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逆流行舟
第七十一章 逆流行舟 (第2/2页)与拖泥带水没有关系,而是他始终有种不好的预感,仿佛眼前笼罩着一层挥之不散的雾气,雾气深处藏着的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未来。
这才是顾濯憔悴的真正原因。
不是沮丧,并非难过,而是心神尽数沉溺其中,仍旧不得其解的缘故。
想着这些事情,轻舟已过万重山。
夜色下,渡口人烟寂寥,灯火自然稀疏。
此时无雨,不与前年景色同。
走在夜风中,顾濯随意寻了一家店,简单应付了顿晚饭。
然后他不走城门,翻过城墙,沿着旧记忆,开始登山,
时值夏末,山间夜路已然开始泛起凉意,为野树林所笼罩的无光道路很有幽冷的感觉,但却让顾濯走的格外舒服。
山道旁散落着为数不少的庙宇,灯火透过枝叶落入眼中,那一个个头颅被照得油光发亮,格外惹人目光。
不时有解经声被夜风送入顾濯耳中,那是僧人们的晚课内容。
与之相比起来,道旁坐落着那几间道观早已破落不堪,寥无人烟。
直到夜色深至黎明前,顾濯才是去到那座古殿前。
殿前有钟。
古钟依旧无人敲响,钟身上的锈迹堆迭成斑,在星光的映照下几分丑陋。
顾濯从旁走过,推开殿门,正准备直入殿后露台的时候,忽然间停下了脚步。
一道声音落入他的耳中。
“不用怀疑谁。”
裴今歌自夜色中缓步走出,借门外洒落的星光望向顾濯,淡漠说道:“长逾没有背叛你,只是他着实太过忠诚,不曾忘记给盈虚祭奠才会被我发现这里。”
顾濯道了一声好久不见。
然后他没有问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等我,也没有问为什么你认为能在这里等到我。
事情已经成为事实,再问对方是怎样做出这种决断,除去浪费时间以外没有意义。
裴今歌说道:“有很多人在找你。”
顾濯嗯了一声。
两人往殿后露台走去。
裴今歌的声音淡漠如水。
“在过来这里的路上,我已经杀了数十人,有无忧山的也有禅宗的和尚,还有几个李家的人,就连天命教里也出了几个叛徒。”
“辛苦。”
顾濯很是诚恳。
裴今歌漫不经心说道:“黎明总归是要来的,太阳不可能永远被云层掩盖,你总归是要被人找到的。”
顾濯说道:“在那之前,或许事情已经尘埃落定。”
言语间,两人已然行至殿后。
黎明前的夜色还是那般深,浓的化不开。
“你会怎么做?”裴今歌问道。
顾濯没有回答,偏过头望向她的眼睛,静静看着。
一抹杀意映入他的心湖之上。
裴今歌眼神始终平静,没有任何的变化,说道:“我的确是在思考要不要杀死你,但我不会这样做,因为这不是我该做的决定。”
顾濯很喜欢这样的直接,说道:“谁能做这个决定?”
“你是长公主殿下的师弟。”
话至此处,裴今歌话锋骤转:“我不希望在这里看到你的出现。”
顾濯收回视线,望向夜色下的远山,说道:“所以这是你对我抱有杀意的缘故。”
裴今歌平静说道:“天命教近些天来很热闹,我替你收了不止一封信,信上写的都是同一件事。”
顾濯说道:“邀请我复仇。”
“嗯。”
裴今歌继续说道:“这也是天命教上下一致的想法。”
顾濯想了想,摇头说道:“很多人不见得真是这么想,但他们必须要表现出自己这样想,因为这是天命教存在的意义。”
裴今歌问道:“那你的想法呢?”
盈虚与大秦为敌近百年,天命教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死,这是毋庸置疑的血海深仇。
谁也无法遗忘这段真实的过往,便也找不出置身事外的道理。
如果有人非要这么做,那就是逆流行舟。
那么,当这个人是天命教的教主时,结局不言而喻。
天命教极有可能因此而直接崩塌。
顾濯静静地看着她,说道:“你可以不必询问我的意见。”
伴随着时间流逝,天命教都已习惯裴今歌的存在,认为她的一切举动都是顾濯的意志。
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无法阻止她让天命教沦为虚无。
“是的。”
裴今歌看着顾濯的眼睛,神情平静说道:“按照立场,我就不该站在这里等你,更不应该问这么一句话。”
片刻安静后,她偏过头望向漆黑无光的夜空,面无表情说道:“但你不仅是我的盟友,还是我的朋友,而我不习惯背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