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253章 要么做皇帝要么死!刘备:既无回头路可走,孤就进位为楚王吧!

第253章 要么做皇帝要么死!刘备:既无回头路可走,孤就进位为楚王吧!

第253章 要么做皇帝要么死!刘备:既无回头路可走,孤就进位为楚王吧! (第1/2页)

曹操要称王!
  
  实际上,从他建国封公那一天起,他就知道自己已没有回头的机会。
  
  他也没打算回头。
  
  废汉自立,取而代之…这是刘协被杀那一天起,他心中就已萌生的念头。
  
  先称魏公,尔后挥师南下,凭着收复淮南,饮马长江之功,趁势再进一步进位为王…
  
  这是前番南征前,他心中就已拟定的步骤。
  
  谁料南征以惨败收场,非但无功还痛失两州,声望大跌。
  
  这种局面下,曹操原本是没底气再进一步。
  
  谁想这个时候,陈群等士人献上了九品中正制。
  
  士家豪姓们有求于他,机会这不就来了么。
  
  我给你们选官之权,你们全力拥戴我进位为王,再出钱出人保我曹魏江山,助我荡灭刘备,一统天下。
  
  双赢啊…
  
  关键是曹丕这孩子懂事,还主动替他这个当爹的,说出了不好搬上台面的话。
  
  曹操焉有不顺水推舟的道理。
  
  曹丕大喜,欣然一拱手:
  
  “父亲放心,一切交给儿臣,儿臣知道该怎么做。”
  
  曹操满意的点点头,拂手示意二子退下。
  
  曹丕得到了曹操久违的嘉许,心中自然是欣喜若狂,欢欢喜喜告退而去。
  
  曹冲眼见曹操贪图眼前之利,决意与士族们达成这桩交易,遂不敢再劝,只能暗叹一声,默默告退而去。
  
  曹操望着两个儿子背影,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子桓这孩子虽才略平庸,却最懂孤,又知变通,分得清轻重缓急。”
  
  “仓舒虽聪明绝顶,却不善揣摩孤心思,欠缺几变圆滑变通,御下的权谋手段也不及子桓。”
  
  “孤当真该立仓舒为我大魏储君吗?”
  
  曹操喃喃自语,陷入了沉思之中。
  
  思来想去,终究难做决断,曹操索性不再去想。
  
  他起身下阶,走到了堂门外,负手立于高阶之下,远望向了南方。
  
  “刘备,你以为你夺了孤青徐二州,灭了孤十万兵马,你就扭转了强弱攻守之势了吗?”
  
  “孤有的是手段收拾你。”
  
  “孤就先借士族之力,灭了你这个生平大敌,尔后再收拾那班自以为是之徒。”
  
  “嘿嘿——”
  
  曹操捋着短髯,嘴角钩起一抹得意自负的冷笑。
  
  …
  
  三天后,魏国群臣开始向许都上表。
  
  从朝廷到州郡,从三公到太守,从曹氏夏侯氏宗室到外姓诸臣…
  
  兖州,豫州,司州,冀州,幽州,并州…
  
  钟繇,王朗,华歆,夏侯惇,曹仁,陈群,程昱,董昭,司马懿…
  
  雪片般的上表,从四面八方飞往许都,奏请那位天子,为曹操加封王爵,以彰曹操之功。
  
  至于曹操的功劳,无非还是讨灭袁氏,收复河北,平定关中等等这些老掉牙的旧黄历。
  
  失淮南,失徐州,失青州这些丢人之事,众臣们自然是默契的只字不提。
  
  许都那位少帝之子,自然也很识趣,当即一道圣旨送往邺城,要加封曹操为魏王。
  
  为堵天下人悠悠之口,曹操自然是义正严辞的拒绝。
  
  于是钟繇等众臣,少不了要苦苦劝进,那位天子也两度下诏,“逼迫”曹操称王。
  
  在历时一月拉扯,演足了三让三辞的戏码后,曹操才被迫接受了天子旨意。
  
  时年秋。
  
  曹操正式进封魏王,改魏公国为魏王国,食邑五万户,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出入皆以天子之礼。
  
