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冒牌截胡,鲸吞全峡
第277章 冒牌截胡,鲸吞全峡 (第2/2页)这和因为进屋迈左腿被杀有什么区别?
不都是变着法子想要弄死我们吗?
这种完全不讲道理的理由,反倒激起了许多沙匪骨子里的凶狠劲。
心中更是咬牙发狠的想,董观真这么不讲道理,一定要置他们于死地。那就是豁出这条命去,也要从他身上啃几块肉下来!
终究还是有沙匪更理智一些,认为董观不可能因这么荒唐的理由就这般乱动兵戈。
“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名炼髓后期的沙匪沉声问道。
龚霂叹了口气,道:“机敏点的,可能已经从他最近的一些动作看出了一些端倪。
说开了事情其实很简单,他马上就要对外州用兵,届时二州之内必然兵力空虚。
他担心到时候咱们在背后给他捣乱,坏了他在玄幽二州的基业,便决定先一步动手,将咱们这些隐患剔除掉。”
董观暗中的调兵遣将,早已进行了多时。
很多端倪都已在玄幽二州显露出来,不少沙匪都已或多或少的看到了一些。
原本他们没有往深处想,现在被龚霂一语点破,心中都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董观针对滴翠滩,以及其他商路节点的动作。
野狼寨如此干脆利落的跪地投降。
以及眼下这看似突然发生的这一切。
全都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原来如此!
所以,当此关头,要投降吗?
当明白内里原因之后,这甚至都不再是一个问题。
不然呢?
难道真要头铁到用自己的脑袋,去硬试一下董观那仔细打磨了数十年的刀锋?
看看野狼寨上下,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这里。
人家没有拿出狮子搏兔之力,趁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直接大肆屠戮,而是用更多心思将大家驱赶到一起。
说明人家愿意给他们一条生路,并不是一心要置他们于死地。
这个时候若还想着要与对方拼个鱼死网破,那就太不识相,也太不聪明了。
而就在这时,估摸着龚霂已经大概完成了前期铺垫。
在经过短暂的对峙之后,宋明烛与铁狼二人不再藏于幕后,在对面一众沙匪紧张的目视之下现身。
宋明烛这个野狼寨的大寨主,周边沙匪圈中的最强者亲自现身,开口劝降。
铁狼同样是沙匪圈中的名人,也在数千双目光的注视之下,曝光了自己暗夜司副司长的身份。
这就像是十二级飓风一般,冲得一众沙匪心旌动摇。
而后,他还不待众沙匪心绪稳定下来,便对那配合他行动的十二名暗夜司探子一一点名,将他们从人群中唤了出来。
此前,这些探子虽然也都听说过铁狼之名,但以他们的层级,并不知道铁狼的真正身份。
但此刻,真实身份被直接叫破,在身周同伴惊疑不定,想恨又不敢恨,宛如看毒蛇一般的眼神注视之下。
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纷纷低头走出人群,沉默的聚集到铁狼身后。
宋明烛与铁狼二人的行事,将一众沙匪心中本就残存不多,摇摇欲坠的心志,给直接冲了个粉碎。
“哐!”
一人直接将手中兵刃远远扔开,摔在地上,双手高举过头顶,缓缓从人群中走出,高呼:“我投降!”
“哐!”
“哐!”
“我投降!”
“我投降!”
“……”
第一个沙匪的行动,就像是发令枪,又像是榜样示范,越来越多的沙匪扔下手中兵器,高喊投降,走出人群。
为了避免混乱,宋明烛并没有让他们冲击到黑风团本有的秩序。
而是将他们在旁边一片区域单独安置。
三千多名沙匪的心防,是一起崩溃的。
可投降却是率先从直面宋明烛以及其他黑风团兵锋的最外围沙匪开始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沙匪扔下兵器,放弃反抗,双手抱头走入另一边,就像是剥洋葱一般,从外开始,一层层向内逼近。
没多久,投降沙匪的数量便已过半。
被围在最中心的龚霂这才看向身周一众失魂落魄,有着炼髓后期的沙匪强者,道:
“你们还在犹豫什么?
