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院里的棺材
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院里的棺材 (第2/2页)当当当!
汉子一番话,如晨钟暮鼓,惊得龙清梅和百里玉凰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两人走进客堂,跟老人福了福。
百里玉凰问道:“倘若为了悟生死大道,连性命都搭进去了,还有什么用?”
龙清梅跟着问道:“死都死了,还悟什么道?”
汉子看了一眼老人,摇摇头。
微微一笑:“若连死的勇气都没有,又何必出家,何苦悟道?”
老人笑道:“除了生死,可还有悟道之法门?”
“有啊?”
汉子笑道:“佛门四万八千法门,哪个法门不能悟道?譬如放下荣华富贵,放下爱恨情仇,放下大好江山......”
龙清梅红着脸,问道:“女人呢?譬如我,要放下什么?”
汉子长长吐出一口气,指着老人笑道:“你是修士,自然要问眼前这位前辈,我只是一个粗人。”
老人淡淡一笑:“老实说,修士到了一定的境界,法无定法,如何闻道?”
龙清梅跳了起来,跟着问道:“没错?你说......”
百里玉凰和薛玉,齐齐看着老人和汉子,三人当下的心思一样。
她们在想,发如此踏过眼前这个坎?
不过,是她们接下来要面对的那个难以逾越的天堑?
汉子闻言,呆住了。
看着三个女人,像是看着三个白痴一样。
沉默半晌,才憋出一句:“我只是一个凡人,当年我娘还在的时候,曾经跟我说过砍柴的道理。”
“哦?”
老人一边给三个女人倒上热茶,一边笑道:“愿闻道。”
汉子也不客气,喝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那时我经常跟人上山砍柴,砍得人多,近近的柴都被砍光了。”
“我娘就说,近处都砍光了,去远一点的山上,山下的砍光了,就去山上......一山更比一山高,更有砍不完的柴,看不完的风光!”
“好一个砍柴如闻道。”
老人沉默片刻,看着三个女人问道:“三位施主可曾听明白了?”
薛玉摇摇头。
百里玉凰想了想,问道:“好像懂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懂?”
龙清梅叹了一口气:“云里雾里,我已经站在高峰之上,如何看到更高的地方?”
“再说说。”老人也来了兴致。
大汉白了三个女人一眼。
大手轻轻地敲着桌面,喃喃自语:“我那时候还小,跟着走了很远的路,砍了很多的柴,最后却没办法背回家......”
老和尚一听,脸上露出一抹悲悯之色。
喃喃道:“母慈子孝,自是人间难得之情。”
三个女人听得云里雾里,更迷糊了。
汉子笑了笑:“后来跟我一起的大哥告诉我,背不动的时候,就扔下一根柴,大不了明天回来捡......”
“就这样,我一路走,一路扔......最后一大捆柴背到家里,只剩下一小半。”
“谁知我娘也没怪我,反而安慰我说放下才能背着这些柴,回到家中。”
“那些扔下的,不是我眼下可以得到的东西,将来等我长大了,自然能背得动更多的东西......”
说到这里,汉子眼里恍若有星光闪动。
像是想起了早逝的母亲,又像是想到了远方的亲人。
老人双手合十,赞道:“好一个放下才能得到,这是我听到最简单,最明了的道理,话说你们都听见了吗?”
三个女人轻轻地点了点头,在回味汉子的这番话。
谁没有母亲?
谁没有亲人?
曾经的童年,却是她们最美好的回忆。
只是三女都没有上山砍柴的经验,她们只是试着将汉子的这番话,融入自己儿时的时光。
那时候,应该还有其他的道理。
屋檐下的两口棺材,在这一刻有一缕淡淡的光芒闪耀。
仿佛是听懂了汉子关于生死之间,以及放下的道理。
老人很是欢喜。
抚须赞道:“如此,你要不要在龙门寺里出家,终有一天,你肯定能去往传说中的佛国。”
汉子摇摇头,嘿嘿笑道:“我还有一些债还没有还,我得还清了所有的债,才会安心。”
龙清梅就跟梦里一样。
喃喃问道:“还清了债也能闻道?”
“自然能啊!”
汉子望向夜空中缓缓升起的月儿,淡淡笑道:“还清了债,便能心无挂碍,心静之下,自然得道。”
老人闻言,叹了又叹。
凝声说道:“你们听清楚了吗?这却是道门的道理,道法自然,说的便是清静之道。”
龙清梅,百里玉凰已经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连薛玉也听呆了。
眼前只是一个粗鲁的莽汉,甚至说出来的只是一些世间最粗俗,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可是,在今夜的三女听来,却别有一番意境。
不过,汉子说出来的话有些粗俗。
可是当老人再重复一遍之后,却恍若龙门寺里响起的晨钟暮鼓,直入三人心底。
老人长叹一声:“佛说至道无难,唯嫌选择;道门却是道法自然......愿你们看破生死,再闻道。”
老人像是对面前三个女人讲道。
又像是在跟棺材里的两具尸体诵经。
听得汉子一声大喝:“前山后山,皆可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