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天若有情
第六十四章 天若有情 (第1/2页)不是尸油,更非尸块。
如此至少可以不必恶心,无须把那隔夜饭吐出来,维持体面。
通往天琼峰顶的最后一段山道不再过分崎岖,渐渐平缓,若不是阵法本身太过于强大,这本该是一段十分好走的路途。
这一次余笙再次走在前方,刻意让顾濯落在身后,就像是一位带未过门的丈夫回家的姑娘。
恰好她的声音也在不断地响起,说的也都是自己家里的那些事情。
“白帝山坐落在中原最中间的位置上,棋盘上名为天元的那一点,不管是在道门还是禅宗又或者书生的眼里,这座山本身都具有相当特殊的意义。”
“在白家历代先祖看来,此山暗合中天阴符经的本意,以此为锚可以笼罩四野,定鼎天下,千秋不改。”
“如何才能让这句话成为事实?”
“大道无言,气运缥缈,没有人敢愚蠢到认为自己能够永得天命眷顾,便要着眼于现实之上,那些真实且可控的力量当中。”
“千年以来,自我以上者,无不为此而竭诚奋斗,数百年来如一日不改。”
“荒人如今做的事情,早在大秦立国之初白家就已经在尝试,最终在数百年前有所得。”
“那也是一尊羽化。”
“大秦历代君主残躯所成之羽化。”
“这尊羽化依托白帝山而存,可扫六合,巡视天下,放牧人间。”
“纵是身处易水之遥远,长乐之妙境,玄都之云上……同样不能超然。”
“天下之大,皆在五指间,大秦以此便能千秋万代。”
余笙的声音很平静,仿佛说的不是白家最大的秘密之一,是对街糖水铺今天的绿豆沙正在买一送一。
顾濯若有所思,不知道回想起了什么事情。
很长时间过去后,他敛去那些多余思绪,问道:“这和万物霜天真意的关系是什么?”
余笙没有直接回答,轻声说道:“在大约四百年前,白家多了一条祖训,要的是子孙后代决不能放弃万物霜天劫,无论如何都要有人坚持修行这门功法。”
“然而修行万物霜天劫,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在放弃皇位,除却极少数几人通过内乱篡位登基以外,其余人从最开始修的就是中天阴符经。”
她说道:“为何要留下这么一条祖训的原因,是因为白帝山需要被镇压。”
顾濯挑了挑眉,问道:“镇压?”
“是的,镇压。”
余笙说道:“镇压历代先祖的亡魂。”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唇角的那一抹笑意渐生嘲弄,都是讽刺。
听着这话,顾濯有些唏嘘感慨,心想这未免太过孝顺。
天琼峰顶越来越近,不再那般遥远。
就像那些即将被余笙揭开的封尘往事。
“万物霜天真意就是因此而生。”
余笙说道:“万物霜天真意最初的用途不是续命,不是保存神魂与底蕴传承,更不是万物霜天劫修至巅峰便能自然而然地凝聚出来的事物。”
顾濯想了想,问道:“前些年里白帝山上出过一场意外?”
世间向来有传闻,大秦共有四位羽化真人,与道门禅宗剑道三宗分庭抗礼犹有胜之。
前三者是谁举世皆知,唯独最后那一位仅仅泄露过一次气息,神秘到近乎不存在。
“嗯。”
余笙平静说道:“当时白帝山的阵法出了意外,这也是那个传闻的源头所在。”
顾濯听到这句话后,偏过头望向余笙,眼神复杂。
在很短的时间内,许多事情像是一颗颗珍珠飘了起来,浮现在他的眼前。
白帝山、羽化残魂、祖训为的是镇压、万物霜天真意的真正用途、那一次意外泄露的气息……所有的这些事情被一根线串了起来。
还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释,但有一件事至少是清楚了。
——为什么白南明会是当下这种情况。
一直以来,顾濯都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让自己沦为现在这种境地。
星霜劫立意再如何高妙,终究还是一个没有得到证实的猜想,不见得真能登仙,何必让自己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这件事太没道理。
故而背后定然存在这么一个道理。
原来是这么一个道理。
余笙知道顾濯正在想什么。
她没有选择避而不谈,沉默了会儿,说道:“其实师父一直都想做这个决定,只是过去始终没有机会,所以她没有任何的犹豫。”
说这句话的时候,少女停下脚步,隔着枝叶望向盛夏烈日。
那些绿叶被阳光映得通透,流露出动人的娇嫩,让她百看不厌。
然而当她想到再过不久,所有的这些嫩绿都会枯黄,为秋风扫落大地,便会觉得无趣。
对她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师父不认为自己比任何人来得要差。”
余笙顿了顿,说道:“包括那人。”
顾濯沉默片刻,叹息说道:“所以她想借这个机会证明自己。”
余笙摇头,说道:“或者不是什么证明。”
顾濯有些伤感说道:“毕竟那已经是百年前的事情了。”
余笙没有再说下去。
有些话没必要说得那么清楚,因为很多事情本就是不清不楚的,活得再怎么明白的人都有糊涂的那一刻,谁也无法超然于外。
在做出一个决定之前,真正要确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自己能够承担得起后果。
当然,大多数人在做决定之前都认为自己可以,事实上却总是不行。
余笙不是那样的人。
顾濯同样不是。
于是两人继续拾阶而上,登山。
阳光下,风也温柔。
“其实我很羡慕你。”
余笙忽然说道。
顾濯没在意,随便说道:“羡慕我什么?”
余笙看了他一眼,认真说道:“我羡慕你能这么不要脸。”
顾濯很是恼火,问道:“我怎么就不要脸了?”
“要是你真要脸,长洲书院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小姑娘视你为梦中情人。”
余笙客观陈述嘲弄说道:“事实不容置疑。”
顾濯很想说那是为了通圣丹,但他知道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于是沉默。
余笙对他的无话可说很是满意。
紧接着,她又觉得这种沉默不如反驳,有种摆烂的感觉,不太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