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伐蜀大略
第53章 伐蜀大略 (第1/2页)蒋济乐和和的对着曹真笑道:“果然,你这个做舅舅还不知晓。是夏侯玄生子之后,特意遣人往州府找我通报的,请我将消息带到洛阳。”
曹真点了点头:“可取了名字?明日我遣人去夏侯伯仁的坟茔前祭拜一二。”
“自然取了,唤作夏侯炎。”蒋济道:“据夏侯玄说,他本来是要以宛陵县的宛字取名,其妻王氏以为宛字气度过小了,以其生于南方,取了一个炎字。”
司马懿补了一句:“王家籍贯东海郡郯县,取炎字,或许也有这层意思在。”
曹真想了一想,而后说道:“不论叫什么,此消息果真极好。子通稍后从我这里走了之后,不若晚上再去一下王侍中府上,与其告知一声?”
蒋济作恍然状:“殿下提醒的是,晚些我就过去。”
曹真略略颔首。
夏侯玄是个聪明人,蒋济也是个聪明人。
太和十年之时,二人因丹阳郡铜矿及管理权属之事闹过一通。在曹睿和卫臻的善意提醒之下,夏侯玄很快便明白了与上官结好的道理,随即便亲自从宛陵前往江宁去寻蒋济请罪。
夏侯玄是聪明人,蒋济也是聪明人。两个聪明人都同时欲要结好,事情便水到渠成。
对于蒋济来说,此前由于对夏侯玄的轻视,以刺史之位屡屡侵夺太守权柄,终于被忍无可忍的夏侯玄在其妻王元姬的劝说下上表洛阳,将事情捅到天上去了,充分见识到了皇帝对这个诸曹夏侯三代里最聪颖之人的重视。
他又何必再寻不痛快呢?更何况皇帝把面子、里子都给他了,他更应该知趣。无非是一些工作上的事务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夏侯玄来说,这是皇帝对他的一次政治训练,也算是考验的一种。即便是行军作战,也需要许多审时度势、隐忍和退后,政治上更是要姿态柔和、行事迅捷。
夏侯玄到了江宁之后,蒋济亲至州府门口迎接。二人当着一众官员和士人的面摒弃前嫌,在江宁一时传为佳话。
以致于此番蒋济来到洛阳奔丧,夏侯玄都特意将这个结好曹真和王肃的机会留给了蒋济。
许多时候,地位和官职摆在此处,是不好私下往来的。夏侯玄给了蒋济一次结好王肃的机会,蒋济自然受用。
别看满朝上下许多重臣,封王封公者众,在蒋济看来将来地位最高的,或许正是这个爵位县侯的侍中王肃。四十余岁,当代学宗,太学中尽学王学,日后又会在中枢和地方出多少高官?
蒋济暗自思忖,琢磨晚上去王肃府上该如何结好。而一旁的司马懿也开始与曹真叙谈了起来。
司马懿浅饮一口茶水,缓缓问道:“子丹兄,伐蜀在即,你此番回洛可有统兵之意?”
“我?”曹真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仲达不知,我已有了感觉,去日也就在这一年间了,哪里还能再领兵?此前陛下遣使来河间国告知文德皇后丧讯时,已经说了让我视身体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前来,不必勉强。”
司马懿抿了抿嘴:“那又何必强撑着来洛阳一趟?车马劳顿,恐也难为,于身体有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