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袁绍假有雄兵百万,无能为也,我必有河北
第一百三十八章袁绍假有雄兵百万,无能为也,我必有河北 (第1/2页)十月二十三日,四更(3:00)。
大雨来得快,走得也是快。仅下了一个时辰,乌云便已是消退,露出那满天的繁星。
一队骑兵打着袁军的旗号,策马向三十五里外的信都急驰。而在骑军之后,则是一支更加庞大的军队悄然而行。
“吁!”
“君侯,徐将军兵马离信都仅有二十里,今是否突袭信都,还是令军士稍作休息。”赵云勒住军马,禀报道。
张虞看了眼漆黑的天色,问道:“今下几时?”
“狗盗之时!”赵云答道。
四更为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之间,属于是天亮前的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因此贼人常在四更之时作乱,故常用‘狗盗’指四更。而因四更的时间段属于丑时,同时可用‘鸡鸣’称之。
张虞看向许攸,问道:“子远久在信都,今有何见?”
许攸考虑了下,拱手说道:“君侯,信都为州治久矣,又经历袁绍修缮,城池险峻,外有高墙,内有宫城,不宜强行破城。袁绍帐下将校多有放肆,今可让徐将军前至信都城下,看能否骗开城门。”
“好!”
张虞鞭指从骑,说道:“快去传令于徐晃,让他以赵睿之名诈城。”
“遵命!”
从骑扬鞭策马,很快就消失于黑夜中。
少许,徐晃收到张虞的军令后,率从骑百人便往信都而去。
路旁建有木制哨楼,今虽无哨兵守卫,但却有高挑灯笼一盏。徐晃率骑行于大道上,很快便被城楼上疲倦不堪的袁兵瞧见。
然瞧见归瞧见,城楼上的袁兵并未有大反应。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并军正在前线与袁绍对峙,今敢光明正大让他们瞧见,并抵近城下,不是自家兵马,还会是何方兵马?
待徐晃兵马走近,袁兵探出脑袋,大声问道:“何部兵马?”
徐晃一身袁将模样打扮,向从骑使了下眼色,让他上前答话。
从骑胆气过人,脸不红,气不喘,驱马上前几步,抬头望着楼上袁军,镇静自若答道:“我乃赵睿将军部下,今奉魏公之令北上易京,支援公孙瓒。星夜赶路,忽逢大雨,雨水湿身,望求能入城中歇脚。”
军曲侯打着哈欠,不想理会城下之人,示意之前问话的袁卒继续答话。
“信都为冀州重地,寻常兵马不得入内。”袁卒受意说道。
从骑大为不满,骂道:“星夜兼程赶路,连热水都不能饮,莫欺我青州兵马无人乎?”
袁兵知城下兵马为袁谭所属,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看向了军曲侯。
见情况不妙,军曲侯换了副嘴脸,探头笑道:“非是我等不愿开门,而是审督军有令,深夜之时不得开门。”
徐晃扬起声音,说道:“那便通禀审督军,我部辛苦至此。今夜深风寒,且在雨水之后,兵卒无不受冻挨饥。若是受了风寒,岂不耽搁战事?”
见徐晃执意要入城,军曲侯暗自叫苦,自己怕是没得睡了,无奈之下,只得说道:“劳烦将军奉上军令,好让仆禀报督军。”
“好!”
城楼上吊下木篮,徐晃让人将伪造的军令放入其中。
天色昏暗之下,又有许攸指点细节,军曲侯已是分辨不出真伪,于是将军令原路还于徐晃,而他自己下城楼,向审配通禀情况。
几经辗转,已是入睡的审配被侄子审荣强行叫醒。得知经过的审配,眉头不由微皱。
“明公既遣兵马北上支援公孙瓒,怎无消息传来?”审配自语说道。
审荣不疑有假,说道:“或许是事发突然,明公来不及告知叔父。今赵睿既奉明公军令,若不让他们入驻城内,恐会惹大公子不满。”
“依常理而言,兵马少有于深夜赶路,并在天明前休整之事。”
审配考虑良久,始终想不到张虞竟敢大胆突袭信都,最终说道:“你既负责西门看守,那便依照你之意见。”
自审配成为信都的主事,侄子审荣便被提拔为城门校尉。
“叔父好生休息!”
见叔父采纳自己意见,审荣欣喜而退。
走了几步,在审荣即将出屋时,审配心中顿有隐隐不安之感,忍不住出声喊住了侄子。
“且慢!”
“叔父!”
审配迟疑了下,说道:“言城中狭隘,入城有所不便。让他们暂居城外,你为赵睿所部提供酒水、肉食便可。”
“叔父是为何意?”见审配前后言行不一,审荣疑惑问道。
“青州兵马军纪难知,若是将他们放入城中,恐会滋生骚乱,还是留在城外好。”审配说道:“况他们休整一番便走,何须再开门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