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上命昭唐 > 第266章 尾声

第266章 尾声

第266章 尾声 (第2/2页)

另外,也是考虑调整成汭的工作安排。
  
  这厮治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成绩有一点,但也不多。不是本事不够。原因就一个,在地方上没根基,继续耗下去意义不大。人才,就要放到合适的位置。
  
  李某人打算把成汭召回中央,接替李群担任大司农,或者接替韩仪出任司隶校尉,为年后开春后的计划战争做准备。
  
  “陛下。”等真见到圣人,喊着“我必好好说说他”的成汭又软了,卑躬屈膝,低眉顺眼。
  
  “怎么从灵武过来的?”圣人反手握着马鞭,缓缓踱步,问道。
  
  “骑马。”成汭回道。
  
  “不容易。”圣人称赞了一句。
  
  “陛下也不容易。”成汭一问一答。
  
  “可我比你年轻啊。走上来,到我旁边。”圣人回头朝他勾了勾手。
  
  成汭小跑上来,落后半步。
  
  边走边眯眼打量了成汭一会,看着他夹杂的霜发,圣人突然笑了:“你也老了。北地还干得下去么?“
  
  “臣……”成汭如鲠在喉。
  
  “难为你了。没钱,没人,没兵,没权……要干点事,太麻烦了。”
  
  原来你也知道啊!
  
  成汭拍桌!
  
  “你跟我回去。”圣人摆摆手,道:“等明年彻底摆平了夏绥势力和残余朔方军,北地郡我重新安排人选。你先跟我回去,免得在这之前出了事。”
  
  成汭又惊又喜。
  
  入朝那日,把他“流放”北地的时候,圣人说的是三年始得归,现在不到三年就要把他找回去,还说这种话,是不是代表,他已基本取得圣人的信任?
  
  惊的则是,一向喜欢被动挨打再反击的圣人,居然在开始盘算主动出击了。
  
  好。
  
  一味被动、仁义是危险的,肤浅的出师有名足以慢性死亡,还是要根据情势的改变予以适当调整才行。北地、新秦、归义军、吐蕃余孽的问题,只能寻求诉诸于武力。如果不通过战争手段除掉那些异端,以后推行任何政策都可能引起二次叛乱。难道就这么一直妥协、“商量”下去?不破不立啊。再说,这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正义只在刀剑之上!
  
  不过,虽然圣人的想法很符合成汭的价值观,但——
  
  成汭认真思索了一番,提示道:“新秦与河东接壤,若直辖该地,党项八部和灵、夏武人集团恐怕会寻求李克用的支持,河东文武也会有唇亡齿寒之忧。三者合流的可能性很大。何况眼下听说陛下还委托了马殷讨伐湖南巡属,以马殷的个性,断然不会乖乖当一把刀。万一作乱……”
  
  “你的意思是三家会联起手来对付我?”圣人侧过脸,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不绝对。”成汭说道:“但如果发生了这种事,联手对付陛下的恐怕还不止三家。陛下虽拥兵十余万,却未必敌得过,这是武帝、庄帝的局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次主动出手,都有很大可能让局面不可收拾。”
  
  圣人点点头,道:但我没有办法,灵、夏之地豪强、渠帅遍地,不受控制的武夫足有数万。即使以你的能力,到了当地也是处处掣肘。卧榻之侧,难容他人酣睡,只好除掉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顺势而为吧。”
  
  “是这样。”成汭接口道:“汉魏故事历历在目,地方势强,官府就难治民、难收税,到头来上弱了国家、下苦了百姓,天子平白背骂名,徒肥了某些人。暴力破局是对的,但得审慎。”
  
  “这是自然。”圣人忽然又问道:“你有没有意向职位?”
  
  “这……”成汭惊讶于圣人的慷慨,在他印象里,圣人一直是个守财奴。出于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信条,他谨慎道:“圣人让臣干什么,都是应该,哪有臣子挑三拣四的?”
  
  “让你说你就说。”圣人翻了个白眼:“你我君臣,我会搞那些小心思试探你?”
  
  要的是态度嘛。成汭心里嘀咕道。
  
  “司隶校尉,大司农,你能不能胜任?”
  
