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土生土长的教皇
第五百二十二章 土生土长的教皇 (第1/2页)可他碰瓷乐此不疲,出了事就想少讹诈些钱,解决的速度快一拍两散,不等着警队的人来就提前撤退了。
这样,就不能接着在警队留案底了,被讹诈的人因为掏钱不多也就认了。
这样的碰瓷者,在万家镇有名的就有十几个,郡守也看出了蹊跷,此前也给女皇上书过。
这次,一个汽车司机在繁忙的路口等着别的车辆过,他启动汽车的时候,老者从车的侧旁窜过来,一下子倒在他的车辆前面。
偏巧司机是个近视眼,还没有戴眼镜,没有看清老者倒地,就这么压过去了。
老者被当场压死,虽然司机并非故意,也有人看老者是突然窜出的,属于碰瓷行为。老者还有碰瓷的前科,可老者的家属不干了,不让司机走,就让他赔几十个金币。
司机也不富裕,如果按照最低的人命赔偿标准,就赔五个金币。
可他家家属死活不同意,因为人是你压死的,不赔四五十个都不行。
郡守一看是死了人了,死了人赔偿是肯定的,这种情况赔多少钱?因为不好划分责任,但死了人肯定赔一大笔钱,多少数量他也拿不准,询问女皇该如何处理。
“这个是属于自己找死,根本就怨不得司机,老者有碰瓷讹诈的经历,已经超过三次了,这一次是算他倒霉,死了就白死了。如果判司机赔偿他家人,只会助长这种歪风邪气。”
“以后立个规矩,凡是司机在出了交通事故以后,必须去警队报案,哪怕赔一个银币或者是铜板,也记录出事故的人的一切信息,记录在案以后,赔不赔钱还在其次。一旦碰瓷者成功碰瓷三次,就属于讹诈成功了三次了。”
“接着出了交通事故,即使是司机故意压死碰瓷者的,也不需要赔钱。”
“车辆因为躲避行人,撞树了撞人了,或者掉沟里了,都是碰瓷者赔钱,没有钱就蹲大狱。”
长缨在大德国跟着女皇日久,首先得到了女皇明辨是非的第一印象,她又学习了大德国的几种法律法规,深深感到人在案件判断方面,都没有女皇判断的清晰。
就一个母猪咬死人,就他看来,一次就咬死了三个人,说什么也是猪的主人有重大过错。
可是,女皇剖析起了是头头是道,你进入人家猪圈就是你的过错,被老母猪咬死了是猪的事情,和猪的主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除非是主人指挥猪干的。
碰瓷的事情,在南羌国的京城也有,那些无赖总是冤枉好人赔钱,官府没法禁止。
碰瓷甚至形成了产业,有些官员或者衙役护着,司机或者驾车的打官司,往往就是赔钱。如果推广了大德国女皇的办法,碰瓷者将死伤殆尽,不死的自己承担责任就更好了。
这天,突发了一个误食河豚鱼中毒案,因为和偷盗有关系,又牵扯死了个老年男女和一个男孩,大理寺请女皇陛下决断。
一个在街上蹬三轮送货的,看今天赚的钱比较多,家里老娘馋河豚鱼吃了,早就想买一条打牙祭了,此前河豚鱼太贵不舍得买。
现在,西族人打鱼打的河豚鱼多了,河豚鱼的价格也比之前下降了,就买了一条二斤多的。
他把鱼挂在车把上,打算给別人送最后一单货,就可以回家了。
他抱着货物给商家送进去了店里,顺便和掌柜的交代了几句,接了这次送货的几个铜板就出来了。可是,他挂在车把上的河豚鱼不见了。
这一下把他吓够呛,河豚鱼是有剧毒的,经常发生被误食中毒的事情。此前河豚鱼因为捕捞的太少,许多平民百姓很少见过,团江里四十多种鱼虾,不打鱼的对这些鱼都认不全。
如果是不认识河豚的,在吃之前不知道怎么收拾,当成鲤鱼鲶鱼给炖了,不吃死人才怪。
他找了一圈没有,也不像是被猫狗叼走的,就呼喊了起来。
管治安的听了他喊叫也过来了,了解到了是河豚丢失了,这事可是很严重的,马上用喇叭喊了起来,就希望偷走河豚鱼的能听到,不送回来也没关系,千万别吃了。
偷走河豚鱼的是个妇女领着个男孩,母子路过此地,男孩的母亲看到了车把上挂着的河豚鱼很新鲜,个头也很大,足够一家人吃一顿了。
她们母子并不认识这种鱼,看左右没有人注意,就摘下了快速离去。
母子住的比较远,这里用喇叭喊她们也听不到,回家就炖上了。
她家里还有公公婆婆,一家人也不认识这鱼,看儿媳拿回来了鱼不小,长得也挺好看,炖了也香气四溢,就欢天喜地的把鱼吃掉了。因为滋味太好,连鱼汤都吃干净了。
一家人毒发,马上就送进了医院,妇女不爱吃鱼,她吃的最少中毒轻微,公婆和儿子经过抢救也没有救回来,都被毒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