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 七十七章 三王爷的困惑
第二百 七十七章 三王爷的困惑 (第2/2页)但马佳私下里和各郡守和军方说了,不许任何人信外来的教。
大德国原来就有道教,全国人都信。还有五大仙家,在民间最盛行,普通人家信狐仙白仙等五大仙家。这些仙家还能保佑家宅平安六畜兴旺呢,什么都不信也不能信洋教。
不信教就不信教,可星期更替的计时习惯马佳不反对,阳历和阴历并存也不反对。
马佳一开始改革了上朝制度,抛弃了大清早天不亮就上朝的前朝惯例,改为朝九晚五。如果国家没有什么大事,上午九点上朝,到了中午十一点半点下朝,下午休息。
现在又改革了,每星期的一三五是必须上朝的,到了周五,如果没有大事,上朝就一上午。周六周天,就是大礼拜。可有一样,如果国家有大事,不管二四六了,通知到了就必须上朝。
………………
那些传教士,马佳并不明着反对他们传教,可他们传教,几乎没有人听。
大德国只有道教和五大仙家,人们打小就接受道家的神话传说,道教深入骨髓了。因为洋教,和本土的道教教义不一样,人们虽然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可洋教就难以接受。
后来,传教士想出了一个办法,只要是在他传教的时候听他宣讲半小时,不管你信不信,就给两个鸡蛋,够一个小时就给三个。可鸡蛋送出去了几大筐,还是少有人信。
甚至那些人拿着鸡蛋,临走的时候还问:“明天我们还来吗,明天来的时候还给鸡蛋吗?”
如果传教士说明天还来,可没有鸡蛋了。
那就妥了,第二天,传教士连个听他传教的人毛都看不见了。他拉着人传教,人家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有没有免费的鸡蛋可拿。
传教士只能哀叹:大德国的民众特么滴不好糊弄啊……。
既然万家镇不利于传教,他们就去了万家镇周边消息闭塞的地方传教,因为生活困苦的教民,只要是虔诚的,有了困难教堂就会帮助,粮食,药物,出人帮干活……。
一段时间下来,教民就渐多了,反而是从万家镇周边对万家镇蔓延了。
………………
海外游轮经常来基地码头,大德国基地也受益了,那些铅锡在海外国家并不珍贵,大德国客商听了基地官员的要求,并给出底价,从而进口来了许多。
怕南詹国皇家引起怀疑,像是锡锭铅块,并不明目张胆的进口,而是换成了锡壶铅坠。这个不是以大德国皇家的名义进口的,而是基地官员委托商人买入的,民间的贸易做的红红火火。
纺织机械已经用上了,在持续的生产布匹,拆开防止有些可惜。
方文杰去联系公主号的船长,问他下次来的时候,能不能多带一些纺织机那样的机械。
他有些为难:“方先生,如果私人去到了南詹国去买机械,少量的话,南詹国皇家也不会管。”
“但你们大量的进口大型机械,比如纺织机。你们有了纺织机械,还会仿制的,出来了大量的纺织产品。即使买纺织机交税,也会影响南詹国布匹类商品的出口,我们皇家是不会看着不管的。”
“再说了,我船是游轮不是货轮,船上的货舱可装不下那些大机械……”
“嗯,您说的是对的,货舱的话,装个马车还勉勉强强,体量太大的机械可放不进去。”
船长看了看码头上的工程车辆说:“不过,如果你们用的是货船,易货贸易的话,我估计我们的皇家会易货给你们。”
贸易有许多种,易货贸易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商业里面并不鲜见。把大德国的货物换来海外国家的货物,只要是大德国用得上的也是可以的。
“哦,你说的我们是什么样的货物可以易货贸易啊?”
他努着嘴:“就是哪一种……”
那是这段时间基地刚制造成功,正在试车的装载机,本来铲车和装载机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就笼统的的把铲车这类的叫做装载机了。这种装载机,在马佳给的玩具微缩版里面是小型号的。这是装载机的初级版本,以后还要放大装载量的。
京城东北城墙下建造码头,就用到了这样的装载机,特别好用。
可在船长看来,装载机三四铲斗的土石就装一大拖拉机,那就是庞然大物了。
方文杰看他对装载机感兴趣,就给他介绍了装载机不光会装土,还可以推土推雪,挖坑,淘泥水,平整路面。还可以充当吊车吊起重物,铲斗载着人举起,让人站铲斗里在高处干活。
甚至过没有桥的河流的时候,把人和货物放入铲斗,端着他们过河。
南詹国的拖拉机是有了,汽车还是稀罕物,更不要说这样能帮助人干活的大型机械了。一开始还以为装载机只是装车用的,那里知道还有这些个功能了。
船长听了他的介绍,看着力大无穷的家伙灵活装车更加眼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