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六十章 崩溃的宁昊

第六十章 崩溃的宁昊

第六十章 崩溃的宁昊 (第2/2页)

《无人区》很大可能获奖,到时候说不定更高。
  
  “让利出去,我们获奖可能性更大。”
  
  好导演基本都会演戏,宁昊不动声色打了个哈哈。
  
  现在不卖的话,颁奖典礼之后不一定有机会。
  
  狗哥想着国内国外两开花,只能说想的太好了。
  
  决定来当沈三通的刀,宁昊通过徐征接触到了不少知识,不乏沈三通的最近理论成果,只能口耳相传。
  
  宁昊倒不是觉得徐征好心透露机密,无非让他彻底死心,好好办事。
  
  如今宁昊心不说死了,也是差不多。
  
  狗哥想着在国际上赚钱,想的太简单了,不可能。
  
  不是他们做的不好,而是外面收缩了。
  
  八九十年代给的口子,尚且可以做达利特。
  
  通过日耳蛮规定的路径进行“梵化”,实现种姓的自我跃升。
  
  这也是五代导演,只是弯腰,而不是跪下的原因。
  
  人家留了一个可以弯腰进入的洞。
  
  到了六代导演,变成了狗洞,只能趴下,爬着。
  
  等到00年后,宁昊刚入行的时候,日耳蛮对于东大的定位是毛子一样的阿修罗,不可“梵化”,也不能跃升。
  
  是永生永世需要沉沦的敌人。
  
  08年之后,干脆是“伏地魔”,不可言说、不可直视、不可想象。
  
  按照沈三通的判断,随着东大发展,再过些年,更是会变得越来越不可名状。
  
  直到彻底不可直视、不可接触、不可窥探。
  
  看到,便会导致日耳蛮整体世界观念的崩溃。
  
  宁昊对于未来将信将疑,但是沈三通构架的理论,完美解决了过去和现在。
  
  很多宁昊冥思苦想而不得的疑惑,有了顿悟一般的明悟。
  
  过去评奖屡屡受挫,他的电影比很多中小国家要好得多,但还是没机会,连个曝光机会都没有。
  
  因为路断了啊!
  
  五代、六代的路那是以往有的,新一代人家是连个缝隙都不给,跪下也不要。
  
  除了沈三通凭借无匹实力,和华纳捆绑破局,一杆子插到底。
  
  其他华语电影,08年后,日耳蛮给的口子,彻底闭合了,也就不可能走出去。
  
  而且以沈三通的实力,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三通娱乐的电影也走不出去。
  
  最多做到亚洲范围发行,在东大眼皮底子,再加上收购嘉和获得了发行网络,才能卖点票房。
  
  而哪怕在亚洲,日韩也几乎关了门,东南亚偶尔也会出问题。
  
  沈三通都没法开拓国外市场,三通娱乐也做不到,小马奔腾又怎么可能呢!
  
  宁昊愿意做刀,也是因为外面没有利益。
  
  外面是一点利益都不给,艺术、商业都没有。
  
  李名、黄搏、余楠越是开心、兴奋,宁昊越是复杂难明。
  
  所有的名誉和荣耀,只因为他挑战沈三通,扮演一个挑战者的角色,才敲开了口子。
  
  当人家口子开放之后,荣誉啊,名誉啊,媒体版面啊,影评啊,商业啊.
  
  一拥而上,都来了。
  
  宁昊觉得可怕、可叹又可悲。
  
  媒体、影评,乃至于市场,都可以操控。
  
  毫无疑问沈三通赢了!
  
  遥想当年沈三通还是一个单纯的青年,在学校里便看透了。
  
  那时,宁昊自己还傻傻的抱着拷贝全世界跑奖。
  
  到了采访区。
  
  徐征立刻远离宁昊,拉开了两人距离,变成黄搏和余楠一左一右伴着宁昊。
  
  徐征扮演的角色,是和宁昊闹翻了,但为了电影,给国际电影节一个面子。
  
  《无人区》海报之下,宁昊深灰色羊毛大衣,与余楠的黑金刺绣礼服交相辉映。
  
  走在前面的国际影星伊莎贝尔·于佩尔,给宁昊送去鼓励:“加油。”
  
  评审团主席王佳伟特别驻足与宁昊寒暄,提及《无人区》里秃鹰盘旋的魔幻长镜头令人难忘。
  
  余楠热情问:“王导,我给自己礼物能送出去吗?”
  
