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凡阻兴汉者,管你姓曹姓刘,皆诛!刘备:这大汉就由我一人来扶!
第203章 凡阻兴汉者,管你姓曹姓刘,皆诛!刘备:这大汉就由我一人来扶! (第2/2页)“你主刘子扬,当真愿归降我们大将军?”
刘备对自家同宗,天然有亲近感,萧和却没那么容易轻信。
“我家主人说了,当年他投奔曹操,乃是误认为曹操乃大汉忠臣,想要助他匡扶刘家社稷。”
“谁想曹操自灭袁氏之后,便日渐显露出谋朝篡位之心,甚至还纵容其子弑杀天子,其汉贼奸臣的本性,已是昭然若揭。”
“我家主人看清楚了曹操真面目,早已心怀背弃曹贼,转投大将军之心,只是苦于没有觅得良机。”
“现下他终于等到了机会,故而派小人冒死出城,向大将军表明归顺之心!”
黑衣家奴说着叩首在地,恳求道:
“我家主公恳请大将军念在同宗之情的份上,能宽恕他先前误投曹贼之罪,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助大将军共匡刘家江山社稷的机会!”
这番慷慨陈词,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似乎找不出什么漏洞。
刘备显然是信了。
萧和眼中的疑色,却始终难消。
毕竟他是看过剧本的人。
刘晔嘴上说着志在匡扶汉室,可他生平却从未做过一件匡扶汉室之事,全都是在帮着曹操扫清篡汉的绊脚石。
荀彧好歹还反对过曹操称魏公。
这个刘晔呢,从曹操称公称王,再到曹丕废汉称帝,他是一个屁都没放过,甚至还参与了劝进上表。
这样一个“识时务”之人,尽忠职守侍奉了曹家三代的曹魏元老,萧和能信他就见鬼了。
“大将军,我家主公为表诚意,这里还有一桩机密献于大将军,以助大将军攻取寿春,一举歼灭曹仁淮南军团!”
说着那黑衣家奴,便将一道密信,献了上来。
这番话,不由令刘备大为惊喜,当即令陈到宣读出来。
刘晔在信中声称,杨修已劝服曹仁,趁刘备尚未攻城之时,率两万余曹军弃城突围。
曹仁原定之计划,乃是令周泰张昭等江东降臣,率孙权旧部,佯装主力从北门突围,假意要抢渡淮水逃往龙亢,以吸引刘军主力。
到时曹仁则自率北方籍嫡系,自西门突围,趁刘军西面兵力被抽调之机一举杀出一条血路,向西逃往阳泉一线。
“果然如伯温你所料,曹仁当真要逃!”
刘备欣喜的目光急看向萧和。
萧和真是把曹仁看透了。
这位曹家第一大将,果然不敢与寿春共存亡,要提桶跑路。
围城刘军约有七万余人,若曹仁集中两万多曹军,趁着水势未退抢先突围,若不能准确判断其突围方向,还真不好围堵。
刘晔这道机密,正是雪中送炭。
这意味着他们已知曹仁突围方向,可调集重兵于寿春以西设伏阻击,一举将曹仁军团歼灭!
寿春既得,又灭三万曹军,还诛杀曹家第一大将!
消息传回去,曹操不说是天塌了,至少也得是塌了一半吧!
“刘子扬,他确实是真心归降我家大将军?”
“这一道机密,也是真的吗?”
萧和却依旧未信,将那帛书向黑衣家奴眼前一扬。
黑衣家奴一拱手,慨然道:
“我家主人已指淝水立誓,倘有半句虚言,便叫他不得好死!”
好家伙,这样的毒誓都敢立,对老刘这样仁义君子,杀伤力那是相当大啊。
果然。
刘备脸上再无质疑,郑重其是道:
“子扬与吾皆为刘氏子孙,吾相信他必有一颗匡扶汉室的赤诚之心。”
“你这就回寿春,转告子扬,我刘备期待着与他并肩而战,共扶社稷的那一天!”
家奴如释重负,当即再三叩谢,方才带着刘备的回复告辞。
送走家奴,刘备兴冲冲看向萧和:
“伯温,咱们既已知曹仁要从西门突围,是否当调集重兵,于西面设伏,一举围歼曹仁军团?”
听这话,老刘显然是深信了刘晔的指淝水为誓。
萧和却在琢磨着,怎么能说服刘备,莫要因同为姓刘的滤镜,就轻信了刘晔。
正待开口时,却又有丁奉派人来报,宣称有越城出逃的士卒,受杨修所托,带来了一道密报。
杨修密报?
刘备便收起了兴奋,将那密报接过,与萧和等众人共看。
这一看不要紧,刘备脸色是骤然一变。
杨修在密报中称,曹仁已秘密召集除张昭周泰外诸将,宣布将在明晚从北门突围,抢渡淮水逃往龙亢!
“伯温,这…”
刘备惊疑的目光看向了萧和。
杨修这份密报,与刘晔所透露的情报,截然相反。
后者称曹仁将从西门突围,前者则称曹仁要从北门突围。
这两道情报,自相矛盾,到底该信谁呢?
刘备有些糊涂了。
“大将军还不明白吗?”
“杨修已骑虎难下,他已别无选择,怎么可能向我们透露假情报?”
“杨修情报为真,那刘晔的情报便自然为假。”
“大将军这位同宗,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大义凛然,甚至是不惜指淝水为誓,实则却是在诈降大将军,想对我军调虎离山,以助曹仁趁虚从北门突围呀。”
萧和冷笑着将刘晔的图谋揭穿。
刘备身形一震,蓦然省悟,急是将两道情报,再次反复细看。
良久后。
刘备脸上燃起怒色,将刘晔手书拍案了案几上,怒道:
“这个刘晔,枉他为刘氏皇族,出身比吾还正,没想到他不思匡扶汉室便罢,为保曹家竟不惜做出背誓无信之举!”
“他怎配为汉室宗亲,怎配为刘氏子孙!”
张飞等诸将,无不民愤怒激昂,深为刘晔的不耻行径而愤怒。
萧和却不怒不惊,只轻叹道:
“天下刘氏宗亲多如牛毛,有似刘焉刘表这种只图割拥一方者,也有似刘晔这种背祖忘宗,只想在曹家新朝中谋一个荣华富贵者。”
“真正想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再兴我大汉朝,却是凤毛麟角。”
“相比于他们,大将军你才是异类呀。”
刘备心头一震,恍然明悟,不由沉默下来。
脸上怒气渐消,心绪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良久后,刘备摇头一声慨叹:
“也罢,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这大汉社稷,他们不想扶,那就由我刘备一人来扶吧!”
刘备是大度,可不代表诸将也大度。
张飞是勃然大怒,愤然骂道:
“刘晔这厮不想扶汉就罢了,竟然还敢指淝水为誓来诓骗大将军,实在可恨之极!”
“大将军你大度能饶他,俺却饶不了他,俺定要将他大卸八块,让他不得好死!”
刘备眉头一锁,脸上亦燃起一丝怒色,遂看向萧和:
“伯温,依你之见,吾当如何应对?”
萧和眼中杀意如刀,手往沙盘上一指,冷冷道:
“还能如何,自然是于寿春以北设伏,坐等曹军前来送死。”
“曹仁也罢,刘晔也罢,凡阻碍大将军再兴大汉者,统统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