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告胤禑的黑状
第159章 告胤禑的黑状 (第1/2页)礼数客套完之后,衍潢拉着胤禑的手臂,小声说:“家门实在不幸,出了两个不懂事的孽障,还请十五叔您高抬贵手,帮着在皇上的跟前缓颊。”
衍潢不怕罚俸,也不怕削爵,就怕康熙借此机会,夺了他手下的牛录。
旗主的根本,就是门下的牛录。没有牛录的旗主,就是任由皇帝宰割的牛马而已。
在大清,皇族宗室诸王并不拥有自己的封地,而是通过统帅旗下的“牛录”,来展现其权力。
这种独特的制度安排,使得清初时期的旗主诸王们,拥有庞大的政治力量。
衍潢为旗主的镶白旗下,原本就没多少个牛录。
上次,老四被册为和硕雍亲王的时候,一次性就分走了镶白旗汉军第五参领下的十五个牛录。
实话说,衍潢心疼的差点当场掉了眼泪。
所谓的十龙夺嫡,不如说是十龙争宠。
以康熙掌握的绝对权力,除非采取玄武门继承法,否则,没人玩得过康熙。
上次,在太和殿内,九成旗主诸王和满洲勋贵支持老八接任太子,即使胤禑没出大力,康熙也是必胜之局!
当然了,胤禑从中捞取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这才有了管相的绰号。
在顶流天龙人的圈子里,一旦站了队,就必须脚跟站稳,绝不能三心二意。
胤禑的立场是,绝对忠于康熙,趁机培植自己在军方底层的势力。
拉拢一个参领,远不如拉拢一个佐领。拉拢一个佐领,也远不如拉拢一个骁骑校。
真到了关键时刻,一群骁骑校真敢跟着胤禑拼命。而参领和佐领们,很可能瞻前顾后,想赢怕输,多面下注。
著名的武昌首义,领头的居然是个副班长,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表面上,胤禑是真不结党,和任何重臣都不交往。但是,胤禑暗中搞的都是全斗焕的那一套把戏。
胤禑知道康熙的心思,老皇帝做梦都想找借口,再罚几个牛录出来。
所以,衍潢的请托,对胤禑并无卵用。
“有旨,著衍德和襄德,明白回话!”胤禑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衍潢只能干瞪眼。
明白回话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说谎就是欺君的大罪!
借着欺君的由头,康熙正好下手,再划走几个牛录。
因为,亲王府里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衍潢至少有个管教无方的责任。
很快,襄德就被叫到了胤禑的跟前。
胤禑冷冷的问他:“皇上问你,为何下毒手,把你哥哥打成重伤?”
襄德也知道胤禑的厉害,便小声说:“回皇上,衍德不仅偷走了奴才的红领绿鹦鹉,还故意弄死了……”解释了一大通。
胤禑很有耐心的等他说完了理由,这才又问:“仅仅是偷了只鹦鹉罢了,就敢把哥哥打成重伤?”
“这个……”襄德有点急眼了,就解释说,“那只鹦鹉至少值千两银子。”
胤禑心想,铁杆庄稼真是养蠢人的“好”制度,这种话也敢说出口?
“来呀,把襄德锁了,拿交宗人府治罪!”胤禑径直翻了脸,下令抓人。
为了一只鹦鹉,就敢把亲哥哥打成重伤,不管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
衍潢见胤禑突然翻了脸,心里有点慌,赶紧凑到胤禑的跟前,小声说:“十五叔,若能帮着在皇上跟前缓颊,侄儿必有重谢。”
胤禑淡淡的说:“重谢就不必了。”
衍潢能给的东西,康熙那里都有,胤禑真不稀罕。
而且,不能给皇位的事情,对胤禑而言,都不值一提。
抓了襄德后,胤禑又吩咐人,帮衍德传了伤科的太医。
直到胤禑登轿之前,衍潢还想找他暗中勾兑一下。
可是,接了暗号的乌林,高声说:“起轿!”
没办法,衍潢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胤禑走了。
胤禑回清溪书屋,还没行完礼,就听康熙问他:“削几个牛录有望么?”
“回汗阿玛,又不是衍潢犯罪,怕是不太容易削牛录。”
胤禑比谁都清楚,削夺旗主和领主所属牛录的大事,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乾隆朝,才算是彻底摆平。
解决旗主们的大问题,根本急不得!
若真是操之过急了,反而会逼出大乱子。
听胤禑这么一说,康熙自己也觉得,他有些过于心急了。
“唉,旗主诸王不安分,终是心腹之患。”康熙忽然问胤禑,“有人告诉朕,你竟敢私通平王福晋?”
胤禑对康熙的态度是,你不问,我就敢装傻。你问了,我必须说真话。
“回汗阿玛,臣儿一时鬼迷了心窍,没有管住性子……”胤禑赶紧跪了,主动承认了,他和曹佳氏,确实很有几腿,还整了个福彭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