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证圣四十年的雪
第八十三章 证圣四十年的雪 (第2/2页)宫中传出旨意,即将召开大朝议,为近来烦嚣不止的夏祭之争定下最终的结果。
时间就在冬至的那天。
活在此时的人们已然提前知晓,这将会是留在史书上长编大论的重要一天。
……
……
与世人想象当中不同,皇后娘娘的心情无半点凝重,很是轻快。
就像过往数十年来背负的包袱在今天被尽数卸下。
走出御书房,穿过秋风吹过的长廊,行至景海。
她与皇帝陛下并肩而坐,声音温柔地说了几句话,话里都是旧日的回忆。
都是数十年前的往事。
如今早已无人胆敢记起。
皇帝陛下静静听着,不时轻声回应,但话始终不多。
话的最后,娘娘敛去唇角笑意,说道:“其实我还有很多话想说,但那些理应是到尘埃落定时再说,希望还有这样的机会吧。”
皇帝陛下偏过头看着她,想着很多年以前的初次相遇,想着曾经少女的她有过的那些夙愿,想着她进宫的根本原因,平静说道:“好。”
皇后娘娘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候,一句话落入她的耳中。
“挽衣如今在何处?”
“去年出关以后,在世间各地游历至今,现在正往神都来。”
“劝不住?”
“她本就是极有脾气的姑娘,要不然前些年也不会执意一个人在望京吃苦。”
“等她到了神都,来一趟景海。”
“好。”
……
……
伴随着神都那份的旨意传向人间,今年的秋天似是在这忽然间变得无比漫长,许多人眼里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度日如年。
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无人得以置身事外般从容。
唯有顾濯是例外。
坐在食肆二楼的窗边,听着似火锅沸腾后吵闹的议政声音,他的面前又是一位故人。
这是位于中原腹地的某座城池,与朝天剑阙相距约莫三百余里,称不上繁华,故而坐在他面前的是陈迟。
朝天剑阙在这场盛事中的立场让很多人意外,是与易水如出一辙的中立,天都峰如今正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
连带着像陈迟这样被派遣在外的弟子处境都变得微妙。
“坦白说……”
陈迟饮了一杯酒,借着醉意,低声说道:“掌门真人应该很快就要撑不住了。”
顾濯说道:“不奇怪。”
陈迟转过头望向阴霾天空,感慨说道:“然后我就得被派去对付巡天司了。”
顾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陈迟往后靠在椅背上,自嘲说道:“与往日的同僚相互残杀。”
接连递进的三句话,十分清楚地叙说了他当下的情绪,便是发愁。
“真挺奇怪的,认识你之前我再怎么也算是一位年轻俊杰,结果现在莫名其妙沦落到这种境地里,何止是惨一个字。”
陈迟的声音里满是唏嘘。
顾濯叹了口气,说道:“我每次见你的时候,你也总是在向我诉苦,若是旧苦我还可以嫌弃你,偏偏都是新愁。”
听着这话,陈迟有些恼火,翻了个白眼。
“这又不是我想的。”
他不愿深谈,转而问道:“所以你特意过来寻我是为什么?都这种时候了,我可不相信你是真的无事路过来看望我。”
顾濯平静说道:“如果你接下来避无可避要去神都,替我做一件事。”
陈迟怔了怔,眉头旋即皱起,说道:“这事我没法立刻答应你。”
顾濯没有说话。
一封信被他从衣袖里取出,递了出去。
陈迟面无表情,朝着顾濯翻了个白眼,讥讽说道:“你真是把我当邮差用了啊?”
话是这么说,他却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封信。
“是给林挽衣的吧?”
“那就行。”
“我就猜到是这么回事……不是,你为什么找我送信,别人不行吗?”
“很遗憾,我现在没有人能用了。”
“啧啧,结果是我把你当朋友,你把我当工具吗?”
“这话我可没说过。”
很随意的几句话,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愉快起来,不再那般压抑难受。
陈迟举杯再三饮酒,直至醉意涌上两脸,眼里的人与物渐渐模糊。
隐约之间,他似是在这人间听到呜咽如哭的悲鸣,下意识循着声音望了过去。
原来那是窗外的世界。
天穹染上暮色,云层沉凝如山。
风雪已至。
证圣四十年的第一场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