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上命昭唐 > 第227章 剪不断

第227章 剪不断

第227章 剪不断 (第1/2页)

飞马入晋阳,带回了最新消息:朱温遇弑于道场寺。
  
  是的,随着威权流失,被下克上只是何时、何地、怎么死、死给谁的问题。但朱温的暴毙,对诸侯依然具有灵魂上的高度震撼、恐慌。
  
  李茂贞之辈实力弱小,死了也就死了,而朱温,即使李克用也不免带有滤镜。
  
  那么多兵马。
  
  那么大地盘。
  
  统治那么多年。
  
  戎马半生的丰富军政经验。
  
  那么高明的权术。
  
  ……
  
  总之,他大概,可能,也许……还能勉力支撑一段时间,不至于突然就……总之,太意外了!
  
  意外的就像不可一世的孙儒转眼被小虾米杨行密生擒,横扫四方的秦宗权莫名其妙持续失利朱温后被部下当场奇货争夺人身控制权。意外的就像周宝“衙军反也,后楼兵亦反矣!钱鏐亦反!”,高骈被道士关进狗洞,史思明被堵在厕所哭哭啼啼。
  
  ……
  
  总之,意外的让人有点接受不了。
  
  不,或许是害怕吧。
  
  上面种种匪夷所思的意外,摆脱最初的惊诧,大伙也能接受。意外,才是时代常态。阵营不同,但阶级相同,对等上位者以如此凄然的结局谢幕……李克用一时缓不过劲。仇雠被杀让他非常快意,也让他感到兔死狐悲,女婿也使他愁眉不展。
  
  粗定京西北,以为他要舍近求远伐蜀,在泥潭浪费时间。他扫虏河陇,找补的同时恢复了和凉州、回鹘的地缘联系,迫使河西群雄止戈。
  
  二败朱温,以为他要收河中。他征金商,打通武关道。
  
  收了金商,以为他要瞄准游离实权统治的灵、夏,结果他在均州拉扯山东、荆州,取得成汭入朝、匡凝移镇、马殷大变忠臣、鄂岳屈服的成果,将邓州要地变为钉子。
  
  之后,又以为他要入蜀。他出河中,败张存敬,取河内,与魏博、成德形成地缘沟通,籍此促成赵人出师占据怀州,配合隔断汴人北上、河东南下之道。
  
  行事看似毫无头绪,实则隐有方略?
  
  数年一晃而过,他只知道女婿风里雨里,一刻不曾停歇,要不是朱温之死的刺激,他还真没注意,一回头,女婿已干了这么多事。
  
  他只知道女婿矢志中兴,始终猜不透路数。
  
  大逆既死,接下来会做什么?
  
  直捣中原肃余毒?
  
  还是……
  
  还是复仇河东?
  
  同样争霸,女婿挺进破坏者,他原地踏步者,毛病出在哪?
  
  心茫然,心茫然!
  
  还有,女婿东征洛阳居然不邀他。
  
  这真的让李克用始料未及。
  
  虽说吾思、妙微、亚子对女婿的评价都不错,两家貌似具备了和谐发展的感情基础,但如果他拳头不够硬,女婿在妙微那的感官能大方、和气、诙谐?成汭给圣人送女送不出去。赵氏兄弟拥兵十万,赵若昭毛多有狐臭,女婿整日钻在裙子里埋头苦干,这就是区别。
  
  保持强大,两家关系才能良性循环,避免武力相见,李克用这么认为。所以他坐地起价,想趁这次出兵换取朱邪吾思为后,那么,他可以考虑入朝当个宰相。或进他为晋王,把河东变成父死子继的制度诸侯国。届时与赵、魏、幽、沧表里联结,谁能害他哉!
  
  不意圣人不理会。
  
  是朝廷还记恨着孙揆之事,还是圣人出于某些原因?
  
  如果这两条路走不通,他真的要发疯了。但现在,似乎一时被吓住了。众叛亲离的滋味朱温第一回体验,他多年前就尝试过,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否则后世被汴军围城也不会急得不敢睡觉,再三提议回阴山放羊了。
  
  也因此,赌性没那么重。
  
  局势突变至此,夫复何言?
  
  “呜呼哀哉。”李克用双手拍案,长叹一声。
  
  见他差不多平静下来了,盖寓进言道:“朱贼伏诛,叛军一如叶上之露,圣唐三兴已是天命所属。此事,还需审慎应对。”
  
  大同兵变,他还能对李克用研判出“天下大乱,朝廷号令不复行于海内,乃立功名取富贵之秋也。”
  
  李克用也清楚到了该调整战略的时候了。朱温之死和秦宗权之辈不同。后者是依靠节度使围剿。而朱温之乱,河中会战以来,担任主力的一直是中央军。
  
  皇帝现在就是关内最大的军头。
  
  辖鄯、凉、银、张掖、金城、秦凤、庆阳、北地、新秦、上、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上洛、汉中十五郡,荆、夔、蒲三镇,带甲数十万。他还是除叛军以外的诸侯共主,如今,赵、魏、齐、沧、闽、楚、襄、鄂、吴、越、广、回鹘都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他的号令,已不是某一个藩镇能对付的。等他完成收复洛阳这一政治意义十足的行动,野心家又会隐藏一大批。
  
