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功成名就
第651章 功成名就 (第1/2页)始于“学生抗议”,爆发在军器厂的政变,最终,以总督辞职,军队解释,十二位教育组议员监禁收尾。
在资本层面,由于速战速决,并未造成深度动荡。仅在爆发的前两日,使恒指下跌,后被游资拉起。
国际游资只关心港岛安不安全,不关心港岛在谁手上.
只要《中英协定》没变卦,中方加强控制,是则利好消息。
梁漫平赶到忠义集团,笑着赞扬:“尹生,高层对你的勇气和决心,非常赞赏。往后,港岛将迎来新的时代。”
尹照棠面色谦逊,恭维道:“多谢领导们的爱护,能和平解决的事,发展成冲突,也系我能力不足。”
“多少,还是影响到市民,深感愧疚。”
梁漫平缓缓摇头,出声道:“尹生过份谦虚啦,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一件事,付出些代价,未尝不可。”
“老一辈,有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尹照棠点点头,看来高层眼光还是够大,没人借题发挥。真想踩踏一脚,光死伤人数,便可说道说道。
不过,港岛还没真回归呢,哪怕97之后,依旧需要本地士绅管理。统战价值很大,谁都不会来触霉头。
说到底,法治还是依托人治,体制依旧人为,士绅管理说起来不好听,但却是最适宜的手段。
哪朝哪代都省不了。
内地照样有,无非是把“士绅”换了个名词,或叫“人士”,或叫“代表”,都系垄断生产资料的阶级。
平头百姓写身份资料的时候,政治身份只能填“群众”,为乜?缺少生产资料的人,就系生产资料呀。
“群众”和“人士”不一样!
“此次运动后,港岛回归,可谓人心所向了。”尹照棠说道。梁漫平深以为然,笑道:“嗯,有尹生作表率,不是纸面意义的回归,而是真正的集体回归。”
历史上,真正的回归,得等到《安全法》通过之后。仔细算算,竟争取到二十年时间,可为港岛搏得多大发展?
“在经济,政治方面,还需尹生多操心。”梁漫平道。尹照棠斟酌着道:“我会多观察,多考虑,有好的提案,一定交上去。”
“呵呵,有尹生的话,我放心。”梁漫平应道。尹照棠扬起眉头,邀请道:“梁生,下个月,大屿山天坛关帝正式开光,我打算举办一次开光庆典,会叫很多朋友到场,国内国外的都有,有时间来玩玩吗?”
梁漫平欣然答应:“冇问题啊,冲尹生的面子,我都得到场。”
要完成义字运的酬神条件,总得找个由头。那可是高达十万人规模的重大祭祀活动,不讲清目的,连人头都不好凑。
索性,他便搞了个开光的理由,说起来离谱,却很吃得开。因为港岛讲风水,重迷信,全球最大的室外关帝像开光,来凑凑热闹很正常吧?民俗活动也能淡化政治属性,令许多人放下包袱,前来参加。
他在这次酬神仪式里,确实不打算搞政治串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