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炳灵公乘龙犁庭(月底求月票~)
第一百六十五章 炳灵公乘龙犁庭(月底求月票~) (第2/2页)人体窍穴有明有隐,不尽相同,数目无定。
明窍是所有人都有的窍穴,隐窍则是每个人独有。虽然程心瞻来不及探索开辟自己肉身上的所有窍穴,逐一明定其中的命理真性,但好在道家传承不曾断绝过,有过往先辈曾将已经发现的明窍分门别类梳理,这就形成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虽说同一窍穴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一样,但大体上的阴阳行属以及和五脏六腑的络属关系是可以拿来参考的。
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中,要说最契合阳土地煞的,无疑就是「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为十二正经之一,属胃络脾,五行在土,两仪在阳,上至头顶,下至足底,与左眼阳殿相连,与脾胃大窍以及黄庭丹炉擦肩而过,仿佛是内景世界里一株顶天立地的建木。
程心瞻引阳煞进黄庭的窍穴路线就是在这条正经上选的,总计新开窍穴二十一处。
此刻,他控制阳殿中的汞膜,让出了阳殿下部缺口。
阳煞黄龙见状,马上涌向这个缺口,一刻也不想在阳殿里久留。
于是,这便进到了「足阳明胃经」里的「承泣」穴。
「承泣」穴比阳殿就小了许多,黄龙进来后都伸不开躯体,挤做一团,只是幸好这里早就被程心瞻覆好了汞液,化作汞网将黄龙包住,不让真煞逸散,侵蚀血肉。
好在那次出海,程心瞻诛魔收获不少铅汞,否则还得另寻,平白浪费时间。
汞网留了一个缺口,是通往下一个窍穴的,黄龙不做停留,继续沿着缺口前行,只想赶紧离开这个让他感到束缚的狭窄天地。
接下来,黄龙沿着「承泣」-「四白」-「巨髎」一线一路下行,到了「气舍」中。
「气舍」毗邻喉窍「十二重楼」,程心瞻开辟「气舍」时悟了一道神通,命为「鲸吸」。
运转此道神通时,「十二重楼」大开,「气舍」鼓胀,可发出一道庞大吸力,瞬间摄食海量的天地灵气,这些灵气可暂存在「气舍」里,再缓缓分到三宅五府之中去。
「气舍」要比上面六个窍穴都要大,一路挤迫下来,眼看无法忍受就要发怒的真煞黄龙总算可以舒展一下躯体了。
程心瞻有意在「气舍」里存储了不少由「紫火烂桃煞」化生的乙木煞气,这让黄龙极为厌恶,于是稍作活动后,不需程心瞻驱赶,便在汞网的引导下转折左行,并在左胸部位继续下潜。
沿「缺盆」-「乳根」一线一路往下,这一路笔直,黄龙一气穿七穴而过,极为顺畅,虽然穴位不大,但黄龙也不曾发怒。
等离开「乳根」,黄龙便脱离了「足阳明胃经」,忽然来到一处广阔之所,这里群山绵延,阳土之气弥漫,让黄龙感到极为舒适,更关键的是,这里没有让黄龙又怕又厌的汞网了。
黄龙在群山之巅翱翔,不过游梭一番后,这里的后天气息还是令其不畅,于是真煞又要作妖,随意选了一个方向,就要撞开窍穴壁垒离去。
但就在这时,大地晃荡,一个身着明黄袍服的神灵忽然出现,群山都拜服在他的脚下。
黄龙感知到了神灵的气息,觉得有些熟悉,更有些畏惧,于是想要赶紧离开了。
不过既然来到了脾府之中,炳灵太子又岂能容忍黄龙放肆。炳灵太子是戊土山神,阳煞是「黄极正戊煞」,地肺山再了不得,也要被三山正神炳灵公管上。
巨人神灵一手就按住了龙角,翻身骑上。
黄龙自然恼怒,扭动不休,但炳灵太子按死龙头,任这黄龙如何闹腾,也无法逃离炳灵太子的控制。
在脾府里又耗费了许久时间,这条被炳灵太子摄取来的黄龙也终究是被太子降伏,要这龙去哪,这龙便去哪。
随后,炳灵太子骑龙出府,进入「不容」穴,又回到了「足阳明胃经」上。
又是一条笔直的下行路线,从「不容」-「承满」-「梁门」一路往下,黄龙的速度越来越快,连过六穴,最后来到了「天枢」。
开辟「天枢」时,程心瞻发现「天枢」穴可以发声,这就是凡人口中的肠鸣。但「天枢」发声又与喉窍与鼻窍不同,更加沉闷悠长,于是他又领悟一门神通,唤作「龙吟」。
运转此项神通时,「天枢」长吟,做龙语发声,施展龙雷之威力远甚喉窍与鼻窍。另外,他还特意将「龙吟水雷罡」放置在此处,「天枢」发声时,罡露也辅以涌浪滚雷之声,更添龙雷威力。
这里雷声滚滚,龙吟阵阵,地煞黄龙被惊扰,炳灵太子也忽然转折龙头,携下潜之势汹汹闯入的黄龙便猛地往右,离开了「天枢」,也离开了「足阳明胃经」。
此刻在内景世界中看,离开「天枢」后,横亘在黄龙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的土黄色球体,像是一颗近在咫尺的星辰。
这便是「黄庭」。
这颗星辰看起来如此真实,宛如实质,坚不可摧,黄龙不想迎头撞上,想要躲开绕行,不过黄龙一路下行速度极快,加上炳灵太子牢控龙头,根本由不得这黄龙天性,结结实实就撞上去了。
“轰!”
开天辟地似的巨响在内景世界里响起,程心瞻只感觉脐下三寸一阵晃荡,自己便好似一直被泥糊满了全身,但到此刻才醒悟过来,同时这一层泥也被洗去,顿时觉得呼吸顺畅、周身轻盈。
一次功成。
此时再去看内景世界,脐下三寸处,出现一道黄朦朦的光亮,看形状,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如宫庭一般。
在这黄庭之中,一道黄龙在缓缓游弋,此时的黄龙仿佛被洗尽铅华,不怒不躁,好像是回到了舒适的地肺山下。
程心瞻一心在内景世界中,看着新辟的黄庭大窍,却没有注意到肉身外的自然大天地。
此刻,九重云禁大阵再次全力运转起来,连五府山的仙人都被惊动了,因为天上,平白生出一朵又一朵黄云,在青山白云之中极为显眼。
那黄云一朵连着一朵,按着特定的方向排列,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堆叠到一起,竟形成了鳞片一样的纹路,等到漫天的黄云连成一片,三清山里的人才发现,
那一朵一朵的黄云已经缓缓聚成了一条横亘在天际的黄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