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空间在手,优势在我
第七百六十二章 空间在手,优势在我 (第1/2页)心中已经极度的不满,但偏偏又做不了什么,憋得夏光帝一口老血差一点就没有喷出来。
而就在夏光帝有火发不出,很是憋闷的时候,诸葛成于此时又补上了一刀。“皇上,东凉凉永帝又派人来催粮草和军饷了,还请圣断。”
“他们还有脸要粮草?如果不是他们,胡骑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出现在中原,我们大夏又怎么可能会丢了晋州。惹出了这么大的祸端,真可以当成无事发生吗?”
“皇上,那就先不给了吗?”诸葛成再问。
“对,就以我们粮草也紧缺为由,先不给了。”
“可是这样一来,怕是他们会与我们离心离德的。”诸葛成再说。
“离就离,贾平安马上就要到古州附近了,他还是先应付了此人再说其它吧。”夏光帝一边说,一边从龙椅上起了身,跟着在太监的跟随下向着内殿而去。
留下了诸葛成与冉成平,连看都未看上一眼。
他是动不了两人,但表示一下内心的不爽总是可以的吧。
夏光帝离开,留下两位丞相站在大殿之中,互相对视了两眼后,两人都不由摇头叹息。
大夏,已不复往日般的辉煌了。
放在三年前,谁敢来主动占他们的便宜,大夏不招惹他们就是好事了。
可是现在...
两人突然就生出了一股子危机之感。
......
晋州。
冯大勇所部,一路不紧不慢地尾随着赤温所部。
太武城、八马岭城、辽城郡。
胡骑在前,一一攻占。
秦军在后,一个接着一个的接收捡漏。
到了辽城郡,再向南就是阳县,可通向始州。
但在这里,大夏早已经囤积了重兵,胡骑不擅攻城,若是打下去,很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
由辽城郡向东,为大泽岭,由那里就可以通向鲁州,那就是大统国的地境了。
一样囤有大统重兵,显然是早就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两路不通,便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向西直奔黄县。只要到达了黄县,北可回返静宁城、过鹿岭,到阳武关,由那里就可以直回宁城,去往古州。
或可以由黄县向南,进攻临皇城,入秦州之地。
选择权就在自己手中,赤温叫来了众将,一番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向西走黄县,跟着向北走静宁城,跟着前往古州,退出晋州之地再说。
这样做,是有些丢人,但好处也不是没有。
比如说,他们一路之上抢的好东西已经不少了,现在离开,算是满载而归。
倘若继续留在晋州,就要面对可怕的秦兵,就有些得不偿失。
赤温有了决定,转道北路奔静宁城而去。
冯大勇带军顺利进入辽城郡,跟着就是众将议事。
“追还是要追的,跟在胡骑身后,对于解决整个晋州问题好处多多。可现在,他们不再往南,而是转道向西,那阳县、包括仙平城以及宁天城,还有东面的天泽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谁愿前往?”
沙盘就摆在眼前,冯大勇伸手指了几个地方之后,抬头,目光看向与会众将。
李木白有些蠢蠢欲动,可是他发现冯大勇根本就没有看他。
这是一员猛将,以后留有大用,这个活计不适合他做。
江凡呢,有勇无谋,难以独当一面,也非是合适人选。
只有李康恒这位原来宣国的六皇子和林大顺,这位原宣国卫国公世子是最为合适的。
冯大勇不想命令谁,更想看着他们主动请战。
被他目光盯着的两人,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李康恒(已经改名为李恒)站了出来,“要不然,我试试?”
“好,就李将军了,我会给你留兵五万,不知道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希望可以多留一些的粮草和银子。”李恒开了口。
“可以,还有其它的要求吗?”
“没有了。”李恒摇了摇头,这是自己第一次独领一军,能够给他五万人马,已经超出了预计,人数再多,他怕根本就掌握不来。
天庆四年七月,冯大勇带着三十余万秦军转道向西,追着胡骑赤温所部而去。
李恒被留在辽城郡,负责接收属于晋州的阳县、仙平城、宁天城和天泽岭四城之地。
同月,晋州北面的林岭城,秦王贾平安率军光复,将额尔吉所部赶去了恒城。
相比于赤温的不交手政策,额尔吉选择的是每城必战、每城必夺。
石门城兵败,就退到了林岭城。
秦军追至林岭城,又是一番的血战之后,不敌,退往恒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