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小心些好,才能活得长久!
第698章 小心些好,才能活得长久! (第2/2页)炉前那人,赤膊而立,肤色古铜,大汗刚一出现,便被这恐怖的高温蒸腾,化作缕缕白气,缭绕升腾,竟在他周身形成一片朦胧的雾霭。
虬结的肌肉在他每一次呼吸间起伏,如同蛰伏的山峦在缓缓苏醒,蕴含着足以撼动山岳的沛然巨力。
火光映照下,那汗水浸透的肌肤闪烁着暗金的光泽,仿佛他整个人便是刚从炉中取出、尚未冷却的神铁。
“铛!铛!铛!铛——!”
锤落之间,金铁交鸣,仿佛有大道之音响起,在这封闭的洞府中疯狂叠加、震荡、回响。
每一次锤击,都精准地敲打在剑胚内部最微妙的“节点”上。
那剑胚也仿佛慢慢有了生命一般,发出痛苦而欢愉的尖啸!其表面隐隐浮现出缕缕道纹雏形,随后没入剑胚之内。
“炼剑之道!”
顾元清自然看了出来。
三绝老人以剑、阵、器,三道闻名天下,而这也是清平道宫的传承。
道宫之内的剑修所用之剑,大多皆为自身所铸,因为,如此之剑方可完全心神相通,为自己所掌控。
再看片刻,顾元清又发现,这不断的敲打的锤法,实则也是一种修行之法。
在炼剑的同时,也是淬炼自身剑意的过程,每一次铁锤落下,似乎自身剑道意志便也与自身躯体最细微的微粒融合一分。
顾元清的双眼陡然一亮。
“这……也是混天不死剑道!”
他仔细的感觉着其中韵味,呼吸也在开始随着铁匠的呼吸而变化,慢慢的与之同步。
这一刻,他只觉得自己的剑意在翻滚,在沸腾,处于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对大道的感应似乎也敏锐了一分。
铁匠似乎感应到什么,回过头来,将手中铁锤往顾元清手中一丢,说道:“后生,你来试试!”
顾元清接住此锤,感觉手中一沉,仿佛拿着的不是一柄铁锤,而是一座山!
不,更准确的说,仿佛手中握着的是未曾被打磨过的大道一般!
大道之重,更胜于山!
顾元清也不客气,迈步而上,学着刚才铁匠的方式挥动铁锤。
他毕竟也是混天大修,观摩许久,可算初入门径。
最开始时,尚且生疏,可片刻之后,便掌握其中了韵味,剑道意志注入锤中,每一次落锤之时,便宛如落剑。
碰撞之间,便觉自身剑意精纯和凝练了一分。
在清平道宫之中所得到的诸般感悟,在这不断的捶打之中,渐渐的真正融入自身剑道之中。
时间一点点过去。
“铛——!”
顾元清落下最后一锤,长剑嗡鸣,剑气冲天而起,长剑之中三枚道则印记烙印彻底成型!
也标志着这把长剑已为道器!
那铁匠大笑一声:“尚可!”
随后这座铁匠铺和这铁匠都化为虚影消散无形。
凝神看去,只见前方一位背负阔剑的粗犷男子对着顾元清微微点头,随后消散,而刚才发出的声音竟是他手中一个铃铛。
顾元清抱拳微微躬身。
这一副画中场景,可当真令人惊奇!
就在此时,顾元清忽然抬头看去,洞虚天瞳开启,似要看破此画中天地。
只是看到的都是迷雾,他微微皱眉,却是感应到伏魔剑似乎有所异动。
回头望去,并未见到天魔剑主、清虚道人、池谨余等人的身影。
“伏魔剑此时与周天星斗大阵气息相连,我隐约感应其出现异动,如此看来,这三人或许已是出了画中,意图掌握道宫!”
就在此时,一位唇红齿白,模样清秀的书童出现,微微弯身道:“贵客不用担心,我家公子有请!”
顾元清收回视线,心中微微一凝。
在这画中,他修为境界仍在,之前出现的几人,顾元清多少也能看透,
他竟感觉丝毫看不破此书童,落入他眼中,犹如迷雾,如是双眼不看,根本无法察觉其存在。
而其口中公子,自然便也是这副画中主人了。
顾元清拱手道:“有劳仙童了!”
“贵客请!”书童侧身相邀。
顾元清跟随而行。
一路上行,便到了那青石之旁。
那青衣男子依旧懒散的看着手中书卷。
书童站在一旁,并未出声。
顾元清也静立一旁,未曾打扰,目光落在男子手中书卷之上,只是里面一片混沌,什么也瞧不见。
再看向男子面容,也是迷雾遮掩,难以瞧得分明。
过了许久,青衣男子似乎才察觉旁边有人。
坐起身来,笑骂道:“你这童子,有客人前来,怎不提醒我一声,该罚!”
书童似乎吓了一跳,连忙跪下:“公子恕罪。”
“算了,下次长点记性。”
青衣男子起身,负手而立,看向顾元清,上下打量,说道:“终于又有人来了,上一次也不知是过去了多久,在这画中,也是无趣得很,现在总算有点不一样的事情做了。”
顾元清抱拳躬身道:“见过前辈,冒然入山,多有打搅,还请恕罪。”
青衣男子摆手道:“我在此地,便是为了等人,你既来了,便是有缘,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顾元清道:“在下顾元,敢问前辈尊姓大名?”
“顾元?你倒小心得很,不过,小心些也好,才能活得长久,我的名字早已忘了,至于你,倒也确实有点意思啊,你这性子应该会活得比我更长一些。”青衣男子笑吟吟的忽然抬头看了一眼。
这一眼看去,似是跨越时空与顾元清之本尊相视。
“前辈见笑了,只是刚好有些急事儿。”
原来不知不觉间,顾元清已是抽回了部分心神,并将自身心神与北泉洞天相合,从而防止意外。
青衣男子笑道:“无妨,说来你与我也确实有缘,我有一物应该已在你手中。不过,规矩就是规矩,我有三问,若是你回答合我心意,便可在我这里取走一物,否则,那便是缘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