……还是说,你们真想与董观碰一碰?
……你们担心会被害?
看看我们大寨主,再看看我,你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选在正确的时机说出的一句话,产生了不输于了“慑心吼”的效果。
一众炼髓后期的沙匪强者,心中最后的“矜持”被这话击散。
“哐……我投降。”
“哐……我投降。”
“……”
随着他们开口,那些唯他们马首是瞻的沙匪,也都不再坚持,纷纷弃械投降。
很快,剩下的沙匪也都全部投降。
宋明烛见状,心中也悄悄松了口气。
他忍不住看了铁狼一眼,心中也忍不住为这家伙的“阴险”感到后背发凉。
眼前这个计策,当然是铁狼提出来的。
……
对于一众投降的沙匪来说,在他们看来,自他们弃械投降的那一刻开始,今晚一切便已经结束。
后续不过就是董观如何处置他们的问题。
虽然,这与他们每个人切身相关,可他们要做的,也只能静等结果而已。
嗯,出身不同沙匪团伙,修为不同的沙匪被分开安置……
这不奇怪,很合理。
周身劲力被制,无法发劲反抗,这……也很合理。
有人拿着一些看着就渗人的小工具,一一摆在面前,众沙匪本来平静下来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难道……在他们已经干脆投降之后,董观还要继续折磨他们?
下一刻,那带着“小工具”进来的人便道明了来意。
邀我弃暗投明,与对方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您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我不已经投降了吗?
我加入,我加入,能为董君效力,我三生有幸!
本以为这回答已经足见诚意,可下一刻,让众沙匪脑袋宕机的情况就发生了。
不……不是加入董观麾下,而是让我加入黑……黑风团,这……这TM是个什么鬼?
还有,黑风团是个什么鬼?!
艹,被坑了!
直到这时,众沙匪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
……
听着远处传来的鬼哭狼嚎之声,看了全场的耿煊出现在宋明烛与铁狼二人面前,夸赞道:“你俩做得不错啊。”
两人见他现身,心中都是悄悄松了口气,躬身问候道:“团长。”
耿煊轻轻点头,又问:
“够损的啊,你俩是怎么想到要用这招的?”
宋明烛瞥了旁边铁狼一眼,道:“属下不敢居功,这都是铁狼的主意。”
铁狼气息稍稍一滞,便面不改色的道:“属下也不敢居功,这主意也是在宋明烛的启发下才想出来的。”
“好了好了,我不是要怪罪你们,就是有点好奇。”耿煊赶紧打断两人的推诿踢球。
而后,随着两人的解释,他也明白了两人的想法。
此前,在还没有加入黑风团之前,宋明烛就已经看出,他花心思弄这黑风团的目的只可能是董观。
在加入黑风团之后,见识了耿煊更多神妙的手段。
将大量药材“胡乱”炼成高品质修炼资源,点石成金。
这已经足够让人心神动摇了。
可与之相比,直接助人提升修为实力,功法境界,更是神迹一般的能耐。
这让人心旌动摇的同时,也越发坚定了宋明烛的猜想。
可与此同时,原本对最终结局非常悲观的宋明烛,却也因此看到了真切的希望。
直到那一刻,黑风团在他眼中,才真的拥有了彻底扳倒董观的可能性!
因此,当耿煊在最后时刻将拿下野狼峡的重任交给他们,自己抽身事外,宋明烛也不只是简单的执行命令,而是以前所未有的认真和专注来对待此事。
他当即就为这一行动明确了两个原则。
黑风团尽量少死人。
野狼峡中那些沙匪,也尽量少死人,尽可能生擒活捉。
这其实可以压缩成一个原则,即无论敌我,都要尽可能以最少的死伤,完成这次行动。
在想明白这点之后,反顾此前黑风团针对野狼寨的行动,宋明烛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这不就是黑风团早已在此前的行动中就已贯彻的原则吗?
