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走火入魔的女侠
第三百三十二章 走火入魔的女侠 (第2/2页)刘伊妃提笔在人物小传中记下: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添加茧痕,她在校对时会含着一颗薄荷糖。微甜是拿来抵抗史料的腥气,清凉则用以警醒民族的血仇。
6月中旬,乔治城图书馆。
“双倍浓缩,不加糖。”
刘伊妃将硬币推给雀斑脸的咖啡师,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
她的指甲缝残留着微缩胶片特有的靛蓝色,食指关节因长期握笔泛着淡青。
柜台后探出个银耳钉晃动的脑袋:“女士,你有点像一位Mytube上断更了几个月的亚裔博主。”
执笔的刘伊妃正利用等咖啡的功夫补充着人物细节,闻言头也不抬:“你说的是Crystal,我也在催更。”
咖啡师擦着拉花缸,忽然压低声音冲同伴道:“我怎么觉得她就是那个蓝月?”
“不会,她比蓝月要瘦的多,而且口音是中西部的。”
两人口中的疑似蓝月端着咖啡走远,身形、外表、气质、谈吐几乎完全变成了另一位张纯如,也无怪她们认不出。
她回到图书馆的空座上,凝视着杯中逐渐坍塌的奶泡漩涡,嘴角扬起疲惫的弧度。
晨光穿透小姑娘握着杯柄的指节,在台面投下蝴蝶骨般的剪影。
刘伊妃呷了口咖啡,突然心生感悟,走到电子阅览室发了条博客:
【原来演学者不是扮严肃,而是学会与史料谈恋爱。
当我的钢笔因愤怒第四次划破纸页,突然懂得张纯如女士为何总把咖啡杯放在桌角——
那是留给历史亡魂的座位。
镜头开合间,我们都在替不能言说者占位。】
在乔治城待了一周,小刘翩然离去,奔赴下一个战场。
内娱第一小花已经近一年不在国内正式活动中露面,可江湖却从没缺了她的传说。
从5月初开始,她的“角色生活体验系列”的博文开始在博客网连载。
每天的的生活、日常、体悟,都会拿出来跟粉丝分享。
近1300万粉丝数的庞大体量,让刚刚这一条博文迅速登顶博客版热搜,回复无数。
【华盛顿的雨】:在乔治城图书馆偶遇茜茜素颜查资料!马尾辫翘得能挂书包,举着放大镜的样子好像柯南!
就是偷拍时被管理员当可疑分子警告了。。。
【考研呆妹】:跟着茜茜囤了三十盒荷氏薄荷糖,现在全班都叫我行走的绿箭侠。不过背单词效率真的飙升!就是约会时把男生熏跑了。
【顾小白VIP】:4月有幸参加了金陵的《历史的天空》立项记者会,路导宣布女主角是刘伊妃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不是很认可。
外形条件暂且不提,仅仅她的阅历和年龄,能演出女历史学家和作者眼睛中的不屈和苦痛吗?
这两个月剧组一直在布景,没有更多的新闻放出,我只有一直在追刘伊妃的博文。
今天这句话着实刺痛了我:镜头开合间,我们都在替不能言说者占位。
期待你的角色塑造。
网络热议不曾止息,这股流量谁都想蹭一蹭。
天涯论坛出现《刘伊妃仿妆教程》:马尾辫要扎歪15度,钢笔必须别在第二颗纽扣!
西祠胡同发起“寻找张纯如式咖啡杯”活动,义乌同款搪瓷缸销量暴涨。
企鹅空间疯传《测试你是刘伊妃体验生活的哪个阶段?带大家领略全美前十的顶级图书馆》。
6月下旬,康涅狄格州,耶鲁神学院图书馆。
如果说她第一站到达的胡佛研究所是极为重要的场景之一,那这座神学院图书馆的重要性也不遑多让。
因为张纯如就是在这里发现了《拉贝日记》的线索。
1995年秋,张纯如在神学院图书馆查阅《贝德士文献》时,发现多份档案提及“金陵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
同年12月,她通过德国柏林市档案馆的死亡记录,追踪到拉贝外孙女乌尔苏拉·莱因哈特的联系方式。
1996年3月,在柏林郊区一栋公寓楼内,莱因哈特从橡木箱中取出尘封59年的《拉贝日记》——80本手写日记、2000余页文件、120张照片组成的铁证。
张纯如把复制件带到了中国交给了官方和民间组织,并于1996年在美国纽约洲际大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成为对抗否认历史的右翼渣滓的有力武器。
走在这座世界闻名的神学图书馆,刘伊妃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另一段历史中。
这个场景是电影中的重要戏份,她必须要拿出更多的热忱和精力来对待。
晨雾在哥特式彩窗上凝成细密水珠,将九点钟的日光折射成淡青色菱形,恰似棋盘格落在刘伊妃的脊背上。
她蜷坐在橡木梯顶端,浅蓝牛仔衬衫洗得发白——这是照着张纯如1995年工作照复刻的。
袖管卷到手肘处,露出小臂内侧淡青的血管,像古籍上晕开的钢笔墨线。
指尖抚过《贝德士文献》烫金书脊时,刘伊妃发丝间沾着的纸絮在光柱里浮沉,恍若历史扬起的骨灰。
她静静地在单人座位翻阅《拉贝日记》的复印件,那些直面血腥的照片,似乎比以往任何史料都让她灵魂震颤。
这位一心触摸表演圣殿之门的江湖女侠,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处在了走火入魔的边缘。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可她的一颗心却止不住地冰凉、下沉。
越是入戏,她就离角色越近,离自己越远。
为看清蝇头小字,她不自觉咬住下唇,珊瑚色唇膏在齿间剥落,露出原本苍白的唇色。
汗湿的碎发黏在颈后,随查阅进度时而紧绷成满弦,时而垂落如折戟。
刘伊妃突然感觉一阵心悸,深呼吸了几口,狠狠地挠了挠脑袋。
再低头,几绺秀发夹杂在指间脱落。。。
“茜茜!”
