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伐蜀调度
第62章 伐蜀调度 (第2/2页)“臣以为毌丘俭欲要消耗交趾兵力民力、选拔立功官员、牵制蜀军是可以的,但不需为毌丘俭定什么军事目标。使其北上南中、任意攻击即可。”
“臣大略估计了一下,若是毌丘俭能安定牂牁郡、建宁郡两处,就已经算是大功一件。”
徐庶也拱手说道:“陛下,刘枢密所言中肯。”
“汉时南中之地叛乱频仍,虽设郡县,但亦少受朝廷辖制。毌丘俭表文中明确说明他可以从四月出兵,眼下乃是三月下旬,若传讯回返交趾应为五月。交趾路远,五月出兵,倒也能与朝廷北路、东路两路大军七月出兵相互照应。如此,可称三路伐蜀。”
曹睿听罢,微微颔首:“尚书台可有异议?”
卫臻摇头不应,反倒是黄权开口:“陛下,交州之地多有土人夷人,既然大魏广开王化、归化山越,土人夷人也当为朝廷所用。臣以为可令毌丘俭多多考虑一二,出兵之时也用本地土人夷人之力,以促交州归心。”
曹睿抿了抿嘴:“昔日蜀国平定南中之后,是不是也从南中部族中选了许多兵士?”
“是。”黄权答道:“民部李尚书与臣说过此事。诸葛孔明曾在南中各部选兵前后数年选兵近万。”
曹睿点了点头:“以交州兵来攻南中,相得益彰,就如此办吧。”
“此前,朕与诸卿已经决议,于四月委派中军开往前线。如今枢密院可曾拟定具体方略?”
“臣等已经拟好。”刘晔与徐庶二人同时说道。
曹睿微微点头,伸手示意二人陈述。
刘晔又咳了几声,侧脸看向了徐庶,徐庶会意,开口答道:“启禀陛下,枢密院已拟定方略,先报呈陛下圣鉴。”
“中军八万员额出动六万,以蜀地多山少平之故,以左羽林将军文钦部、右羽林将军程喜部屯于洛阳不动,两万骑军作为总预备军留守后方。余下六万中军分为两部支援北路、东路两路大军。”
“其中,左武卫将军曹泰部步卒、右骁卫将军胡遵部步卒,游击将军孙礼部胡骑,奉义将军卑衍部辽东步骑共计四万人随御驾前往北路。”
“左骁卫将军姜维部骑军、右武卫将军夏侯献部步卒,共计二万人前往东路西陵处,归于征南将军满宠统辖。”
“姜维部去荆南?枢密院是怎么分派的?”曹睿看向徐庶问道。
“是。”徐庶从容解释道:“中军骑军四万五千,五千辽东骑和一万胡骑不算,三万中军精骑中,羽林左军、羽林右军两部多半重骑,少半甲骑,少有轻骑。只有骁卫左军的编制中轻骑、重骑各占一半。”
“荆南满将军处军中没有骑兵,蜀地多山,胡骑更适合西北而非荆南山地,故而臣与刘枢密选了骁卫左军,而非羽林左军和羽林右军。”
“嗯。”曹睿略略点头:“文钦、程喜二人都是宿将,文钦性急而程喜沉郁,此番将他们两人留在后方不得参战,或许会有怨言,你们能否好好安抚二人?”
徐庶答道:“有太和九年王凌故事,此二人当不至生乱。不过,陛下若是能面谕二人,想来更好。”
曹睿嗤笑一声:“好,你们选的这两个人,朕来给你们安抚。算了,传讯下去,三日之后让中军将领都入宫中,朕亲自设宴招待他们。曹泰、夏侯献、胡遵、姜维、文钦、程喜、卑衍、孙礼,这八人都来。”
“是。”徐庶并无半点表情变动,早就习惯了皇帝对将领的直接管辖,拱手应道:“臣今晚便知会下去。”
“好。”曹睿道:“尚书台对出兵后勤之事,又是如何计较的?”
卫臻开口答道:“回禀陛下,臣与黄仆射已有论断。臣自请随于陛下军中,负责军中后勤之事,黄仆射则南下荆南,随于满将军军中。大军军粮由民部尚书李严于长安统筹,江南行台尚书令司马懿于武汉统筹,前线军粮由秦州刺史杜袭、荆州刺史吕昭各在汉中、江陵调度。”
“至于粮草转运,太和九年伐吴之时已有先例,故沿途不设重臣转运,由沿途各州刺史负责辖区内转运。”
“臣等以为,如此可称完备。”
曹睿颔首:“既然如此,那便定于四月十五日出兵吧。”
“臣等遵旨。”众人齐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