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灭国,屠杀(第三更)
第六百九十二章 灭国,屠杀(第三更) (第2/2页)“老二泉男建。”刘仁轨很肯定得点头,说道:“千牛卫有不少人在他们三兄弟身边,老大泉男生想的是将来将家族建在长安,老三是个没主意的,只有老二是个有野心的。”
“很好,那么便让所有对大唐有敌意的人,全部都汇聚到泉男建的麾下吧。”苏勖微微握拳,道:“这样,将来便好彻底的一网打尽。”
“喏!”刘仁轨认真拱手。
“好了,该写信往长安了。”苏勖笑笑,说道:“也是时候上奏陛下,新罗无由杀入高句丽,屠十余城。”
“是!”
……
十月初冬,长安城白雪飘飞。
李承乾站在两仪殿前,看向殿外,轻声说道:“这一场雪,明年便是有灾,也不会太大。”
“喏!”群臣跽坐在大殿两侧,对着皇帝轻轻躬身。
李承乾转身看向群臣,神色冰冷的说道:“今年隐田隐户,还有农耕之事不尽力的官员,全部送到菟州,虽然说现在距离高句丽灭国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大唐需要对高句丽和新罗的家底进行最彻底的盘查。”
“臣等领旨。”群臣肃然躬身。
李承乾迈步走上丹陛,拿起桌面上苏勖刚刚从军前送来的奏本,看向群臣道:“以苏定方的能力,杀破金春秋那五万人不成问题,关键还是要快,不能让新罗有任何机会在依据地利拖延时间。”
新罗多年在和高句丽的战事中出于下风,他们有足够的以弱抗强的经验。
一旦给他们机会,那么整个战事将来蔓延到不知道多久去。
“是!”崔敦礼站出,认真拱手。
李承乾看向前方,说道:“新罗屠高句丽十余城,大唐有理由介入其中,让新罗给高句丽一个交代,但高句丽愤怒之下,一战而灭新罗……要记住,灭新罗的,从来都是高句丽,不是大唐。”
“喏!”李勣站了出来,认真领命。
新罗是大唐属国,有罪可以斥责,可以讨伐,但灭国纳入自家境内,便难免要有所非议了。
“最后便是人心。”李承乾眼神冰冷起来,说道:“如今高句丽十几城被破,明年春种必然会有问题,让他们种,足够活着,但不能吃饱,只有这样,人心煽动之后,他们才会求入大唐。”
“是!”赵元楷站出领命。
“然后,便是三国归唐之后的治理之事。”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你来负责挑人吧,一旦三国抵定,需要有大唐的官员进入三国,同时,也需要将三国彻底的重新划分,分为多少州多少县,用什么分,都需要布置妥当。”
“臣领旨。”长孙无忌沉沉躬身。
“臣看可以放松一些,五品以下朝中官员去东岛任职,一律官加一品,未入仕者,愿去东岛为官,可授县参军事,甚至是主簿县尉和县丞。”李承乾笑笑,说道:“要让人去贫寒之地,自然要给些好处。”
“是!”长孙无忌点头。
“最后,便是府兵之策。”李承乾重重的敲敲御案,看向群臣道:“要在高句丽选忠诚之人进入府兵的,这些人优先驻扎在高句丽,还有一部分不是那么忠诚,驻扎在百济,让他们去压迫百济人,至于新罗,我们自己驻兵。”
“是!”群臣齐齐躬身,他们能够感受到皇帝对新罗的重视。
其实也是,不管是从前隋还是先帝时期,大唐攻高句丽,最大的问题,还是高句丽境内东部有高山,高句丽在山中囤积了大量的士卒和粮食,也就是大唐攻破平穰之后,才借助高宝藏的力量,逐渐的平了这些山城。
而新罗,整个国家都在山中。
“对了。”李承乾抬手,说道:“我们军中的将士,若是愿意去高句丽地方任职,也可以转为地方官员,不要对军中将士们吝啬了。”
“喏!”群臣稍微放松下来。
“最后说几句不能记的。”李承乾侧身看向一旁的上官仪和裴炎,两人立刻停笔。
李承乾抬头,说道:“虽然朝中多有布置,但东岛终究要以大唐百姓为主,小的宗族,大的世家,这些才是让地方彻底安定的根基,所以,将来东岛三国的基本方式,是以大世家为主,小家族四起,所有的利益最终送入平穰,然后从平穰送入朝中,所以,朝中以扬州,登州,平州,还有辽州,进行辖制,以保朝中税收。”
这些是民间利益的分配。
“东岛太大,大唐百姓移民,便是百年,恐怕也不会太够,所以容得下太多的利益分配。”李承乾目光从殿中群臣身上扫过,然后淡淡的说道:“宗室,诸王,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还有诸卿背后的家族,要动作便快些,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喏!”群臣全部重重拱手。
灭国的利益瓜分,谁都不会嫌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