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谁才是国之重器万众福利
第748章 谁才是国之重器万众福利 (第1/2页)于是让卫东给韩国斌的建议就是电器品类研发生产前都要给他过目,然后少喝酒。
别因为卖白酒,就喝成了酒蒙子。
始终保持清醒来解决问题
包括快捷酒店也是这样。
目前对蓉都来说就不用去好高骛远的修大楼搞大酒店,承包转租下五机部在蓉都这片儿的办事处招待所。
三排平房,两座三四层高的砖混建筑,改造成快捷酒店就行了。
问就是帮五机部减轻负担,给各地相关单位有出差住宿免单补贴,不要过于醒目的去搞大投资。
等这个阶段过了,资金积累、人员培训啥都到位了,实际上西山产业群自己都有地块修楼修大酒店。
目前是尽快要搞定新型酒店提供给各种经商、工作需求,而不是追求什么高档酒店感受。
一切从为人民服务的思路出发。
韩国斌听得连连点头做笔记。
然后刚准备吃晚饭,顺便给道士们接风洗尘探讨安排去处。
电讯学院的院系领导就带着陆涛赶过来了。
其实从听见韩国斌说这家可能要升级改名成电子科技大学,让卫东就有种卧槽,原来是这尊大佛的感觉。
谁知人家听了是他,也有类似反应。
见面就热情的握住手使劲摇,原来电讯工程学院现在属于四机部,金陵厂、锡州厂这些全都是四机部的同僚,尖子生才往这些地方送。
早就听闻让老板的名声,更是主导了这么大的几个电子产业项目。
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渠道能联系上。
让卫东也没细想过这种专业院校,的确应该隶属于电子工业部,打交道绝对比跟那些蓉都周围的电子厂要强得多。
三年前他跟着于松海、报社站长已经扫过一遍蓉都相关电子企业。
一个个都牛皮哄哄的很难打交道,这才跟邮电器材厂这么个校办工厂合作起来。
现在也有点意外惊喜,坐下深聊呗。
就自家新开的火锅馆边吃边聊。
让卫东开诚布公的把鹏圳正在调试整改的两家合资芯片厂,已经开始量产备货的声卡厂、音响厂,正在筹建组织的摄像头监控设备厂,甚至已经调拨给集装箱厂联合川东机械厂绞尽脑汁的冷藏集装箱车间,都一股脑搬出来。
请求大量支援!
其实大家心头都明白,这时候再按照分配渠道送出去的学生,大多都得坐冷板凳,在技术飞速发展的电子行业可能耽误一两年,就彻底被时代抛下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到研究所、热门大厂,大多数人按照省市区划分到各地,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荒废了。
现在恰好临近毕业季,立刻答应十来个系,二十多个专业调集师生骨干前往参观了解。
这一聊差不多就到深夜。
第二天继续到电讯院去参观,还给头批立刻出发的师生做鹏圳改开前沿形势讲座。。
最后让卫东承诺以AMD芯片公司的名义,投资在电讯院搞个计算机半导体研究院,具体投多少要看六月到北美能赚多少,但最不济也能投入千万元作为这家研究院的底子,推动半导体人才培养。
后来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巨大浩瀚的系统工程,让卫东也只是打着为AMD培养技术人员、工程师的名义,却没有要求研究院要为AMD提供任何研究成果。
但这些涉及到意识形态和国家斗争的话题他都不说,不给科研部分掺和ZZ。
同时也是这个年代科研单位也特别向往欧美优渥的研究环境,别什么时候给无意中给卖了。
程朗在电讯院一直穿着身中山装,像个退休教授似的,不声不响坐在让卫东侧后方,聆听观察了全过程。
到晚上,得了消息的董雪晴已经派狗蛋和别的司机,开着三部车带了索道工程师抵达蓉都。
让卫东也归心似箭,邀请两位电讯院的院系领导一起。
一大早驾车出发回江州。
西山电子产业群就是电讯院的毕业输送重点。
因为电子元器件配套的问题,江州不太可能成为超越蓉都、鹏圳的电子产业核心。
但让卫东希望把软件产业留在江州:“整个西山电子产业群主要就是为软件工程服务组成,现在集中在银行金融、税务收费等各种系统的开发上,未来还要拓展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大二那个陆涛搞的算命软件我就觉得很有趣,值得培养。”
秉承让卫东在内地尽量不开豪车的习惯。
狗蛋他们把四驱面包车、切诺基、路虎卫士给开过来。
让卫东就选了最“豪华”的切诺基自己开,顺便给学院领导交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