小刘神情恍惚地被人从背后拍了一记,蓦然回首。
惊!
这人怎么这么像我?
哦,不。。。是纯如姐。
七月的初夏,张纯如急得满脸热汗地找到她,蹲下身子第一次用上最严厉的语气对这个小妹妹:“我们打了你十几个电话,为什么不接啊?”
随即招呼米娅:“收拾东西,我们先回去。”
刘伊妃一头雾水地看着她们:“手机好像被我录像录得没电了,你们怎么这么着急?”
张纯如无奈:“你倒是叫人能放心的好啊?”
崇拜的大姐姐发话,小刘都生不出和老母亲那般对峙的逆反,任凭她替自己做主,一路回到了纽黑文市区的酒店。
房间里气氛肃然,张纯如和刘晓丽都目光复杂地盯着她。
小姑娘哑然失笑:“怎么了到底?你们好奇怪啊!”
刘晓丽摇头:“茜茜,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快三个月了,你看看你下巴都瘦尖了,失眠、多梦、脱发,你。。。”老母亲眼眶发红,有些哽咽地说不下去。
刘伊妃摆摆手:“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
小姑娘冲他们扬了扬手里的笔记本:“你们都想象不到我有多少收获,真的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纯如姐,你很快会在电影里看见另一个自己了。”
张纯如心里苦涩地看着这个这个声音略有些沙哑的女孩儿,包括口音在内的外在条件,都几乎和自己无限接近了。
甚至是她说话时嘴里的薄荷糖块的香气。
诸如此类的无数生活习惯都被她模仿和捕捉,几乎成自然。
2002年第一次见到刘伊妃,张纯如时常被她的娇憨可爱感染。
去年福克斯直播里她的一句我不允许,看得张父、张母都对着女儿流泪直呼——她像你。
可令张纯如最心酸的是,这个小姑娘用天真无感染了彼时正处在情绪崩溃边缘的自己;
但她却代自己负重前行,把沉痛的历史又扛在了肩上,为了这部注定要完成民族夙愿的电影鞠躬尽瘁。。。
冥冥中,刘伊妃和她之间完成了关于快乐和痛苦的情感交换,可这又哪里是张纯如愿意看到的?
“茜茜,你不要变成另一个我,我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折磨。”
“我想,你可以停一下了。”
刘晓丽也忍不住道:“茜茜,妈妈知道你长大了,也很独立,但这次情况不一样,你自己察觉不出,身边的人都能看出来你的异样!”
“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小刘知道她们的良苦用心,但她实在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想一想从路宽决定立项大屠杀电影开始,这一年时间我们经历了多少阻挠?”
“到现在还有几个右翼渣滓在尾随骚扰我们。”
“让他们闭嘴的方法,就是拍出这部中国人的《辛德勒名单》!”
“纯如姐,越是走过你来时的路,我就越发觉得这部电影的重要性。”
“眼看着还有一个月就要开机,我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退缩呢?”
张纯如以前所未有的肃然语气警告她:“我比任何一个人都知道你承担着多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曾经试图毁灭我,是这部电影又重新给了我希冀。”
“电影很重要,但你更重要。”
“况且,我们只是希望你停一下匆忙的脚步,在开拍前调整好状态,这又有什么不对呢?”
刘伊妃紧咬着下嘴唇,无奈祈求:“去完德国就回金陵行吗?”
“不行!”
“不行!”
刘晓丽和张纯如异口同声,后者循循善诱道:“要不这样,德国的行程取消,拍摄的时候总归是要去的,到时候你提前熟悉一下就好。”
“再者,你想了解什么问我就好了,还有什么比我知道得更多吗?”
“我刚和小路联系过,他月中就要提前去验收片场了。”
“我们先回金陵,你最后再熟悉一下那边的场景不就好了吗?”
