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兵下信都,高览乞降
第一百四十章兵下信都,高览乞降 (第1/2页)天色渐晚,晚霞渲染天际,信都城外。
五千并军兵马横列于道上,晚风吹拂而过,旌旗猎猎而作响。远而观之,黑压压一片,杀气凛然,人马雄壮。
“报!”
候骑奔驰而来,禀告道:“高览兵马距此仅有二十里!”
徐晃看向赵云,说道:“有劳子龙了!”
赵云点了下头,向许攸拱手,说道:“许君可出发否?”
“可!”
许攸心中虽不情愿,但今却不敢拒绝。
少许,便见赵云率数骑,打着令旗,护着许攸前行,众皆白身,仅配环刀。
在十余里外,却见高览正指挥骑兵列阵,并率军缓缓先行。与赵云对向而行,未过多久,得见袁军时,赵云遣骑通报,言许攸求见高览。
“许攸要见我?”
高览神情微变,反问道。
“正是!”
副将马延说道:“据前方探马来报,信都城楼尽树张旗,另有大军列阵于城外,人马雄壮,是为山西精兵。”
说着,马延低声提醒道:“将军,许攸叛逃张虞,今来与将军会面,恐是欲劝降将军。”
高览手搭在缰绳,心中多有犹豫,说道:“今信都沦陷,你我率兵至此,不如先见许攸,问候家眷安危状况。”
见高览意在问候家眷安危,马延点头说道:“那将军速去速回。”
“善!”
夜色渐起,高览带一亲信策马上前,距许攸十步方止。
“我与许先生少有关系,今先生邀我出面,不知所为何事?”高览大声问道。
许攸笑了笑,说道:“将军有兵略之才,是为河北名将,然袁绍不能重用。今审配授首,信都被大将军所取,河北诸郡不日将降。袁绍大势已去,将军何必为袁绍赴死?”
高览眼睛微眯,问道:“袁公待你不薄,你怎能背弃袁公?”
许攸冷哼了声,说道:“我今归降大将军,非是我之情愿,而是被袁绍所迫。我追随袁绍有十载,助他入主冀州,席卷四州。然他先是重用审配、沮授、田丰等僚,仅授荣职于我。后又重用审配,将我妻儿家小下狱,欲问罪于我。”
“试问高将军,袁绍待我恩重否?”
说着,许攸朝东拱手,说道:“若非大将军突袭信都,救我家小于监狱,我今妻儿恐已亡于审配之手。为人之父,不能保存骨肉,高将军何来袁绍待我不薄之语!”
本以为是许攸无故叛逃,然没想到其中竟有这一番密情,高览顿时语塞。
许攸趁势继续说道:“袁绍多谋寡断,性情薄凉,田丰追随他多年,献计屡破公孙,然今却将田丰下狱。今袁绍大势已去,虽据有海滨之地,然他分封诸子,偏爱小儿,早晚生乱。将军家眷在信都,何不献军归降,以得大将军器重。”
高览可非袁绍死忠分子,今听许攸的一番话,心中顿生犹豫。
毕竟在他眼里,张虞攻克信都,不仅他的家眷被张虞所得,连袁绍及其子嗣的妻儿都被张虞所获。除去这些内容,整体战场形势上张虞也一致占优,可以说压着袁绍打。
或许张虞真能一统天下!
在高览思考之时,赵云忽然开口,说道:“君择臣,臣亦择君。大将军入主信都,秋毫无犯,将军家母在堂,大将军亲自登门拜会,以安抚君母惶恐之心。”
高览注意力被赵云吸引,见赵云器宇不凡,说道:“劳君代我多谢大将军!”
赵云从怀里取出信件,上前交于高览,笑道:“拜谢之时,何必劳人代行。”
“将军之名响彻河北,大将军多有赞赏将军,故今特命我与许先生劝降将军。”
高览打开巾帛,见上面内容是为自家老母所写,信中尽述思念之情,及言并军秋毫无犯,张虞礼待于她之事,并劝高览识势而为。
有了这封书信,高览犹豫的心,终于倒向张虞。
收起书信,高览向许攸、赵云二人拱手,吐气说道:“袁公~绍性情多变,优柔寡断,遇事迟缓,非能与之共同大计。张公行事雷厉,兵略如鬼神,性情豁达,盖如高、世二祖,览钦佩至极。今张公不弃览粗鄙,某愿率兵归降大将军。”
许攸有意开口抚慰,然见赵云先行上前安抚,心中由是不快。
高览回军之后,与马延及部将言语一番,众人皆忧家眷安危,于是听从高览之言,一齐率三千骑兵归降张虞。
天已入夜,高览与诸将行至阵前,见并军步卒分左右列阵,让出一条百步通道,左右虎士持矛披甲,举火竖旗。顺道而望,却见张虞与诸将立于尽头,等候高览与诸将的上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