  成汭想想道:“以臣的门第、学问、关系,关中显贵不会买臣的账,司隶徒兵多为贵族子弟,臣也难驾驭他们。大司农倒是,但——”
  
  “算了,这事回头再说。”步入一片炊烟袅袅的营地,圣人停止了交谈。
  
  “陛下。”众人见到他,在读书人的带领下,陆续起身参拜。
  
  “该吃吃,该喝喝。”圣人掸掸手指。
  
  众人这才又坐下。
  
  圣人随便在一堆篝火边驻足,望着抱着儿女围成一圈烤火的男女,还有一群被这些大人收留的孤儿,同样围在火边伸着冻烂的手脚烤着。
  
  “爷娘亲戚都没了?”圣人抱起一个男孩。
  
  “嗯。”
  
  “你什么打算。”
  
  男孩看着他,小小的脑袋对这个问题很茫然。倒是旁边一个年龄大点的女孩子,胆子大点,吱声道:“我、我想跟陛下走。我会洗衣,我会做饭,我一天只吃半个饼就能活………”
  
  圣人一窒。
  
  小姑娘,你给我出了个难题啊。男孩收到掖庭分配给宫女们带养,还可训练为军队,郎官,寺人。女孩………好吧,在乱世,女人就是这么不值钱。前世翻阅某地县志,他看到过一个叫“女婴塔”的记载。每到年岁难的时候,这个地方的人,就把女婴扔到一个空心塔里自生自灭,等装满了,也不管死的活的,直接一把火烧了。
  
  不过,以自己这个天下大地主,养个两三万宫女,倒也不难,以单纯给口饭吃活下去而言。等大了,就放出宫去,比如批量出嫁给武夫,或者在外卖身卖艺经商。从小在宫里抚养、训练长大的女孩,忠诚度有一定保证,甚至似乎可以发展出一批眼线?
  
  唔,似乎也不用盘算太多。
  
  毕竟有钱人、权贵的妙处就在于总是能用金钱、用权力来做一些没意义、不符合常人三观的事。反过来说,如果不能用钱、用权去做没意义、常人不理解的事,还当什么官、发什么财?更多的钱和更大的权力又有何用?
  
  所以,既然有钱有权,想做就做,干就完了,何况还是有好处的事。
  
  “也行。但宫门难进难出,进了,就没有自由。”圣人说道,旋即又觉得好笑,跟这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谈自由谈尊严,这不是搞笑吗。
  
  闻言,女孩惊喜地抬起头,红彤彤的脸对着圣人,然后小跑到他身边,乖巧地站着。
  
  恰如一石入水,看到有成功案例,当即就又有几十个小孩跑了过来。那些自觉养不活孩子的夫妻,也泪眼婆娑地商量着趁这个机会把孩子送脱苦海。
  
  大人们羡慕的看着这些小孩。
  
  “你们不要乱跑,听安排。”圣人环顾道:“愿意外出就食的,从成卿去北地就食。愿意返乡的,拿着干粮返乡。粮食充足,只要收拾个窝棚避寒,这个冬天我不会饿死任何一个人。”
  
  男男女女的,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灾难无情,圣人有情。
  
  “都看着额干啥?赶紧吃点热乎的。”圣人操了一口关中方言,左手抱着最开始的男孩,右手抱起那个大女孩,领着一队小孩,转身而去。
  
  所过之处,百姓纷纷点头、招手、瞩目致意。百姓们有的曾是地主,有的曾是佃农,有的是士人,有的是官吏,甚至还有京兆杜氏这种世家远支子女。但现在都只有一个身份:流民。
  
  捂着手里硬邦邦的醋饼啃着的时候,有人失声痛哭了起来。
  
  为什么哭,说不出来。
  
  余生,惟愿国泰民安,致顺祥和。
  
  余生,惟愿风调雨顺,海晏河清。
  
  余生,惟愿子孙平安富足,邻里顿顿有饭吃。
  
  十二月初三,在逃到北部鄜延和庆阳、新秦等地的灾民陆续基本返乡瓦解后,圣人也领着童子军踏上了归程。其收容的男童女孩足足三千余人,加上先前在关中腹部收留的,怕是得有上万之数。男女分别整队,男衣白,女衣红,郑延昌和百官戏称为:圣子军,圣女军。
  
  完了,怎么有种北宋灾荒年把难民整编为厢军的既视感?
  
  该不会被后人发展为“成例”吧?
  
  操蛋啊!
  
  我单纯是为了邀买人心啊。
  
  等带着圣子军、圣女军赶回长安时,年关已在望。
  
  遇仙嫂嫂、洛阳大战、诸侯会盟、击毙朱温、遇见她、关中霖雨………感觉做了很多事,但又感觉时间过得好快。
  
  乾宁二年,就这么过去了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