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六陌之战(下)
第一百章 六陌之战(下) (第1/2页)在得知周处被派往六陌作战的消息后,刘羡是有些辗转反侧的。
刘羡和周处并无交情,仅仅只是数面之缘罢了。他数次试图与周处交好,也都被周处冷眼挡了回来。如果刘羡是一个寻常人,可以说已经仁至义尽,是全然没有必要在意这件事的。事实上,军中有好几位比刘羡要德高望重的人,也对此沉默不语。
但刘羡想起自己当年在金谷园诗会的遭遇,却不能不感到同情。
一个亡国之臣,在新朝代饱受鄙夷,但却坚持自己刚正的准则,践行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不对身边的丑恶做一丝一毫的妥协,即使因此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挫折,他也纤毫不改。
这正是刘羡过去理想中的自己,在入诏狱之前,他就是想成为这样的人。
即使在现在,刘羡也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好,无非是自己有了更宏伟的目标:想要创造一个属于全天下所有人的归宿。为此,他能够牺牲掉一些自己的原则,但依然敬佩和亲爱那些能够坚持理想与初心的人。
周处毫无疑问正是这样的人。若是这样坐视周处被梁王谋害,刘羡在内心中想,那就等同于是他自己杀害了过去的自己,即使素昧平生,这也是刘羡所无法容忍的。
刘羡很快就做出了决断,他私下和幕僚们议事说:“梁王欲杀建威,我欲活建威,且为之奈何?”
众人都感到非常难办,不管司马肜的命令有多么荒谬,他身为梁王,毕竟是全军统帅。
刘羡不过是麾下十七军之一部而已,如何与之相抗呢?
李盛思忖良久,建议刘羡道:“主公,虽不能直接违抗军令,但见机行事的余地总还是有的。您不妨向梁王殿下请命,说此地地形复杂,怀疑北面有叛军活动,您带兵去北面的峰阳原扎营,如此一来,若建威真出现了什么意外,您也可以施以援手。”
“但问题在于,您一旦这么办,恐怕和梁王殿下的关系也会闹僵,之后又该怎么办?您可想好了对策?”
刘羡回答道:“所谓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梁王若两次设计不成,还要继续陷害,那他有何面目担任统帅之名?就算不死心,手段必然也不至于如此的不体面。”
“更何况,我又不是建威。”刘羡笑了笑,低声对李盛道,“我在洛阳有很多朋友,梁王当年就是顾忌这一点,才救下了我的性命。如今又怎会不考虑这些呢?”
李盛闻言,这才恍然。周处虽然是刘羡过去理想中的自己,但刘羡也早早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他明白个人的高尚比不过众人的呼声,他并非是削灭人心中的恶,而是试图点燃世人所渴望的火。
只有由人心中自然升腾而出的火焰,才是能够祛除黑暗的火焰。
正如这一次刘羡试图救援的出发点,并非是为了与梁王对抗,而是为了挽救不久的将来,即将崩溃的军心而已。
刘羡按照李盛建议,向司马肜上疏,自愿到好畤西北面的峰阳原驻防,以提防叛军有可能的突袭。有人愿意分忧,司马肜自然不会拒绝,还特地给刘羡多调拨了一些粮秣。
于是在六陌之战的前一日,刘羡率军进驻峰阳原。
峰阳原是一块濒临泾水的土塬,模样平平无奇。但刘羡看中的是它的位置,距离好畤约有四十里,距离六陌约有二十里。
一旦在六陌发生了什么事情,刘羡完全可以用事急从权,不急汇报为理由,由自己临时做一些决策。
为了保证程序无可指责,他并没有对士卒公开下一步的打算,而是事先对梁王承诺的那样,对周遭都派出了斥候。
这就足够了。当六陌之战正式开始后,仅仅两刻钟,刘羡就得到了消息:
“建威将军率军向六陌进攻,战况堪称激烈。”
现在出兵还不是时候。一片大雾中,摸不清叛军在六陌的布置,周处军也尚未出现颓势。刘羡安然令军中将士造饭,吃饱了再看形势发展。
一个时辰后,刘羡再次得到了消息,不过却不只是周处军的:
“建威将军原本已经占据上风。但不知为何,原本作为支援,跟随在建威将军后方的卢长史部,突然放开道路,往后后撤了十里。西面又有马蹄声,似乎有叛军援兵过来了。”
刘羡闻言,知道现在情形有些危急了,但这仍在意料之中,重要的是下一步,叛军到底是怎么计划的。
这次他令孙熹去亲自探查,特别关照道:“一定要弄清楚,若有叛军来援,有多少人,又有哪些将领,分布在哪些地方。”
又过了一个时辰,孙熹抓了一个俘虏回来,拷问之下,终于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叛军主力大约有四万援军,自四面包围了建威军。建威将军虽奋力抵抗,但终究露出颓势。在东面的似乎是羌将姚弋仲,在西面的是氐将蒲光,在北面的是铁弗人叱奴寇,在南面的是伪帝齐万年。”
这句话令刘羡大喜,他追问道:“如何分辨伪帝齐万年在何处?”
俘虏回答说:“万年大人以红底乌鸦为旗帜,全军只有此一面旗,万年大人定然就在那旗下。”
至此,刘羡终于觉得时机成熟,他对薛兴等人笑道:
“齐万年真是托大!他在南面坐镇,就是想显示自己胆气惊人,视我军如无物啊!我若不去打他一打,还真让他嚣张起来了!”
说罢,他立刻召集全军,当众动员道:
“诸君,我们已探得消息,就在建威将军进攻六陌时,因贼军作战不利,贼首齐万年亲率贼兵而来,以为援助。这真是非同小可!根据斥候得报,建威军已经是朝不保夕,若无人援助,立刻就要覆灭了!”
“按理来说,这时应该主力前援,但贼军抄没后路,断去了两军联系。梁王那边尚无动作,只有我军知道了消息,我已经派出使者去传信,但要等大军来援,恐怕是来不及了。”
“现在情形危急,事急从权!我打算先领诸君解围,只要稍作牵制,等梁王主力一到,贼军必败!”
这个动员可谓合情合理。友军有难,同袍本来就应该互助。而在刘羡口中,是叛军打了建威军一个措手不及,而非是司马肜主动抛弃建威军。所以司马肜收到消息后,一定会派出援军来。只是时间紧急,刘羡不得不率先去救援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