  “哈哈,你别套我话。”王佳伟玩笑道。
  
  他没有多待,之所以和宁昊说两句,也是电影节的意思。
  
  这次柏林电影节有不少东方元素,否则的话,他多少要避嫌。
  
  一行人站定,宁昊被一群记者围住。
  
  国内的记者们被挤在了外面,但看着宁昊被国际同行追捧,不少人与有荣焉。
  
  一个德国记者问:“《无人区》经历五年波折,导演,你是如何在严苛的审查之下,完成个人的艺术探索和蜕变的?”
  
  “我尊重柏林电影节。”从翻译口中了解问题,宁昊先表达了对电影节的尊重。
  
  “《香火》《绿草地》是我的最初电影作品,也是我的艺术追求所在。”
  
  “《无人区》的修改过程,让我知道了艺术的真谛,导演必须在艺术和市场面前做出取舍。”
  
  宁昊牢记之前的训练。
  
  不能提沈三通,也不能过于谈及电影审查。
  
  多谈对柏林电影节的尊重,以及希望获得国际认可。
  
  但绝不能表示出任何的过度顺从,不能给人廉价感。
  
  日耳蛮都是贱皮子。
  
  不管是欧蛮还是美蛮,要是给日耳蛮错觉,以为自己已经成了达利特领班,不管给不给好处,都会做出对方希望的样子,也就没必要给好处。
  
  又有个说英语的记者继续问:“你接受《环球银幕》专访时,谈到了如何将西部公路片解构成人性寓言,你将《无人区》创作比作在流沙上建城堡,你对遭遇的审查风波如何看待?”
  
  锲而不舍啊!
  
  宁昊不得不佩服这些记者的信念感,很明显这些人都深信不疑《无人区》上的话术。
  
  不同于前世中的上映轨迹,《无人区》这部黑色公路片既保留了荒诞基因,又增添了存在主义哲学意味。
  
  在一些力量推动下,西方媒体将宁昊打造成挑战者,沈三通的挑战者,审查的挑战者。
  
  因为敢说,再加上荒诞和哲学的电影世界,所以成为本届柏林电影节最受瞩目的亚洲电影。
  
  记者们希望从宁昊嘴里说出他们希望他说的话,看向宁昊就像是看迷途的羔羊,希望他尽早走上正确的路。
  
  可是宁昊早已看透一切!
  
  这些记者不是被操控,也不是受控于某个部门。
  
  而是日耳蛮体系的媒体框架,只给这样媒体人、记者留口子,不是这样的记者进不来。
  
  记者们在通过浓郁的日耳蛮氛围,对他的进行驯化。
  
  要让他自愿成为日耳蛮信徒,走向“梵化”之路。
  
  第一步就是切割原生文明,解构自己的出身,践踏和唾弃曾经的文化,才能从达利特,成为更高种姓,接近日耳蛮正道文明世界。
  
  最终的佼佼者,则是达利特领班。
  
  正常人眼中他们是自甘做奴隶,但在领班自己眼中,他们是日耳蛮主子的管家。
  
  当完成了自我逻辑循环,那就“天下无敌”了。
  
  在这套逻辑之下,原生文明的人越是批判达利特领班,领班越爽,越是认为修为在加深,在远离原生文明,接近日耳蛮文明世界。
  
  宁昊也是从这些隐秘知识中,猜到沈三通为何隐退。
  
  和达利特领班的争吵,没有任何作用,只会强化他们心中的自循环。
  
  类似柏林电影节,可以视作日耳蛮教的教堂,还不是一般的教堂,是大教堂。
  
  而这些记者们则是扮演者祭司的角色,着急的把宁昊转化,转化为他们心中的达利特领班。
  
  他们俯视宁昊,不需要理由便可以俯视。
  
  因为他们种姓高于宁昊。
  
  宁昊不过是幸运儿,只是因为作为沈三通挑战者,才有了从不可名状、从阿修罗,成为达利特的资格,走向“梵化”之路。
  
  拯救迷途羔羊,也是这些记者们的“梵化”之路,所以穷追猛打。
  
  只是记者并不清楚,越是追着不放,眼前这位东方导演心里越悲哀,沈三通又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