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连羲山
第197章 连羲山 (第1/2页)书房中烛火晃动,顾经年第一反应是猜测西南十四州的旱情或许是因为某人修练控火,蒸干了熙河。
须臾,他摇了摇头,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
白雨泽已是中州最强的异人之一,以一人之力掀起了泳江之水,那场面足可谓震撼,但前后不过持续了半盏茶的功夫而已。
熙河的水量十余倍于泳江,绝不可能有人能够蒸干熙河长达近一年的时间。
将这夸张的思绪抛掉,顾经年做出更合理的猜想,沉吟道:“是地陷改变了熙河的流向?”
“不知道。”殷景亘道,“我派人前往探查,但他们一直没能接近连羲山深处的火山口。”
“为何?”
“太炙热了,无法承受。”殷景亘说着,抬手打断顾经年准备说的话,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那里的炎热,恐怕连你也未必能承受,我派出了很多不畏火的异人,全都没有回来。”
“我会去。”
顾经年吐出了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殷景亘道:“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可知连羲山有何特别之处?中州虽大,可在雍国以西,是数千里的荒芜之地,除了一些蛮夷部落,从未有人在此建国,可见西陲蛮荒太难生存了,而连羲山脉,正是雍国与西陲蛮荒的交界,另外,它是伏界山脉的余脉。”
“那么远。”顾经年道,“我若没记错,连羲山与伏界山之间有八千余里?”
“是啊。”殷景亘叹道,“故而说伏界山之大,胜于雍国。”
伏界山,顾经年也曾听说过,那是中州西部与夷海的交界,极难翻越。
没有人知道伏界山有多高,只知就算是能飞天的异人,也难以看到它的顶峰。
对于普通人而言,伏界山便是天地的尽头。
殷景亘抬头看着地图,他的地图大小有限,没能把西陲蛮荒之地全都囊括。
就好像雍国的国力有限,困于与诸国的纷争,不能征服西陲蛮荒。
“我年幼时,曾听皇祖父说过,伏界山之所以高,是为了保护中州。它的任何一点异动,都可能给中州带来灭顶之灾。如今虽说问题不是出在伏界山,而是在它八千里之外的余脉上,却也足以让我感到……自身如蝼蚁般脆弱。”
顾经年一心想离开中州,前往沃野,可这次,他却是从殷景亘的忧虑中感受到中州之外充满着危险。
与殷景亘长谈了许久,他离开殷景亘的驻跸之处,抬头看去,一只鸟儿正站在街边干枯的树枝上对他叽叽喳喳。
天气干燥,就连鸟儿的声音都有些沙哑,像是在骂人。
顾经年走到树下,鸟儿骂骂咧咧地振翅而飞,引着他往城西而去,穿街走巷,终于到了一间破宅处。
一个黑汉正担着水准备进门,回头一看顾经年,愣了愣,脸上浮起惊喜之色。
“侯爷,你来接我们回家了?”
顾经年不由笑了起来。
在看到老黑的瞬间,他感受到自己与这些赔钱货、药渣们已经成了一家人。
走上前,看了一眼老黑担着的水桶,里面只有半桶掺着泥沙的水。
“唉。”老黑叹道,“这边过得可太苦了。”
“再忍一忍,我们就离开。”
“好咧。”
说话间,高长竿、炎二、琴儿、落霞等人一股脑地从屋里出来,或惊喜或幽怨地盯着顾经年。
个个都是衣裳褴褛、蓬头垢面,如难民一般。
“凤娘呢?”
“那。”
高长竿目光殷切地打量着顾经年,发现他是空手而来,不由失望,指了指屋子。
顾经年推开屋门,隔着屏风,隐隐见到了那风姿卓妁的身影。
“别过来。”凤娘忽然喝住了他,“就在外面说。”
“怎么了?”
顾经年不知出了何事,微感疑惑。
凤娘道:“没洗头呢。”
“我看鸟儿都会啄自己的羽毛。”
“去你的。”凤娘嗔了一句。
顾经年真就不进里间,问道:“查到了什么吗?”
“嗯。”凤娘先是以肯定的语气应了一句,接着却道:“可我心情不好,不想告诉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