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分离
第179章 分离 (第1/2页)————一月后、宣威城
周宜修身死,重明宗辖内修士缟素丧期只得三日,但对于宗内弟子而言,却有足足三月之久。
不过过后如周宜修这般值钱的长老,定也是越来越少。
加之这老儿生前除了稼植之外,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提携后辈。认真算下来,其每岁得来的大半资粮,除了拿出部分补贴儿女、弟子之外,却也无有几个碎灵子是用在了自己身上。
是以这康大掌门此番定这规矩,众弟子却也钦服,无有多少人有所怨言。
康昌懿右臂上头白绢未取,正骑着一头灵驹,独行在宣威城的大道上头。他自去了山北道,继续随储嫣然修行过后,却是已有些日子未再来这座大邑。
认真说来,便是将重明宗上下都认真捋过一遍,却也是只有他于此修行最久。便连当年携着妻儿来此学艺的袁晋,在此停留时候,也都要比他短上不少。
不过比起从前,康昌懿康大掌门长子,而今在这座大邑的身份却有不同。
进城前那关丞尽显谀色暂且不提,便连其从前结交的许多朋友,今番路上寒暄时候,却也要变得谄媚许多。
他自晓得这是人之常情,却也未有多想,拒绝过一个又一个诚心所请过后,便就催着坐骑一路行到了鲁工派的店门口。
这座元婴大派从前在牛家主持此城时候,便就开设了分号,这番秦国公府迁徙时候也未随之一道迁到山北凤鸣州,确是成了如今宣威城有数的门面之一,自是受了重明宗的不少优待。
康昌懿甚至还都有印象,便连这鲁工派门店常驻的中年掌柜,也是从未换过。似乎这宣威城即便是数易其主,却也与他无有半颗碎灵子的关系。
不过这门口侍立的俏婢已经换了好些人,却照旧是将要筑基的修为才可胜任。
倒退百年,她们都能算是康昌懿父辈们遥不可及的人物,如今面对着眼前这青年俊彦,却要有意无意地露出来那媚眼如丝、春蚕噬心的痴相来,也是好笑。
康昌懿的亲事已在年前定下,自不会在这时候再惹桃花。
与康昌懿定亲的是费家尚玉堂一名嫡女,依着冰人所言,确是姿容颇佳、仪态大方。
不过其却不比费疏荷还有费南応这嫡亲伯父撑腰、亲父遗物供养。
这女子境况不同,却是因了父辈无能,以致虽为嫡女,在族中却是不受重视,这才想着要靠出阁来换个活法。
毕竟康昌懿身为武宁侯府家的庶长、又是二灵根资质、道途顺遂,便算在京畿地方,勉强也能算得一良配,于那费家女而言,更也称不上是下嫁。
康昌懿自是晓得迎娶此女的弊端,嫁妆寒酸暂且不讲,过后难得妻家助力却是要命。后一点是如何关键,只看康大掌门与费南応这二位侯爷自身经历便就晓得,不消多讲。
不过康昌懿却也晓得事理,毕竟二弟康昌晞与玉昆韩家的婚事,在费疏荷这位孺人贵妇的多加辛苦之下已有眉目,这可是重明康家与天下名门联姻的机会,不晓得费了费疏荷多少心力、搭了多少人情,确是开不得半点玩笑。
而除了他们兄弟二人之外,康大掌门余下诸子都还未显露出出彩之处。可重明康家与颍州费家的关系却也又到了加深的时候,是以这桩婚事落在康昌懿的身上,却也是理所当然。
这与他个人念头关系不大,受了家中资粮栽培,自要以身相报,哪有什么别的道理可讲。
康昌懿躲过了身前一个又一个俏婢投来的秋波,整衣敛容行至那正倚在摇枢、握着玉简研读的中年掌柜身前,作揖拜道:“重明康昌懿,拜见前辈。”
“嗯,”那中年人语气淡淡,伸手在身后柜中划拉一阵,恹恹地眯着眼睛点过一阵,随后才将握持之物一一装进储物袋中、往康昌懿身前一推,淡声言道:
“这五具教练灵傀能拟得自练气一层到筑基巅峰各阶修士实力,是令尊前番于我处定下,道友可要点验一番成色?!”
后者摇了摇头,接过储物袋后只是扫了眼数量,便就恭声言道:“家父是言鲁工派是为当世大宗,哪里会因了这点小生意砸了自家招牌?”
这俊彦青年的奉承话未有令得中年掌柜表情转好一分,他听过之后,却也无有任何动作,只是点了点头,似是康昌懿所言本就如此一般。
他放下了手中玉简,掐算一阵,方才开口言道:“前番令尊只给了半数灵石,不晓得余下数目,道友今日可有带来?”
康昌懿将一沉甸甸的储物袋往前一托,继而言道:“请前辈验一验数目。”
那中年掌柜神识扫也不扫,只是径直收下、落入柜中,随即又捧起玉简研读、懒懒说道:“这倒不必,令尊在左近却也算得个人物。比起他那身金丹修为,却还是其多年攒下来的信誉更显值钱。”
对子赞父是为美誉,康昌懿听过之后,自是要俛首谢过。
不过他谢过之后,却也不急得走,他又窸窸窣窣地在储物袋中掏了一阵,灵光闪过之后,手中便就又多了数部玉简,复又呈于中年掌柜面前。
“这些是道友要售的炼器手札??”
中年掌柜眉眼微抬,显是兴趣不大。不过康昌懿却又适时接道:“家父是言前辈若能看中,稍稍给个合适价钱便好。”
康昌懿能见得中年掌柜本是无有动作意思,是待得前者口中复又提到了康大宝过后,其脸上才又有了几分认真之色。
于此期间,康昌懿眼神都未挪走。只认真地看着那中年掌柜将面前玉简一一阅过、眉宇间生出些厌恶之色过后,方才又听得淡声言道:
“不瞒道友,这些物什在确是某这里卖不上什么价钱,便算有三四部手札算得所谓‘三阶’之物,却也是未得真义的野路子、错漏百出。某这里不收这些,道友还是另寻别处的好。”
“叨扰前辈了。”
“道友言重,尔等替我送送客人。”
言罢了,中年掌柜只是将摇枢一按,便就背过身去、再不说话。
康昌懿却也未再停留,在又避过了挨上来的几团丰满过后,才能辛苦地从宽敞的大门中挤出来。
过后他未有另去别处,径直到了城中重明宗所属案馆,要了间清净静室,依着适才印象将选出来的炼器手札分做两类。
依着康大掌门从前与顾戎那几场交谈中得知,这位鲁工派留驻在宣威城的掌柜似也有些来历,不是寻常器师。
是以康昌懿只靠着其刚才撇下这些手札的动作轻重,便可大略晓得其价值若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