玉清,缓缓抬臂,指着他的脸颊道:“就是你!”
“我……我?!”
龙玉清目光愕然地瞧着他。
“对。你龙玉清本就是潮龙之主,不论是出身,名望,都符合那三点要求。你虽名声不佳,但先前那是因为有杨家分权的苦衷。若你能在接取大位后,行仁德之政,力求改变此地现状……那天下人自会信服。”
“并且,这潮龙城内的百官班底,怎么说都与你是旧相识。你熟悉他们,也不需大动,最多会有一些任命上的调整,自也不会出现太多争权夺利之事,”
“所以,你来接过这个位置,是最理想的。”
小坏王说到这里时,便死死地盯着龙玉清的双眼,一字一顿地问道:“龙兄,你舍命救过我,这份恩情我永远也不会忘,更是我能信任你的绝对基础……现在,你只需要告诉我,若是我用尽自身所有底蕴,托举你登上大位,你能干好吗?你真的能还九黎一个太平盛世吗?!”
“我……此等重任,我……我怕我承受不来啊!”
龙玉清有些忐忑,眼神惶恐道:“以往,我虽然是城主,可这府衙与军营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岳父一手操办。就我本人而言,我没有任何行政的经验……!”
“若给你,你愿意干吗?你愿意为那个太平盛世而努力吗?!”
任也肉身中乍现的那缕金光更盛,语气极为强硬地将对方的话打断,只直言逼问道。
安静,短暂的安静过后……
龙玉清的目光变得极为坚定,他微微甩了甩双袖,十分郑重地冲着任也行礼,声音浑厚,表情真挚无比道:“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干好,但若是朱兄真的信任我,将此等大任托付予我……那我龙玉清即便熬干最后一滴心头血,也会行仁德之政令,聚天下万民之意,尽其所能的为仙澜五城,乃至整座九黎人间,开创一个人人如龙的盛世!”
“此言当真?!”
“人皇气运在此,天道之眼在上,若有半句虚言,我龙玉清当受天劫之灾,魂飞湮灭于此;我龙家子嗣世世为奴,永不得翻身之日!”龙玉清双眼猩红,声音沙哑的冲天起誓。
任也盯着他的眼眸,从他神色中看到了真诚,热烈,以及至死不渝的坚定。
不论是他的情绪,他的眼神,还是他的誓言,在这一刻都是纯粹的,真挚的,没有说谎。
任也缓缓收回目光,收敛自己的肉身气息,同样话语坚定地说道:“好,你今夜回府,便给四城城主各写一封信件,内容可相同,邀请他们七日后,来潮龙城一叙,共商未来大计。”
“我也让身边好友,去给东登府的小侯爷送信了。与四城议事之后,我便尽其所能,先令五城与东登府结盟,再由威望滔天的东登府出面,邀约九黎志同道合的群雄会盟,并制定好盟约,共分十五宗之地,共同镇压一切刀兵之事,行统一政令。未来的六品至强者,也不再有你我之分了,谁若入此境界,便都要入盟,同守九黎的天地清明。”
龙玉清沉吟半晌,疑惑道:“朱兄,若是会盟,那谁来当会盟之主呢?”
“老侯爷德高望重,且行事颇为正派,他可当会盟之主,主宰九黎大势。而其余群雄,则各自镇守一方,同守盟约,也包括仙澜五城。”任也回。
“可这东登府底蕴十分浑厚,十五宗崩塌后,放眼整座九黎天下,已极少有哪方势力可与其抗衡。”龙玉清不解地问道:“你又有何把握,劝说老侯爷放弃问鼎天下的最佳良机,去当一个会盟之主呢?”
任也瞧着他,轻声道:“东登府即便拥有问鼎天下的底蕴,但想要以一州之地,做到天下一统,那至少也需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光景。再加上,这九黎之地的王朝世家,若想君临天下,则必然要拥有一位六品坐镇。老侯爷如今尚在,自然可以满足这个条件,但他与无尘等人是同辈,目前已是风烛残年,寿元无多的老人了,若有一天他不在了,这东登府又何去何从呢?”
“会盟一事,可令东登府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无休止征伐,缩短成至多几月的会盟商谈;而我背后宗门的支持,也可助东登府拥有邀请群雄会盟的资本。他虽未得九黎之主之名,但已有其实,如此捷径他不走,那岂不是与痴儿无异吗?”
“更何况,我在帝坟中也与小侯爷有过接触,以他的性子看,这东登府的人虽行事张狂,但却直爽磊落。放眼整座九黎天下,也只有东登府没有苛政重税,百姓安泰。那推举老侯爷为会盟之主,就不会伤害到东登府的根本利益,更不会违背东登府的核心政令。所以,我想不出他有何理由拒绝。”
他思虑细致的回应,令龙玉清心生敬佩:“朱兄在政治权谋一事上,思虑成熟,沉稳,其实你比谁都适合掌管这仙澜五城,乃至是整座九黎人间。”
“不不……我的根不在这里,也没有精力去平衡九黎之乱象。我的志向,也不在此。”
任也想起背负着无数外债的清凉帝国,心中倍感无奈。
高情商的说法是志不在此,低情商的说法是,我他妈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啊,一个帝国已经搞得我心力交瘁了,这双线操作,那不是要把自己累死?!
为君者,绝不能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而是要尽可能地统筹资源,织网搭桥,以人驭人,才能在处处都听见回响。
旁边,龙玉清斟酌半晌,又问:“那你又准备如何与四城城主相商呢?他们未来该何去何从?”
“九黎之乱,已持续无尽岁月了,他就像是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欲要得治,便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急。这四城城主虽唯利是图,行暴政,搜刮民脂民膏,但他们却与龙家一样,都在各自城中经营了千年,关系盘根错节……若换生人,这政令难以推行,下方又多有搪塞,那反而适得其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