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上贵霜
比不上贵霜 (第1/2页)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心里跟明镜似的。打通了喀尔汗这条东西咽喉要道,商队驼铃不绝,玉石、香料、骏马往来如织,那涌入的财富岂止是翻倍?说是金山银海涌进门也不为过。想到这泼天的富贵,众人眼中都燃起了炽热的光。
“制使,无需再绕弯子了,痛快些,我们何时正式向喀尔汗宣战?”一个按捺不住的将领抱拳问道,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
“宣战?”被称为制使的人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冷笑,目光扫过众人,“我们此来,高举的是大义之旗,是助那流亡的于阗皇子复其故国。至于复国之后……这片土地是归于阗人自己治理,还是感念我贵霜恩德,自愿纳土归附,那都是后话,得看‘于阗人’自己的心意了。”他刻意加重了“于阗人”三个字,其中的暗示不言而喻。
“记住,这是于阗人复国之战,名正言顺。与贵霜和喀尔汗之间的邦交无关,何须那劳什子的宣战文书?”
“那……何时动手?”
另一个声音追问,带着刀剑渴血的嗡鸣。
“今日宰羊,饱餐一顿,养足精神!”制使猛地站起身,眼神锐利如鹰隼,斩钉截铁地下令,
“待夜色深沉,便是发兵之时!目标——偷袭约昌城!”
火光冲天,将漆黑的夜幕撕开血红的裂口。震耳欲聋的杀声
如怒涛般席卷四野,淹没了约昌城头微弱的梆子声。城下,贵霜西北方向调集而来的精锐兵马,如同鬼魅般骤然现身,发起了蓄谋已久的突袭。这座位于边陲、防备松懈的小城,在如此凶猛凌厉的攻势面前,脆弱得如同狂风中的枯叶,根本无从组织起有效的抵挡。
作为今夜攻城的主力,由剽悍的东夷七部子弟组成的四万五千名精兵,如同滚烫的熔岩洪流,势不可挡。他们一路横扫而来,沿途的小股巡逻和哨卡,在他们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几乎未能造成任何迟滞,铁蹄便已踏碎了城外的寂静,兵锋直指约昌城下。
没有丝毫的停顿与犹豫,贵霜军中那精铁打造、威力巨大的撞门车,被数十名壮汉奋力推动,裹挟着雷霆万钧之势,狠狠撞向约昌城那早已腐朽不堪的简陋木门。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巨响,木屑纷飞,尘土弥漫,城门瞬间被撞得四分五裂,洞门大开!
几乎就在城门破碎的同一刹那,大将别失野离一马当先,率领着麾下如狼似虎的精锐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流,又如出闸的猛兽,以“人如虎、马如龙”的狂暴姿态,毫不停歇地冲过那破碎的城门!千万只铁蹄猛烈地叩击着大地,蹄声密集如滚雷,隆隆作响,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仿佛连巍峨的天山都要被这气势所撼动。
这片广袤而苍凉的土地,正是后世新疆的西部腹地。地广人稀,沙碛戈壁连绵,城池之间相隔往往数百里之遥,荒凉得走上数日也难见人烟。
攻占约昌城后,贵霜大军便在此驻扎休整一夜。那些作为先锋的东夷骑兵入城之后,行事极其利落,迅速将城中喀尔汗的大小官员尽数揪出,斩首示众。同时,他们向惊恐万状的城中百姓大声宣告,安抚民心,声称他们乃是受于阗流亡皇子所托,前来帮助其恢复故国。
然而,城中这些早已亡国百年、世代生活在喀尔汗统治下的吐火罗遗民,绝大多数人脸上只有茫然和恐惧。“于阗国”?这个名号对他们而言,遥远得如同天边的传说,陌生而模糊。这本来就是一个被严令禁止提及的禁忌话题——百年前,那些敢谈论“于阗”、追忆故国的先辈们,早已被喀尔汗的弯刀屠戮殆尽,尸骨无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