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 第三百七十五章 什么赵卫红?叫教员!叫主编!【求订!求月票!】

第三百七十五章 什么赵卫红?叫教员!叫主编!【求订!求月票!】

第三百七十五章 什么赵卫红?叫教员!叫主编!【求订!求月票!】 (第1/2页)

燕京,总C,军训部。
  
  作为总C辖下的二级部,从级别上来讲,军训部仅仅是一个正jun级的机关单位,还没有科大的级别高。
  
  但在日常工作中,各jun兵种,部队院校,都要在军训部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哪怕是副大jun区级的科大,也不例外。
  
  从这就能看出来,军训部在部队建设体系之中的超然地位。
  
  这也意味着,军训部的日常工作,极为繁忙。
  
  5+2,白加黑,那是常有的事,一年到头极少能有闲下来的时候。
  
  并且由于直接面向基层,以及各大院校的缘故,军训部还需要经常处理许多突发的,计划外的工作。
  
  “来新活了。”
  
  话音落下。
  
  军训部,兵种建设处一科科长拿着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神情疲惫的走进了办公室。
  
  这位科长的面相,看上去非常年轻,最多也就是三十出头。
  
  然而他的肩膀上,赫然顶着两杠两星的中校军衔!
  
  作为军训部这个正jun级单位的科长,他本人更是正团级的干部!
  
  三十出头的中校正团级干部!
  
  “前途无量”四个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为具象化的体现。
  
  而他科里的其他面孔,看上去也都非常年轻,丝毫没有地方上大机关单位那种死气沉沉的“暮色。”
  
  “科长,什么任务?”
  
  “是要准备多兵种联合演习预案,还是.”
  
  “跟基层兵种没关系,是院校那边的事。”
  
  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这位年纪轻轻的科长,语气里充满了“加班人”特有的那种怨气。
  
  “科大和常陆指,联名送来了一份信息化部队建设理论基础的教材初稿,得赶在年前赶紧完成初审,年后好送给各大专家进行终审。”
  
  “科长,不对吧?这任务安排下去,才几个月啊?”
  
  “初稿就已经搞出来了?”
  
  “而且这份编写任务,当初不是交给常陆指了吗,怎么还和科大扯到一起去了?”
  
  看着下属一脸惊愕的模样,科长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表示道。
  
  “你问我?我问谁去?”
  
  “这事我还想知道知道呢!”
  
  “谁不知道科大和常陆指是多少年的老冤家?”
  
  “要不是文件上,他们两家单位的联合落款写的清清楚楚。”
  
  “我可不信他们两家,居然会合伙编写同一部教材!”
  
  有些烦躁的点了根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将近日来连续加班所积累的疲劳,驱逐出身体。
  
  科长亲自上手,撕开了牛皮纸文件袋外的封条,小心翼翼的将经过整理,修订后,足足四十多万字的初稿,拿了出来。
  
  简单的翻阅了两眼,科长先是将初稿的正式内容,按照章节分段,小心翼翼的放到了一旁,随即拿起了只有薄薄一张纸的“后记。”
  
  说是后记,实际上是编写团队,对于教材本身和编写队伍的简单介绍,让军训部能够清楚都有谁参加了这部教材的编写工作,省得在进行终审环节时,将初稿送到编写团队的工作人员手中,出现“自己审自己”的情况。
  
  【信息化部队建设基础理论,是经由总C军训部委托,由国防科技大学,常山陆军指挥学院(排名不分先后)合力编写的一部面向大学阶段,指挥类专业学员的基础教材】
  
  看着括号里,“排名不分先后”的字样,科长的嘴角抽了抽,心头瞬间便被浓浓的无语所占满。
  
  不用想。
  
  科长可以肯定,这句“排名不分先后”,一定是排在后面的常陆指要求加上去的!
  
  如果是科大排在后面,也是一个道理。
  
  明明都已经合力编写出了教材,却还是要在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真不愧是争了几十年的老冤家,老对手!
  
  很是感慨的摇了摇头,科长继续往下看去。
  
  【本教材由赵卫红主编,编写人员有赵卫红(第一,二,三十三章)。王光,刘雄世,廖九章参加审稿.】
  
  科长:“???”
  
  将指尖即将燃尽的烟头,送到嘴里又狠狠地吸了一口。
  
  表情格外复杂的科长沉默片刻,忽然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喂?科大教务部吗?”
  
  “对对对,是这样的,我发现你们送来的初稿,存在一点问题.”
  
  手脚麻利的翻出教材的目录,确定了这本教材,一共就只有十三个章节。
  
  科长压制着心中浓浓的吐槽欲望,有些蛋疼的表示道。
  
  “这主编只有一个人,也就罢了.”
  
  “怎么编写人员也只有一个?还和主编是同一个人?”
  
  “合着你这一整本教材,全都是靠一个人编写的?”
  
  “倒也不是只靠一个人。”
  
  此言一出,科长顿时非常欣慰的点了点头。
  
  “我就说嘛,咋可能.”
  
  “那不还有其他人负责提供意见,外加审稿,校正啥的吗。”
  
  “我记得他们应该写上去了,你没看到吗?”
  
  下意识看了看后记剩下的内容。
  
  真别说,往后的人名还不少。
  
  什么审稿,校正各个板块都有不少人负责,还特别感谢了一下没有加入编写团队,但为编写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
  
  科长大概估算了一下,直接参与编修工作的,足足有二十多人。
  
  要是再把那些“致谢”的人算上,那就直奔四十人去了。
  
  这么一看,这部教材还真是“群策群力”的产物,属于是团队奋斗而出的结晶.
  
  除了赵卫红之外,少了谁貌似都没什么影响.
  
  “我看到了.”
  
  “但编写工作,最重要的难道不是编写吗?”
  
  “主编是一个人,这没啥问题”
  
  “编写人员也只有一个?还是赵卫红?一个人负责了十三个章节的编写?”
  
  “目录我看了,你们这本教材一共也才十三个章节吧?”
  
  “你确定你们没搞错?”
  
  不怪科长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
  
  属实是这种情况,着实是有些离谱了.
  
  一个人,完成了整部教材的编写工作。
  
  许多科长非常熟悉,信息化部队建设领域的专家,在这份名单上只能是提提建议,有些甚至干脆就是负责审稿校正,“打下手”的人员!
  
  要知道,如果这部教材能够通过审查。
  
  那么这篇“后记”,将来可是要跟随教材一起,印刷下发至全jun所有院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