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多谋寡决,难救幽州
第一百二十五章多谋寡决,难救幽州 (第1/2页)八月,袁军大营。
营外,许攸闲来无事,正叮嘱即将归家的随从。
“近来军中粮草渐缺,明公将让审配回信都督办军粮,你回府上告诫家小安分些,莫要让审配逮住。”许攸警告道。
随从说道:“家主深受明公器重,为元老之臣,审配怎敢治罪我许氏。”
许攸叹了口气,说道:“审配与我不和,其性烈直,若知我所为,必会治罪于我。况明公用审配督粮,今他若以整肃风纪为由,治罪我许氏,明公怎会怪罪于他?故你回府之后,务必让家小安分,而审配应会不咎旧事。”
袁绍让审配回信都督办军粮,除了依仗审配天性刚直外,更是有看重审氏在冀州大族身份。毕竟对峙至当下,凭府库之粮不足以支撑,需要调动大族出力。
得知审配回信都,出于二人之间的矛盾,许攸不得不让随从回府,告诫众人谨言慎行,暂时收敛行迹,莫要惹到审配。
“仆必将家主原话回禀夫人!”
见许攸语重心长告诫,随从拱手而应。
待随从骑马离开后,许攸在回营的路上,却遇见信骑从他身旁奔驰而过,至营门方才停下,边向门卫核验身份,边和众人谈论捷报。
见状,许攸顿生好奇,连忙上前唤住。
“今可是有捷报传来?”许攸问道。
信骑认得许攸,笑道:“回许先生话,方得信都捷报,公孙瓒先下涿郡,蹋顿击败鲜于辅大军,而今二人汇合于广阳郡,两军重围刘和于蓟县,幽州或不日将被我军所有。”
“哦?”
许攸大为欣喜,再次确认说道:“军情可会有假?”
“不敢作假!”
信骑递上信件,说道:“公孙瓒亲笔书信于此,仆本欲上呈于明公。”
许攸检查一番,见信不似作伪,大喜说道:“你且先行休息,如此军情大事,还是由我亲禀为好。若情报核验无误,我将向明公表你功绩。”
“诺!”
说着,许攸脚步匆匆,便赶往大帐。
大帐内,袁绍坐于榻上,与左右文武议事。
许攸行至帐口,见袁绍正在议事,顾不上礼节,未经通报便急闯入帐。
“明公,明公。好消息,好消息啊!”许攸满脸笑容,边走边朝袁绍拱手。
帐中众人见许攸如此喜悦,皆不由为之一愣。
袁绍伸手阻止了孟岱的发言,问道:“有何消息竟让子远如此惊喜?”
许攸止住笑声,说道:“有此消息,明公不日便大破张虞。”
“先生快说!”
闻言,袁绍前倾腰背,露出好奇之色,说道。
见帐中众人与袁绍一齐看向他,许攸心中得意至极,说道:“攸刚在营门得信骑捷报,其言公孙瓒已下涿郡,而蹋顿也已击败鲜于辅,二人合军围困蓟县,今幽州形势大利于我军。”
此言一出,帐中众人无不交头接耳,议论幽州之军情。其中袁绍拍膝而笑,而逢纪则是捋须自矜。
顿了顿,许攸向袁绍拱手,献计说道:“明公,幽州刘和危急,张虞断不会视若无睹,而会遣援兵北上,或是急与明公速战。故以攸之见,趁河东、河内空虚之际,明公不妨命二公子率兖州之兵,先伐河内,以开入山西之道。”
“伐河内?”
袁绍微微蹙眉,问道:“今幽州生变,敌在赵魏,怎能忽出兵马取河内乎?”
许攸神情得意,说道:“明公有所不知,河内北临上党,西通河东。当下幽州动荡,张虞必会分心于北,故两河必然空虚。如遣一军先取河内,进能威震河东,退能北望上党。明公牵制张虞大军,两军如能横扫南北,则山西一战可下也!”
许攸的计策不能不说精妙,直接抓到张虞的命门。
之前幽州未有动荡,张虞通过斩破文丑、颜良二役,渐渐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河内如受袁绍进攻,张虞尚能分兵抵御。但今幽州危急,张虞为了避免幽州被袁氏所夺,要不分兵北上支援,要么先击破袁绍。
而许攸之策便是让袁绍牵制张虞大军,并趁张虞分心幽州之时,让袁熙突袭空虚的河内郡。如果能攻克河内郡,张虞的老巢河东郡,以及粮草囤积之地上党皆会受到威胁,彼时的张虞将自顾不暇,迟早败于袁绍之手。
袁绍捋须而思,看向左右文武,问道:“子远之策何如?”
“不妥!”
沮授说道:“明公,兖州初下,南有张邈、吕布,今二公子若抽兵西进河内,东郡恐会被吕布所取。况河内为山西门户,张虞多有防备,故张杨在任时,广修坞堡,以为据兵之用。故以授之见,明公不应命二公子出兵。”
说着,沮授沉吟少许,说道:“今欲击败张虞,以仆之见,明公不如静候幽州局势,并令兵马闭营紧守,以待张虞急于求战之际出兵,彼时一战能胜,山西可望矣!”
“迂腐之见!”
许攸冷笑了声,说道:“今有良机而不取,而是欲待张虞势急而用兵,其中若生惊变,岂不错失良机。”
沮授瞄了眼许攸,语气平缓,说道:“用兵当持稳,君计甚急。今幽州形势大利我军,明公徐徐用兵便能取胜,何须急于求成。况山西兵马精锐,以寡兵而争河内,其之胜负难料。”
许攸讥讽说道:“张虞大军在赵,又分心于幽州,何来兵马救河内。若张虞有众兵,岂会与我军对峙。”
沮授淡淡说道:“张虞据寝水而守,数月以来广筑营垒,今抽数千精锐难乎?”
袁绍看向逢纪,问道:“破幽州之策,是为元图所献,今君有何高见?”
逢纪面露自豪之色,说道:“禀明公,公孙、蹋顿重围蓟县,料无数月围困不能破。我今恐张虞知蓟县受围,将会遣援兵北上。故以纪之拙见,明公可命人向张虞搦战,并遣人知会蹋顿,沿途阻击敌军。”
“援军不能达,明公散布谣言可乱并军。事急之下,张虞或会撤军,彼时明公遣兵追击,则能大胜张虞。而后北安幽州,西讨上党,则能平山西尔!”
三人计策各有不同,这让袁绍再次犯难,不知如何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