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这一网的收获
第450章这一网的收获 (第1/2页)船刚一靠岸,林宇就听见远处传来“哗哗”的潮水声。
涨潮的时间快到了。
几人顾不上歇脚,扛着工具就往之前下网的滩涂赶。
那片渔网斜斜地扎在红树林边缘,涨潮后海水会漫过滩涂,再想收网就得在齐腰深的水里费力,必须赶在潮水漫上来前拽上岸。
“来,搭把手!”
柱子弯腰抓住渔网的一端,将绳子在手腕上绕了两圈。
林宇也攥住另一端,掌心瞬间被粗糙的麻绳勒出红痕。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发力,“嘿哟”一声将渔网往岸上拽。
网绳绷得笔直,水下传来沉甸甸的拉力,显然是网住了不少东西。
“这网够沉的!”林宇咬着牙,手臂上的青筋突突直跳。
淤泥被渔网带起,溅得两人裤腿全是黑泥,可谁也顾不上擦。柱子弓着身子,后背的汗水浸透了衬衫,像道深色的水痕,他腾出一只手抹了把脸,喘着气喊:“再加把劲!快到岸了!”
渔网一点点被拽出水面,网眼间挂满了银光闪闪的鱼,还夹杂着几只挥舞螯钳的螃蟹。
徐蔚然和二丫早就拎着渔笼等在旁边,眼睛瞪得溜圆,像两只等食的小麻雀。渔网刚一触到滩涂,两人就欢呼着扑上去,手指飞快地分拣起来。
“我的天,这是拿骚石斑鱼?”徐蔚然忽然拎起一条鱼惊呼。
那鱼足有两尺长,身体呈浅褐色,布满了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点,像泼洒的墨点,背鳍上还带着几根尖刺,尾巴张开时像把扇形的小扇子。最特别的是它的眼睛,圆鼓鼓的,虹膜是明亮的黄色,在阳光下闪着机灵的光。
“这鱼可贵了!”二丫凑过来看,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鱼身,“上次柱子哥抓到一条小的,就卖了好几十块。”
徐蔚然赶紧将石斑鱼塞进渔笼,生怕它蹦出去。
网里最多的还是红瓜子,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像撒了把红色的小石子。
这些鱼只有巴掌大,身体是鲜亮的橙红色,鳞片上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游动时像一团团跳动的小火苗。二丫抓了一把往渔笼里放,它们在笼里蹦跶着,溅起细碎的水花。
林宇和柱子终于把整张渔网拽上了岸,两人瘫坐在泥地上直喘气,看着堆成小山的渔获,脸上都带着笑意。徐蔚然正忙着把一条比她小臂还长的海鳗塞进渔笼,二丫则数着网里的红瓜子,嘴里念叨着:“一条,两......哇,好多呀!”
潮水已经漫到了滩涂边缘,浪花舔着他们的鞋跟。
红瓜子虽个头不大,却透着股讨喜的鲜活劲儿。
它们通体是透亮的橙红色,像被夕阳染透了的霞光,鳞片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纹路,只在阳光下泛着一层温润的金属光泽,游动时浑身的红会跟着水波漾开,像一团团流动的小火苗。
最妙的是尾鳍,边缘带着一抹鲜亮的黄,划水时像镶了道金边,在网里挤挤挨挨的,凑在一起竟有种热闹的喜气。
这鱼不仅看着喜人,吃起来更是鲜嫩。
杨大婶说,红瓜子最适合清蒸,不用多加调料,只放点姜丝葱段,蒸出来的鱼肉雪白细腻,筷子一戳就能分开,入口带着股清甜,连鱼骨缝里都浸着鲜美的汤汁。
要是赶上新鲜的,裹点面粉下油锅炸,外皮酥得掉渣,内里的肉却嫩得流汁,连二丫这样的孩子都能一口气吃十来条。
这会儿网里的红瓜子还在蹦跶,有的尾巴一甩,溅起的水花能打到人脸上。
二丫数得不亦乐乎,时不时抓起一条放在手心,那鱼在她掌心里扭来扭去,滑溜溜的像块活的红玛瑙。
“这红瓜子够咱们吃好几顿了。”杨大婶笑着把渔笼往高处挪了挪,免得被涨上来的潮水淹了,“剩下的晒成鱼干,等你们走了,给你们带一些。”
林宇看着网里密密麻麻的红瓜子,忽然觉得这小个头的鱼比大青龙更让人觉得踏实。
它们虽不成气候,却胜在数量多,不管是自家吃还是拿去镇上卖,都是笔实在的收获,像这红树林里的日子,不张扬,却处处透着丰足。
几人正埋头分拣渔获,手指在滑溜溜的鱼身上翻飞,红瓜子被扔进竹筐,石斑鱼、海鳗分门别类装进渔笼,动作麻利得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赛。
淤泥溅在裤腿上,咸腥的海风裹着鱼鲜味儿扑在脸上,谁也没闲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