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破河北之策,选良将之难
第一百二十六章破河北之策,选良将之难 (第2/2页)“禀君侯,四将已在帐外候命。”赵咨说道。
“先让郦嵩入帐!”
“诺!”
见状,郭嘉有意避让,拱手说道:“君侯,嘉身心疲惫,今请退下歇息。”
“不必了!”
张虞笑道:“奉孝既是千里投效,其心之真诚,我岂能不知?往后诸子共事,早晚相见,何不如今时便共议军事?”
“君可与公则同坐,暂听出兵军事!”
“多谢君侯!”
少许,在侍从的引路下,郦嵩趋步至帐中,向张虞作揖而拜。
张虞神情和善,说道:“伯松可知幽州形势?”
“略有耳闻!”
郦嵩说道:“君侯此番召嵩前来,莫非欲令某领兵解围?”
“然也!”
见郦嵩说话直白,张虞也不掩饰,说道:“我今召君与文远、伯宁、公明四将,便是欲选良将统兵前往解围。不知伯松可有见解?”
郦嵩拱了下手,迟疑说道:“幽州形势危急,道路艰难险远,嵩无略能解此围,君侯恐需另择他人出任主将。”
张虞眉头微蹙,反问道:“昔伯松以虚张声势之策,吓退袁绍兵马,解上党之困。而今为何不能受命解蓟县之困,莫非因兵败青山口而有所迟疑之故?”
“非也!”
郦嵩如实说道:“昔退袁绍之军,非袁绍畏嵩,而是畏君侯兵至。今北援幽州,非智勇之将不能胜任,而某小智难担大任。为君侯大事计,嵩不敢莽撞领兵。”
“善!”
见郦嵩有自知之明,张虞大为欣喜,问道:“那以君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
郦嵩沉吟少许,说道:“满宠果敢多计,张辽剽悍兼略,徐晃勇而严整,皆能担此重任。然如遇生死之事,徐晃不及张辽、满宠;临阵而用兵,满宠不及张辽、徐晃;性厚能容众人,张辽不及满宠、徐晃。是故君侯不如召之以问破敌之策,如此方能知何人可为大将。”
“好!”
“先让徐晃入帐,再召满宠,再传张辽。”
“诺!”
很快,徐晃趋步入内,向张虞施礼。
张虞先与徐晃寒暄一番,再问道:“今幽州生变,公明以为能解否?”
徐晃沉吟良久,说道:“蓟县距此上千里,道路险远,刘和困守蓟县,敌军兵众。若援军兵少,不仅难以解围,更易遭败,故欲解蓟县之围难矣!”
顿了顿,徐晃语气凛然,说道:“若无人敢领重任,晃愿受命前往,竭尽全力,为君侯解幽州之困。”
张虞神情不动,仅是眼睛微眯了下,对徐晃的回答有满意的地方,亦有不满意的地方。
“公明之意,我已知之!”
张虞说道:“君可与伯松共坐,容我稍后点将!”
“诺!”
接着,满宠神情严肃入帐,依礼向张虞行礼。
“伯宁先使计斩颜良,解蒲吾之围;再献策于上,斩文丑以威袁军。”张虞先是夸奖了一番,问道:“刘和被困蓟县,我今欲遣援军北上,不知卿可有方略?”
满宠沉吟许久,看了眼侧席上的众文武,遂说道:“禀君侯,解围之要在于趁人不备,蓟县路途遥远,欲令敌不知动静,兵马潜行深出,而后趁敌不备方能击之。然今道远险狭,易被敌军探查,需潜行深谷,以至幽州境内。”
“至于破敌之策?”
满宠摇了摇头,说道:“此行既是趁敌不备,故需临机而变,事先预料之策多是难成。”
见满宠有破敌之策,张虞心中出了口气,神情略有放缓,问道:“伯宁以为能救幽州?今可愿领兵前往否?”
“非能救幽州,而是必救幽州。”
满宠沉声说道:“乌桓深入我境,我军被袁绍所牵制,必不能料我军行踪。今正值用人之际,宠愿领兵解之。然幽州兵事复杂,敌寇勇猛善骑,凭宠一人恐是不足以解围。故君侯看是否有适宜大将,而宠愿率兵辅之。”
满宠虽初有方法解围,但他却也有不足的地方,即乌桓、公孙皆以骑兵为长,而他不善用骑。与之对决时,满宠顾忌自己会吃亏。
张虞明白满宠内心的顾虑,说道:“伯宁稍坐!”
“遵命!”
满宠受领军命,与郦嵩、徐晃并坐于席上,三人静默无言,欲观张辽有何表现。
“让文远入帐策对!”
或许是对张辽有所期待,张虞喝了口水,稍微收拾了下心情,便吩咐道。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