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文豪1983 > 第94章 《地铁》出版

第94章 《地铁》出版

第94章 《地铁》出版 (第1/2页)

另一边,和整天嘻嘻哈哈的马识途不同,余切很快在纪录片中表现出暴躁的那一幕。
  
  因为在年末,《地铁》系列在美出版,引发了轰动。
  
  一时间,无数人要来拜访余切,或是从他身上拿走一些什么。《东风压倒西风》的摄制组看到,余切忽然变成了和之前不一样的人,他成了一个完全的“比西方人还西方人”的作家。
  
  如果说,这还在余切的修养范围内,那么另一件事情就触及了余切的逆鳞了。
  
  他发现被出版商删改过,个别可有可无的“甲骨文”被省去了。他仿佛回到了燕大湖畔被未名诗社那帮人瞎评论的时候,余切勃然大怒,把哈珀的人叫来训斥一通。
  
  “谁让你们删我的?这个人必须离开我的,否则我不会再和哈珀合作。”
  
  “余,你和我们签订了合同……”
  
  “你觉得我这辈子只能写出《地铁》吗?一切才刚开始,你们要错过了。你们如果不改,我会尽一切代价换出版社,而且和每一个读者都说,那是一个我不承认的版本。”
  
  邵琦他们看的瞠目结舌:他们都听得懂英文,余老师在里面频繁提到了美式国骂。
  
  而哈珀确实慌了。
  
  余切才二十多岁,他显然在未来二三十年都处于创作的旺盛期。有两大条件促使他可以在接下来,仍然是世界一流作家:一个是“哥伦比亚之旅”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作家故事,他极可能熬到年限后直接拿到诺贝尔奖。
  
  这些传奇故事越是经过了时间,越会流传的长久。
  
  直到有一天会发生这么一个事情:一帮瑞典文学院的老头们,讨论起诺奖的评选。余切在当年也许并没有发表什么作品,但他们发觉余切的年纪已到,找了个借口,忽然为了一个他很多年前的颁发给他诺奖。
  
  而这,甚至不一定是余切最经典的。
  
  得知消息的全世界媒体们并不感到惊讶,而是一副“哦,这早该发生了”的表情。
  
  另一个是余切代表的东亚市场。
  
  这是个比欧洲和美国加起来还要大的市场。作家的成就不能用数据来衡量,但是没有数据也是不行的。
  
  哈珀请出余切的老同学Lucy来当中介人,余切仍然不给情面。
  
  他说:“如果你真的在燕大留学几年,那你就知道我是怎么对待那些人的,我一视同仁。”
  
  然后,哈珀内部进行了调查,发现确实不是因为故意删改。而是因为美国的印刷产业线,已经走向了半电子化,他们的字库里面没有“甲骨文”。
  
  为了出版这本书,那些甲骨文都是在计算机中,一个个手工预设出来的图案。然而仍然不免有差错。
  
  西方人根本不认识这些字,就更容易错漏了。
  
  余切的态度没有软化,他认为这是排版的错,没有人进行勘误,必须有人要受到惩罚。
  
  为了满足他,哈珀只好找个了背锅侠,开除了事。
  
  于是在的再版期间,哈珀出动了十多个人的团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和余切沟通这上面的内容是否和他表达的意思一样。
  
  在余切房间内的人来来往往,所有人都特别小心。哈珀在余切居住的酒店旁边包下了几间房,距离余切就那么十多米的路程,摄像机却能看到,出版人们越靠近余切的房间,就越佝偻下身躯,轻轻的敲门。
  
  这事儿有奇妙?
  
  波士顿大学是全美知名大学。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常常在这附近临时居住。
  
  他们发觉这就像是人类的进化历史一样,从猿人进化为智人。只是在这里是反着来的。数万年的人类历史发生在这短短的十几米,时光倒流了。
  
  摄制组见到了这一幕,面面相觑。
  
  有的人觉得余切这是否对美国人太不客气?我们是礼仪之邦啊。
  
  有的人一边批判余切,一边却诡异的有种爽感!如果我在民营报刊就好了,我就能写出“余切说了我想说的,做了我想做的”那种老实话。
  
  我爱说实话啊。
  
  央台摄制组太好奇了,也采访到了这帮美国书商,邵琦问:“这在作家当中是正常的吗?会不会觉得,余切太苛刻了。”
  
  “一点儿也不苛刻,余先生是个大好人!这都是我们的错。我们搞错了他民族的图腾,这是个大问题。你知道吗?莫马迪先生威胁说要发起印第安人的大散步,我们不知道那居然也是印第安人的某种文化。”
  
  《时代周刊》的记者刘祥成则笑着提个了奇怪的问题:“如果我现在像他那样,骂你是沙滩之子,你会回怼我吗?”
  
  哈珀的人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
  
  “当然了,我现在站在实力的角度和你说话,你没有资格对我发怒,你怎么敢?你这个沙滩之子!永远的沙滩之子!”
  
  刘祥成反而很高兴,掏出笔写上这段对话:“我要的就是这不一样的答案。”
  
  ……
  
  余切长达大半年的名望累积在此兑现了,《地铁》卖出了远比《2666》好得多的销量。第一版五千册在一周内一扫而空,随后加印三万册,预售便已售空,只好再加印十万册。
  
  哈珀的人估计,这本书最终会在三年内于北美销售出至少两百万册,然后以每年二三十万册的数据,长期排在全美传统的畅销榜单前三十上。
  
  一些南美和中美的出版社也闻讯而来,当然这些地区就不属于哈珀的范围了。
  
  卡门和这些出版社合作了很多年,略萨、马尔克斯等人的都是在这里出版。而在欧洲等地,则直接是卡门自己的出版社进行出版,为了说服余切给她版权,卡门宣布要给余切准备神秘的礼物。
  
  什么神秘礼物?
  
  无非是什么奢侈品,或者某某上个时代大文豪的私人邀请函……或者买来中国的文物,送给余切,讨他欢心。
  
  卡门是这么一个人,她首先是个经纪人,替作家们在全世界谈优渥的合同,从中赚取部分分成;另外,在欧洲尤其是西班牙这种地方,她还是个出版公司的掌门人。
  
  所以卡门理所应答的要求,《地铁》系列在整个欧洲的出版权都属于她。
  
  她甚至希望这本书在日本的版权也由她来做。
  
  余切通通拒绝了。
  
  “余,你为什么不问问,我会给你什么礼物?”
  
  余切道:“礼物是礼物,合同是合同。”
  
  卡门因此和余切爆发了争吵,余切不是马尔克斯那种害怕争吵的人。他一点也不让步,而且说:“马尔克斯感激你又痛恨你的一点是,你在他落魄的时候接纳了他,但也给他戴上了枷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