  “海内局势何解?”李克用想听听盖寓的意见。
  
  “大则群星拱月。各路诸侯强弱各异,整体却拥护王室。小则叛军气数已尽。兵势犹存而人心已去……”
  
  李克用挥手打断:“只说东、南。”
  
  “赵兵屯河内,魏据河阴桥,无法南下…”盖寓叹道。地缘外交太恶劣了!这两家都有梁子,会让路吗?即使圣人同意,朱温殷鉴在前,以前他们或许不敢插手河东扩张,此时就难说了。
  
  现在赵、魏两家的政策很了然——协助朝廷镇压强藩抬头,维持藩镇割据,不可能容忍卧榻再出现一个朱温。
  
  另外,唯一的盟友义武军重新偏向了朝廷。或者说,作为插在河北的钉子,将校多出自神策军、关中子弟的他们就没背叛过。巢乱期间第一批入关讨贼。光启移镇风波,王处存屡谏无果,只得带兵赴任,王重荣不纳,义武军才回去。进剿张存敬,义武军又出兵参战,现在仍在追随圣人打洛阳。
  
  盟友,以前那是看到朝廷不行了,大家得在这乱世抱团取暖。现在么,呵呵了。
  
  李克用眉头紧蹙:“我新表刘仁恭持节幽州,可否与之一西一北攻略赵、魏?”
  
  “难!”
  
  “其一,刘仁恭不足信。不,或曰,幽州军放眼天下,除了朱贼,难有匹敌者,不是我们能驾驭的。大帅之所以能击败李匡筹把刘仁恭送上帅位,根在燕人不关心谁做节度使。欲假仁恭之手驱使幽州军,缘木求鱼。其二,三镇外交复杂,幽州不一定愿意为晋卖友。”
  
  “其三,赵、魏底蕴深厚。王镕固然竖子一个,但……”
  
  但成德贯彻武家政治,权力传承稳定,军府高度团结,民富兵严。把王镕和成德画等号,觉得成德废物,那就错了。后世成德文官敢当着朱温的面“如果你认为我好欺负,那你可以试试。”底气来源于背后的军力、财富、人心,来源于武夫们给他的胆气。
  
  他们也不是朱温、秦宗权这种领导死了就树倒猢狲散的势力。累代通婚联姻,盘根错节。你反得了节度使,反得了天子,反不了诸位。大小事,我们不点头,你就翻不出手掌心。
  
  魏博更不用说,割据意志顽强。后世安史余孽的八千户衙军被朱温送走。杨师厚的新衙军因为梁末帝要分割魏博,转附河东。
  
  等到李天下胡作非为,恩威渐去,于是一夫作难,众推杨仁晸,要求重铸荣光。不从,军人杀之。复立一校,不从,再杀之。复立赵在礼,在礼不敢拒,乃杀回邺城。事发——“河朔郡邑多杀长吏以应之。”
  
  皇甫晖打牌输了造反,不是跋扈,桀骜,是恢复“自治”夙愿的沉积爆发。讨伐?来啊!谁许我辈割据,拥谁当皇帝!于是早就对李亚子不爽的讨伐军倒戈,劫持李嗣源与魏合流。
  
  李嗣源即位后,满足了魏人的诉求,任用皇甫晖等为本地官。等了一段时间——“除皇甫晖等河南官。以皇子镇邺。复出衙兵三千五百人北备契丹,不给兵甲,唯系帜于长竿以别队伍。”抵达防区后,又听说李嗣源的心腹乌震改任为防区领导,魏兵怀疑要被屠杀。
  
  恰逢房知温因为被乌震突然顶替职务不满,诱魏兵造反,魏兵听了,把乌震杀了,但乌震的手下跑了一个,去搬救兵,房知温见势不妙——“遂上马出门,军士揽其辔曰:‘公当为我辈主,去欲何之?’知温曰:“去收兵!”遂与行营合谋屠魏兵。
  
  魏兵遂南,列炬宵行,疲于荒泽,俄而追兵四面合围……
  
  从房知温事后进位侍中来看,李嗣源是在钓鱼执法——“家属全门处斩,凡万馀人,悉屠之。”专门这么做,促使他们造反,然后找借口除掉此辈。
  
  到后晋,范延光因为被猜忌,又反。石敬瑭派兵讨伐,讨伐军又试图炮制李嗣源上洛,推招讨使杨光远为帝,与魏博合流,没成功。这次还闹出了经典笑话——“契丹使至,问魏博反臣何在,恐晋不能制,当锁以来,免为中国后患。”
  
  五代更替,内有朱梁传家宝,外有魏博遗老啊。
  
  整体上,魏博武夫的素质是在下滑的。被朱老六干掉的八千户安史余孽,水平应该是最高的。无论杀节度使的专业能力还是治理军政,都在线。有对话、沟通空间。不涉及割据根本,能屈能伸,一般不乱来,在晚唐乱世保得一方净土。皇甫晖这帮新衙军也还行,从邺城兵变的思路可以看出来。之后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比起兽兵大流,魏博武夫其实并不桀骜。有素质,有操守,有战斗力。从他们能忍受“不给兵甲,系帜别队”,到预感到要被屠杀而没立反,再到对房狗说的那番话——“是你教我们杀乌震的,现在为什么抛弃我们呢?”以及对房狗“我去找更多人”的信任,以及被出卖后“打着火把回家”,称得上君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