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四百二十九章 百姓唯一的出路

第四百二十九章 百姓唯一的出路

第四百二十九章 百姓唯一的出路 (第1/2页)

天色微明,不一会天边便呈鱼肚白,晴朗的霞光唤起了渭水河畔的百姓。
  
  关中肥沃的平原有许多,离长安最近就是西南三十二里的细柳原,此地细柳并非当年周亚夫屯军所在,而是供天子射猎的上林苑里细柳观所在地。
  
  那时的上林苑规模,远大于云阳宫殿,不仅宫殿甚多,还包括了昆明池、镐池等,能训练楼船水军的池沼,可惜很多宫殿都在战乱中毁于一旦。
  
  刘备即位后,就下令让百姓开垦耕田,除了周回四十余里的昆明池附近土地不动外,其他的苑园皆分出去大半让黔首百姓开垦。
  
  关中荒废了许久,各种草木俱可砍伐作为柴草,以此满足百姓过冬的需求。
  
  这些年工匠打造的大小水车,将渭水引进渠道灌溉良田,使得许多缺水的地方,都能种植小麦。
  
  此刻四月小麦已经进入了养护的关键时段,农夫除了留意天气外,还要每日防止虫害,不然收成便要减少。
  
  百姓们为了有个好收成,许多人天还没亮,就已经起身带着农具赶往田地,农学僮与农吏也起身带着厚厚的纸张,每日详细记录天气变化,还有土壤的湿润,以及虫鸟兽对于农田的危害。
  
  在百姓的耕田附近,还有特意划分出来的几亩田地,那就是农学僮和农官、农吏亲自耕种的试田。
  
  陛下即位之时就已然下令,万事是以农业为先,如果有人能够穷尽办法,用有效可行的方法提高粟麦收成,并且推广有效。
  
  少可得千金,多则封万户侯,哪怕有十人践行得出,也能十人尽册封千户侯。
  
  当然前提得是能有效推广,倘若有人敢弄虚作假,查出来就问罪全家,流放交州终身伐木。
  
  就算罚得重,也架不住天子奖赏得多,精通农桑的官吏听闻此事,顿时大喜过望。
  
  本想拿百姓耕田来研究怎样增加收成,却被朝堂不许打扰百姓耕地的诏令堵了回去。
  
  农官、农吏们索性自己开垦几亩田地,来日夜研究农事,哪怕要花费一辈子时间,但只要成功,就能留名于世间,子孙还能继承爵位。
  
  所以农官与农学僮每日早早起来,检查了田地变化,到了巳时再去忙碌处理各种杂事,午时再抽空回到田地转一转,接着就是傍晚。
  
  有时也会帮人锄草之际,请教耕种多年的老农,在关中除了土壤与水,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收成忽然减少或增加?
  
  从青、兖调来的数千农学僮,分散在八百里关中的平原上,有的人埋头研究起水源对粟麦的影响,有人观察土壤,有人则在端详小麦,还有的人干脆寻找另外可食用之物,先给捉到的野兔食之,半月不见暴毙,就自己再亲自试。
  
  反正天子的本意,是为了增加粮食,关中如此多的山岭,只要细心寻找能煮熟食用的东西就好。
  
  结果一番尝试后,野兽吃了没事,反倒农学僮接连暴毙数十人,刘备得知情况后,立马下令制止了神农尝百草的行为。
  
  相比于农官们风风火火的尝试,黔首百姓就平静多了,对他们而言日子是一天天变好,每日劳作能有所得,什么天子赏赐与封侯,那都离他们太远。
  
  最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便是脚下的土地,可惜官府均分的土地,并没有完全属于他们,不能私自买卖,也不能传给子孙。
  
  待到无力耕种之时,丁田会收回朝廷,再分配给无田地的百姓,因此就算子嗣到了分田的年龄,也不一定能重新分到祖辈开垦多年的良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