小姑娘见她们一副不答应不罢休的架势,也只能拿起自己满载的笔记,忧心忡忡地应了下来。
看着她无精打采地回了房间,刘晓丽和张纯如这才无奈地对视一眼,叹了口气。
“你也别太担心了晓丽姐,等她回金陵见了路宽,国内的环境也更有烟火气一些,自然会好起来的。”
老母亲摇头苦笑:“你不知道啊纯如,这丫头现在真的有点走火入魔了。”
“有时候茶饭不思地琢磨人物,小路有时候也劝不动她的,这搁以前。。。”
张纯如哑然。
她自然是知道刘伊妃对路宽的情感的,可这档子事儿似乎又不是太令人惊讶。
刘伊妃性格的底色里本就带着骄傲和执着。
小时候足尖鞋绑带系到淤青发紫也不肯摘的她;
为了表演入门一丝不苟地出了四年晨功的她;
为了做最特殊的那抹颜色毅然决然跳出画框的她;
为了保护自己珍视的人甘愿当着全世界自污的她。
从生日宴那一晚开始,从她讲出“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开始,即便是对她施加影响最大的路老板,似乎也在某些问题上间歇性地失效。
譬如关于感情的忠贞和唯一,洗衣机是绝不敢在她身上试探和碰瓷的。
或者现在《历史的天空》中的张纯如一角。
在入戏太深的小姑娘心中,没有什么比这部电影更重要的事情了。
于公,这是多少人的心血和期望。
想一想《辛德勒名单》对于犹太人的意义便可知。
于私,这也是她迈过那个门槛的关键,是演艺生涯摆脱类型化角色桎梏的契机。
这一世,波折而又多彩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在她天真恬淡的底色上,塑造出一个更加坚韧、睿智、独立的女性形象。
对待表演和感情,她有独属于自己的态度和美学——
用钢铁般的意志力浇筑角色,让情感的裂纹在暗处绽放成花。
——
2006年7月底,《华尔街日报》有几则消息悄然刊载,只不过不相干的人一扫而过,关心人的人啧啧赞叹。
【漫威公司与神秘东方买家达成原则性收购协议,年内拟提交整体收购方案。】
相对而言这是一条无人问津的新闻,盖因现在的漫威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现金流的断裂,让管理层把宝几乎全都压在了明年即将开拍的《钢铁侠》上。
据悉,这部由北美问界、米拉麦克斯和迪士尼拼盘投资的超级英雄电影,将会在2008全球首映。
参考2012年万哒收购AMC顺利过关,同年澄天等公司收购北美传奇影业也未受阻挠。
在2006年的今天,一家以《鬼影实录》、《潜伏》等系列电影起家的电影公司收购漫威,即便它属于中国人,也不算太敏感的交易。
这会儿的漫威已经把家底都抵押出去了,中资在外人看来就是接盘的傻钱。
【百事达、奈飞大战如火如荼,双方吸引投资后易边再战!】
业界先是传出了百事达大股东卡尔伊坎,把手中15%的股份作价1.5亿美元卖给了北美一家神秘的私募基金。
紧接着感到压力的奈飞Ceo哈斯廷斯也不甘示弱,宣布一家华人财团入股,给DVD租赁大战带来了3亿美元的子弹。
不仅如此,哈斯廷斯还获得了来自米拉麦克斯和迪士尼的支持。
不但米拉麦克斯的片库将优先供应,迪士尼近期的《玩具总动员》也将考虑DVD渠道的排他性发行。
这对百事达简直是巨大利空。
当然,这些都是路老板暗中操纵的结果,目的就是快速击溃百事达,通过二级市场和可转债、大宗交易吸筹,最终完成收购。
下一步,就是对被逼着全盘开始DVD大战的奈飞的吞噬。
2006年奈飞的总盘子也不到20亿,只要战况撑到2007年初,保尔森的第一笔CDS收益到账,到时候需要考虑的只是美国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审查。
除此之外,北美问界的《暮光之城》、《异域2》两部影片将分别于7月底、8月中登录北美暑期档。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发行有了盟友迪士尼的帮手,将更加得心应手。
只不过公司上下、包括合作方哈维和狮门等都在忧心忡忡之际,路老板却是相当自信随意。
《异域2》是系列片,有固定的观影群体和莱昂纳多的号召力,《暮光之城》是后世检验过的票房真理。
这一世有了Mytube、推特等互联网工具的营销加成,数字只会更漂亮。
只要不出意外,坐等收米罢了。
不知不觉间,某个东方娱乐资本的触角,已然在好莱坞生根发芽了。
内容上以《潜伏》、《鬼影实录》等B级片打底,即将收购漫威,并开始逐步收回散落在六大手中的超级英雄IP;
渠道上大银幕有迪士尼、狮门等盟友助阵,从百事达/奈飞入手,瞄准未来的流媒体赛道发力;
第四权营销上推特用户已破两百万,随着《暮光之城》的大爆,互相绑定的IP和产品可以协同成长。
这还没算上路老板在脸书的股份,放在了枪手基金名下,暂时没有太过张扬。
还有谷歌及安卓公司的10亿美元股票,将在流媒体、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放异彩。
2006年的年中,两世为人的东方老魔算是在北美深深地楔进了第一根钉子,开始按部就班地打着坚实的地基,等待着开花结果的一天。
而他一手培养的江湖女侠,也不得不接受了张纯如和刘晓丽的安排,7月底回到了阔别近一年的中国。
她即将走完生活体验的最后一站金陵,随即进组开启拍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