  …
  
  应天,萧府。
  
  诸葛亮,鲁肃,庞统,糜竺…
  
  身在京师的大楚智囊们,齐聚于萧和府上,共商科举制的推行细节。
  
  “伯温,你这科举制与先前所创之均田府兵制,当真是相得益彰。”
  
  “均田制可令国富,府兵制可使兵强,这科举制又能为国家尽收天下英才。”
  
  “此三制实施,我大汉朝中兴指日可待也!”
  
  诸葛亮手捧着刚刚拟定的科举细则,口中是唏嘘不已,啧啧慨叹。
  
  鲁肃等人纷纷称是。
  
  庞统却捧起手中那张竹纸,啧啧赞道:
  
  “还有萧军师所造这竹纸,当真是比蔡侯纸好用十倍,听闻价格还不及蔡侯纸一成,更遑论简牍。”
  
  “依我之见,别看这只是区区一张白纸,其份量之重,只怕不逊于萧军师这科举制呀。”
  
  庞统眼光显然要比其他人刁钻许多,看出了这竹纸的意义所在。
  
  诸葛亮若有所思良久,点头道:
  
  “士元言之有理,此纸价格低廉,若以此纸来代替简牍作书,岂非连贩夫走卒,乡野百姓都看得起书?”
  
  “书可明智,若有朝一日,我大汉人人皆可读书明理,岂非人人如龙!”
  
  说到这里,诸葛亮蓦然省悟了什么,心头不由一震。
  
  尔后肃然起敬的目光望向萧和,拱手正色道:
  
  “伯温,这你科举制和竹纸,造福的可不只是当代,而是利在千秋也!”
  
  “此乃万世之功德也,请受亮一拜!”
  
  诸葛亮这么一提醒,众人蓦然省悟,皆是对萧和肃然起敬。
  
  “孔明兄言重了,什么利在千秋的,和可没想那么多。”
  
  萧和略有些不好意思,忙是话题一转:
  
  “孔明兄与诸位既觉着这竹纸好用,我的意思是今后可令朝廷州郡所用公文奏书,就皆以这竹纸取代简牍,以推行以纸代简,孔明兄以为如何?”
  
  诸葛亮连连点头,将那份科举细则重新拿起:
  
  “伯温所言亮以为可行,这科举制实施细则,我们商议的差不多了,就即刻奏请楚公颁布推行。”
  
  “到时候,就先以纸代简来向天下颁布这科举制。”
  
  众人皆称可行。
  
  这时,萧和却话锋一转:
  
  “这细则是拟好了,不过和以为,倒不必先急着推行,先等一个合适的契机。”
  
  契机?
  
  诸葛亮与众人眼神一动,未能听出萧和话外之意。
  
  萧和却目光望向北面,意味深长道:
  
  “我料就这几日,北方必有大变,曹贼一定会有大动作,咱们得先等等才是…”
  
  话音未落。
  
  诸葛均匆匆而入,一脸凝重道:
  
  “兄长,萧军师,北方细作刚刚从邺城传回的急报。”
  
  “曹贼已于数日前,于邺城僭越称王,自称为魏王!”
  
  “曹贼称王当日,便向北方诸州颁布了一部选官新法,称之为《九品中正制》,要于伪魏全境推广!”
  
  堂中立时哗然声起。
  
  诸葛亮眉头一皱,当即令诸葛均将急报详细念出。
  
  诸葛均便将帛书展开,当众宣读。
  
  伪魏众臣上表,逼迫许都伪天子下诏,加封曹操为魏王,曹操进位为王当日,颁布九品中正制…
  
  详细内情,尽数道明。
  
  堂中愤慨骂声,立时四起。
  
  “高祖有遗训,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曹操以一外姓之臣,称公还不够,竟然还敢僭越称王,当真是无法无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