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合浦风云
第55章 合浦风云 (第1/2页)七日后,合浦城内。
合浦城是合浦郡的郡治所在,作为交州叛乱的四郡中最北的一郡,太守黄复显然比陈时、史嵩、黄盖三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军事层面。
“府君,陛下遣使来了!”堂外一名中年吏员急匆匆的跑来,交州口音浓重,俨然是本地出身之人:“陈太守的船队也跟着来了!”
黄复霍然站起:“当真?”
中年吏员连连拱手:“千真万确!使者已经入了城,府君可以随时与他见面!”
“快请!”黄复急忙说道,紧接着又自己朝外走出:“不用你请,本府自己去迎!”
黄复并非交州人,而是扬州丹阳郡人,家在芜湖。芜湖作为此前大魏伐吴时攻城之战最为惨烈的一处,周边百姓和大户基本也难逃劫难。
黄复此前投了大魏后,曾遣了亲信下属前往扬州丹阳郡去寻访家人,却一无所得。
还能是什么原因?自然是由于兵祸,黄复也果断将其怪罪到了大魏头上。
这也是黄复铁了心要随陈时等人一同造反的最大原因。
“竟然是潘侍中!”黄复当然知道潘翥在孙登左右的重要地位,大喜过望,快步上前握住了潘翥双手:“陛下和陈太守可有援军过来?”
潘翥不动声色的将手从黄复双手中抽出,轻咳了一声,徐徐说道:“援军自然是有的,不过陛下有一言,还望黄太守认真听上一听。”
黄复点头:“潘侍中请说!”
潘翥左右看了几眼,凑近黄复耳旁轻声说道:“陛下和陈太守请黄太守率军撤出合浦,一并到交趾郡境内防守。”
“撤?!”黄复声音陡然高了几度,向后连连退了两步,神情惊异:“天下哪有这般道理?我等四郡相约一同起事呼应陛下以求兴复,岂能一战未开便弃了一郡之地?”
“你没听懂。”潘翥摇了摇头。
黄复脸上依旧愤慨:“我只听闻让我撤出合浦!此乃我之合浦,我不愿弃,请告知陛下,速速派援兵前来!侍中当不知晓,毌丘公的军队已经从桂林发兵了,大约三日前就到了离合浦百里之地,如今也不过四、五十里了,正是千钧一发之时!”
“慢慢说,慢慢说。”潘翥轻叹一声:“黄太守没听明白,是陛下和陈太守请黄太守移兵交趾,陈太守还将船队尽数派了出来。”
“你是说……”黄复眯眼相问:“陈太守不欲救我!”
潘翥束手站直,表情肃然,并不答话。
黄复也不理潘翥,在堂中急的来回直转圈子,走了约一刻钟后,方才在潘翥的身旁停住,紧紧抓住潘翥的衣袖问道:“潘侍中,陛下为何不派兵来救我?陈太守不愿救,莫非陛下还不愿救么?”
“陛下无船。”潘翥淡淡回应了四个字。
黄复终于一声长叹,仰头欲泣:“我与陈、史、黄三位太守立誓相约一并举事,如何一战未打,就将我弃了!也罢,也罢!”
潘翥面上也觉难堪,轻叹一声,从容问道:“黄太守可想好了?”
黄复苦笑道:“不撤还能如何?我城中虽有五千兵马,却有三千都是新募的,堪战者不过两千之数,哪里能与中原甲士对敌?合浦没有天险,交趾多半好些……”
显然,黄复面对这种被人背刺的境地无可奈何。他只有这五千兵作为本钱,打又不愿意打,投降又不可能再投,只好委曲求全再隐忍一二,将这种心中的软弱暴露无遗。
软弱归软弱,但在要走的时候,该带走的金珠宝货及多年积累,还是要一并带走的。
黄复也安抚过手下兵将,称再过数月便会率几万大军再打回来,魏国定不会对你们家人损害,毌丘公为人夙来宽厚……
合浦城沿江而建,船只可从海边沿水道直入城旁。就在黄复遣人搬运资财的时候,手下之人却禀报毌丘俭军队从北而来,离城池只有近十五里了。
本已登船的潘翥亲自下船来到城中劝说:“黄太守,速速登船,不可再迟疑!倘若魏军一到,想再走就难了。”
黄复认真言道:“潘侍中,十五里之地也要一二个时辰吧?我家中妻妾多,尚有一些细软之物没有搬完,再要一个时辰就好!只一个时辰就好!”
潘翥却没想到黄复依旧这般固执,固执到了愚钝的程度,认真看了看此人的面孔,又问道:“黄太守,你有没有想过传讯也是要时间的?我从码头船上入城,到了现在,恐怕魏军已经离城池十里不到了!”
黄复答道:“侍中且先上船,我随后便至!”
“你!”潘翥跺了跺脚,长叹一声,无奈离去。
黄复自寻死路,潘翥是不会陪着的。
果不其然,直到城墙上都能远远眺望到从北而来的魏军了,黄复才慌慌张张的从城中乘车逃到船上,连后面还有两百余兵士没有上船都顾不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