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隋朝的棋局 > 第三百九十六章 运河方案

第三百九十六章 运河方案

第三百九十六章 运河方案 (第1/2页)

次日一早,国王尉迟乌苏毗和王子尉迟跋质又一次来拜访萧夏。
  
  他给萧夏带来了数十箱美玉作为礼物,又带来一只小箱子,是他们珍藏的极品,献给大隋皇帝。
  
  萧夏饶有兴致打开给天子的小箱子,里面是五块美玉,红、黄、白、黑、绿,红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似漆墨、绿如春草。
  
  还真是极品美玉,萧夏合上箱子笑道:“相信天子和皇后一定喜欢!”
  
  尉迟乌苏毗又道:“于阗国很愿意成为大隋的属国,我们会年年朝觐,如果隋朝愿意驻军,我们也不反对,但希望人数不要太多,小国国力微薄,难以承担太多军队的给养。”
  
  对方居然主动提出替自己解决军队给养,萧夏当然求之不得,一般隋军都是自己负担给养,不过萧夏也明白,只是隋军这样做,像吐谷浑等其他驻军,都是要求对方负担给养。
  
  所以对方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萧夏也不说破,便微微笑道:“军队当然不会太多,八百人左右,我们还会在于阗国设立一个都护府官衙,负责管理士兵,负责和于阗、龟兹、姑墨、莎车、疏勒等等西域各国通商,以及负责和朝廷联络,如果于阗国需要大隋帮助,也可以直接找都护府。”
  
  尉迟乌苏毗并不懂隋朝的规矩,一旦设立官府,那么于阗就会并入大隋的版图,当然,这并不影响于阗国的统治,这是一种广义上的版图,和鄯善郡、且末郡等狭义上的版图不是一回事。
  
  尉迟乌苏毗又指指王子尉迟跋质道:“我的王子想去长安学习绘画,他会带一批贵族少年跟随殿下去长安,学习汉语和文化制度。”
  
  萧夏欣然道:“欢迎去长安!”
  
  又休息了一天,第三天隋军出发了,萧夏将提拔苗少凌为中郎将,命他率八百骑兵留驻在于阗国,为期是两年。
  
  萧夏军队出发了,他们的骆驼满载着粮食和水,还有从于阗国换来的金砂、宝石和美玉,当然数量不会很多,占用不了多少骆驼。
  
  萧夏自己也收获颇丰,他得到美玉满载了三十头骆驼,更重要是他得到了袁守诚的消息,袁守诚并没有死在昆仑山,得道后又重返人间。
  
  广智大师带着数百名汉人和隋军依依惜别,于阗早已是他们的家园,他们无法舍弃家园返回祖先的故土,何况现在还有隋军在于阗驻扎,他们心中更有了安全感。
  
  两千余骑兵踏上了漫漫归途,他们至少要长途跋涉三个月才能返回凉州。
  
  ………..
  
  长安,萧夏率大军彻底灭亡吐谷浑的消息已传到长安,长安满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朝野更是欢欣鼓舞。
  
  随着李景率领大军返回朝廷,带回来大量物资,包括数百万头杂畜,数百万张羊皮,还有其他大量物资,光盐就有数十万石。
  
  吐谷浑积累了数百年的财富全部被隋朝得到了。
  
  虽然萧夏把金银绸缎和铜钱布匹都分给了将士,朝廷没有得到,让朝廷略略有些不满,但另一方面,朝廷也同样节省了大量赏赐,其实最终是一回事。
  
  但唯一不同是奖赏人不同,朝廷赏赐是朝廷得军心,萧夏赏赐是萧夏得了军心。
  
  不过看在萧夏开疆拓土的份上,天子杨广也不追究了。
  
  另外,朝廷还得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盐产地,吐谷浑盐湖产量大,品质上佳,成本低廉,不用耗用木材煮盐和提纯。
  
  朝廷立刻决定设立河源、西海、且末和鄯善四郡,并派出了郡县官员以及牧监和盐监。
  
  这场灭吐谷浑之战使大隋的版图增加三成,天子杨广龙颜大悦,改封萧夏为晋王,继承了他的王位,食邑五千户。
  
  除了西线大胜外,这段时间朝廷还在讨论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开凿运河。
  
  御书房内,杨广和几名相国讨论开凿大运河方案一事,开凿大运河是宇文述的建议,既然决定迁都洛阳,那么开凿大运河就成了当务之急,将江南粮食运到洛阳。
  
  太子杨昭道:“父皇,如果重新开凿运河实在是工程量太大,占用太多耕地,而且旷日持久,儿臣建议不如像先帝开凿邗沟那样,利用前朝开凿的河渠,比如疏浚汴渠和阳渠就能成为通济渠,然后再疏浚江南运河,这样,洛阳到江南的运河两三年内就能完工。”
  
  太子杨昭在开凿运河上做了充足的功课,之前宇文述建议开凿一条全新的运河,宽达十丈,规模宏大,并动员五百万民工进行开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