宋明烛立刻与铁狼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并逼迫铁狼,让他拿出一个合理的方略出来。
铁狼听了他这般蛮不讲理的要求,当即叫屈起来,野狼峡你野狼寨最熟,你都没有,我能拿出什么更合理的方略来?
宋明烛立刻“提醒”他,让他将自己暗夜司的副司长,以及那些安插在沙匪中的眼线尽可能的利用起来。
他还“提醒”铁狼,以黑风团的成长速度,很快就会吸引来董观的目光。
到那时,无论他有没有主动曝光自己,一旦黑风团与董观的力量正面碰上,董观都会知道他的“变色”。
与其如此,还不如趁这短暂的间隙,主动将他身份的剩余价值榨干。
帮黑风团发展得更快、更强。
只有这样,对他们这些已经被强行拉上黑风团这艘贼船的人来说,才是最有利,最明智的。
——直到此刻,宋明烛都不知道董观对沙匪群体真正的图谋。
他只是下意识的觉得,铁狼的真实身份,还有那些埋在各个沙匪团队中的暗夜司眼线,能让黑风团更轻松的拿下野狼峡。
被宋明烛一番鼓动,也可以说是“逼迫”,铁狼想明白了,也豁出去了。
这才有了最终计划的成型。
某种角度来说,这其实就是一场“截胡”,一次巧妙的“黑吃黑”。
赶在董观的玄幽铁骑下场之前,提前将其培育出来的果子摘走。
而且,因为摘取的时间太早,聚来野狼峡的沙匪数量还远没有达到巅峰。
又因为野狼寨已经整体易帜倒戈,造成了内外夹击之势。
沙匪群体的力量更弱,可打的牌更少。
这使得冒牌“截胡”的黑风团,拿到了比正主更大的主动权。
不仅让沙匪群体放弃了拼死反抗,还迫使他们主动放下兵器,更彻底的投降。
而且,效率还出奇的高。
从开始到结束,总共只持续了三个多到四个小时左右。
这还是从黑风团完成对野狼峡的合围,龚霂率众正式进入野狼峡那一刻便开始算起。
如果从第一场战斗正式开打算起,时间还更短。
最多就两个小时多一点,也就是一个时辰出头。
相比于这么高的效率,这一场行动巨大的“收获”,耿煊更满意的是,以宋明烛、铁狼、曹鳌等人为首黑风团高层,不管内心是情愿还是不情愿,都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已经与黑风团死死的绑定在了一起。
耿煊相信,只要沿着这种趋势保持下去,要不了多久,即便没有他死盯在此处,宋明烛、铁狼、曹鳌等人也能带领整个黑风团贯彻自己的意志行事。
这和忠诚没什么关系。
可能是因为对更多红运赐福的渴求。
可能是对越发光明的前途的灼热贪婪。
可能是互相掣肘形成的彼此牵绊。
……不论是哪一种,对耿煊来说,效果都是一样的。
……
就在耿煊与宋明烛、铁狼“谈兴”,顺便等待三千多名投降沙匪被“说服归心”之时。
带领几只中队以及数十头沙狼对野狼峡其他区域仔细梳理了一遍,完成清理收尾的曹鳌归来。
“团长。”曹鳌来到耿煊身前,恭敬问候道。
“都清理完了?”
“呃……只来得及将战场上的情况清理了一遍,其余收获都还没来得及仔细清点。”
相较于滴翠滩那样的商业节点来说,野狼峡固然非常“贫瘠”,可若全部搜刮一遍,内里的各种资源、钱财也绝对不在少数。
且因为分散在各处,想要全部清点出来,需要不少时间。
耿煊道:“就先说说你们清点出来的情况吧。”
“是。”
曹鳌应了一声,才道:
“为了将近四千名沙匪赶往一处,我们看似轻松,可为了达到不使其走脱一人的目标,还是用尽了全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