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联合的可能性
第973章 联合的可能性 (第2/2页)“在诸如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核心陆军驻屯枢纽,我歼-16编队进行了高精度成像侦察,未发现任何具有规模效应、具备持续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大型军工厂存在。”
“同时其驻军点与军工生产设施严重脱节,这在末世战争环境下是极其反常且危险的信号!”
“这深刻解释了为何拥有相对宽松外围环境的西方战区,却迟至末世大半年后,才不得不对兰市这座西北工业重镇发起争夺。”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们极度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亟需夺取现成的工业基地以续命!”
“正因如此,”吴斌做出关键推论:“西方战区如同南方战区一样,在工业,特别是高端军工产品、关键零部件的补给上,将不可避免地、被动地与我方形成深度依赖的互补关系!”
“这或将成为我们进行统战工作的最大战略支点!”
随着参谋长吴斌的话音落下,顾承渊极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如同参谋长吴斌所讲,顾承渊在心中也是这么想的。
他并不是拥有系统后就心态膨胀畸变的超雄,哪能随便就对自己的同胞妄加刀兵。
动武在他看来,完全是下下之选,能和平统战战无疑是最好的,未来回头看,也是最具历史正当性的...
否则兄弟阋于墙,即使在现在看来再占理,也很容易成为后人攻击的理由,纵观历史都是如此..
人都喜欢在反面人物身上找闪光点,在正面人物身上找黑点,否则怎么从‘大众’中脱颖而出,来证明自己思考和看待问题的‘独立性’?
‘小众’实际是很‘大众’的事,普通人也最不喜欢‘普通’。
洗白和抹黑的本质目的,大多也只是为了突出自己,所谓的反权威、反主流,反的其实是自己身上的‘平庸’。
所以正是因为明白这些,顾承渊从不对自己所作之事的身后名有所期待。
或许当末世结束后的若干年过去,当末世的绝望、血腥渐渐被世人所遗忘,当世人习惯并以为生活本该就是安定祥和的样子...
等到那个时候,既是他顾承渊事业的成功,也是他开始被质疑的起点...
他大概率会同过往的领袖先哲一样,成为许多人反向证明自己的标靶。
用放大镜一寸寸的研究他生平、决策、家人,或正史、或野史来证明他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阴阳他弟弟有三个老婆、他是家天下、他军事独裁强权政治...
等到那个时候,他所求不多,只求不因为现在所做之事,被扣上野心家、阴谋家的帽子....
毕竟任何人都做不到带入时代情绪,倘若真能终结末世,后世人也只会因为考试而记下一句:人类最接近灭亡的时期..
就像那句:‘岁大饥,人相食,白骨千里’。
因为距离实在太远,绝大多数现代人穷尽想象力也很难共情。
只会让许多人在吃饱后心生向往,厌恶自己生活的平淡,从而幻想自己到那个时代经历波澜壮阔的一生,建立不世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