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佞邪内斗
第一百零九章佞邪内斗 (第1/2页)“先是颜公选大破张燕,后是张儁乂击破郦嵩。父亲大军未用,便有捷报传来,儿恭贺父亲!”
大帐中,袁尚冲着马扎上的袁绍作揖,说道:“今父亲率大军出征张虞,必能大破并军,降服山西二州。”
“三弟,今在大军之中,父为大军主帅,你我需以职务称谓父亲,故可以明公或君帅称之。”袁谭不满袁尚拍马屁,遂出声呵斥道。
“诺!”袁尚委屈而应。
见状,因偏爱幼子,袁绍说道:“今帐中无闲人,你我父子三人在此,何须事事依礼?”
“诺!”
有了袁绍这句话,袁谭心情转瞬不爽。他年轻随行袁绍身边,袁绍可是严格教育他,而今宠爱小弟便无视旧言,让袁谭心理多有不平衡。
在父子谈话时,逢纪与许攸在营中闲聊。
“辛评一向与大公子交好,而今辛评随军立有功绩,恐会令大公子得意!”逢纪说道。
许攸摇了摇头,说道:“大公子坐镇青州,帐下文武众多,军中众人皆以为长。欲让三公子为嗣子,将决于明公,而非决于辛评。”
说着,许攸意味深长,说道:“田丰多谋善智,昔破公孙瓒,明公多用田丰之策。而今张郃破郦嵩、颜良败张燕,实乃田丰之计。公取幽州之策,若是不能成,恐会令明公失望,往后恐亲田丰而薄元图。”
袁绍帐下众谋士矛盾重重,许攸与逢纪追随袁绍至渤海起兵,是为肱骨老臣,然二人中许攸自恃结识袁绍多年,与其有亲友关系,故常傲于众人。
之前因许攸自视甚高,与逢纪仅有同僚之情。但随着田丰、沮授、审配等冀州籍贯文士被袁绍所重用,如沮授握有兵权,亦或是田丰因献计破公孙瓒有功,许攸的话语权一降再降,不得不与逢纪抱团取暖。
而逢纪为袁绍入主冀州献有计策,本以为能得到袁绍重赏,但反被归降的冀州籍贯文士压了一头,沮授都督三军,田丰为冀州二把手,这让逢纪开始怨恨抢了他位置的冀州诸士。于是逢纪为了表现自己,处处与沮授、田丰作对,以来证明自己比二人出众。
故田丰建议不能打幽州,逢纪便制定打幽州的计策。沮授偏好久守取胜,逢纪便建议不要龟缩。因此袁绍帐下谋士的恩怨,很多是来自于新旧之间的政治利益冲突,从政治利益冲突衍生到个人恩怨,再到所谓的政见冲突。
新旧之间的政治冲突,张虞则是早早有所顾忌,因此分配政治利益上会多倾向于旧人。即便因才能问题,不能身处高位,张虞也会用钱粮或爵位笼络,尽量避免出现恶劣的派系之争。
如庾嶷作为追随张虞多年的元老,今不具备国士之才,张虞干脆让他负责盐铁官营,属于是独立的部门一把手。
逢纪蹙眉说道:“田丰献计建功,为之奈何?”
许攸笑道:“公图自诩多谋不下田丰,如不能以功绩胜之,何不如从明公下手。如明公宠三公子,而将长公子过继于亡兄。”
袁绍名声之好,除了士人为他吹捧,更是他用行动做出来。如袁绍故兄无子病故,他将长子袁谭直接过继给亡兄,这让不少人为之赞赏。
当然了,长子过继于亡兄虽帮助袁绍得到名声,但却让袁谭从小心理不平衡,深感自己不受袁绍重视,为此埋下夺嫡之风险。
逢纪若有所思,说道:“子远之意,我今知矣!”
“善!”
逢、许二人通了下气,遂至大帐拜见袁绍。
“明公,逢纪、许攸在外求见!”
“传!”
“仆拜见明公,恭贺明公初战告捷!”二人异口同声,说道。
“哈哈!”
袁绍摆了摆手,笑道:“先锋小胜,不值一提,待破了蒲吾,断并、幽二州联络再庆贺不迟。”
说着,袁绍见田丰没到,玩笑道:“献策功臣何在?”
逢纪心有所感,不动声色说道:“禀明公,田君知张将军破郦嵩,颜将军重围蒲吾,遂拍手大笑,为明公用他计策破敌而喜。时兵卒同为明公取胜而喜,为田君献计有功而笑。”
跟随袁绍近十年,逢纪已知袁绍内忌外宽的心性。今逢纪无需污蔑田丰,只要抓住袁绍的心情,用朴素无华的话语便能直戳袁绍心窝,令其心生不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