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阳谋!这是阳谋!
第22章 阳谋!这是阳谋! (第2/2页)听出来了吗?
众人反正是听出来了,李学武对前面这几位的称呼都是去了姓氏的同志称呼。
后两位呢?
没有,全称加同志,这代表了什么?
你要说李学武尊重老同志,说尹忠耀和窦长芳的年龄大他太多也可以。
但是,这屋里谁不比李学武年龄大?
这种宣读是刻意还是不经意?所有人都在心里嘀咕着,尹忠耀和窦长芳的脸色更是严肃了几分。
其实窦长芳都没有任何的想法了,他的年龄已经快要到点了,这已经是二线了。
如果红星厂没有晋级集团企业,那么他完全有资格在今年同董文学一起回京。
主要分厂的工会负责人再进一步回到总厂工会担任副职准备退休才是正常的。
但是,现在集团先一步完成了组织架构变革,相关的负责人职级已经变化了。
他再想进京回总厂,回集团公司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在分厂熬时间。
李学武来钢城他是不舒服的,可也是无奈的,要杨宗芳等人闹一闹,他还准备看热闹的,可现在还看个屁了。
尹忠耀脸色严肃是因为他并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话,他也同其他人一样在想,李学武会把哪个处室单独留出来。
他们是怎么想的?
很简单,掌握两个处室的副厂长就是常务副厂长,可现在大家人手一个。
还剩下一个呢?
人事劳资管理处,这么重要的部门,尤其是冶金厂即将进行人事变革工作。
不仅仅是尹忠耀失望了,其他人在内心深处也有些失望,为什么不是自己呢?
是啊,他们齐齐望向李学武,想要听听他到底准备将人事劳资管理处交给谁。
谁也不给——
李学武故意在这个时候顿了顿,端起茶杯慢饮了一口,就在众人的目光逐渐热切的时候,这才继续讲道:“集团管委会决定,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到冶金厂担任副厂长。”
他抬起头,看向众人讲道:“栗海洋同志将负责人事劳资处的相关工作。”
“栗海洋?”尹忠耀忍不住问出了声,微微皱眉看向李学武问道:“秘书长,这是什么时候下达的组织人事任命,我怎么不知道?”
“就在会议召开前的十分钟。”
李学武转头看向对方,淡淡地回答道:“相关的文件和通知应该很快会下发。”
说完也不理会对方难看的脸色,看向众人讲道:“栗海洋同志的工作情况我就不在会议室多占用时间了,大家都对他很了解。”
废话,能不了解嘛,跟了李怀德多年的秘书,他们也是没想到栗海洋会来钢城。
太意外了,他们确实早就知道栗海洋的工作年龄和资历已经足够了,职级也够了。
要说李主任的秘书早就应该换一个了,是李主任离不开栗海洋。
栗海洋如果想要健康发展,就应该下来锻炼的,两年前就应该了。
结果呢,由于李主任的坚持,硬生生拖到了现在,可李主任对栗海洋不薄啊。
要是两年前,那栗海洋充其量就是个正科,甚至是副科,现在呢?
好家伙,一跃成为了分厂的副厂长,到底是年龄和资历够了,下来锻炼能力了。
众人心里一凉,而后又是一热。
为什么?
因为栗海洋下来很有可能在李学武的帮助下成为常务副厂长。
这个不用怀疑,都是副厂长,常务副厂长和副厂长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但是,差距的不是职级,而是职权。
到了这一步年龄和资历已经不重要了,核心竞争力是工作能力和成绩。
李学武将人事劳资处划给栗海洋是为了什么,这可是个出成绩的好部门啊。
让他们心里一热是为了什么?
因为栗海洋背后站着的是集团管委会主任李怀德,是李主任的亲信。
也就是说,栗海洋下来很有可能是李主任不是很信任秘书长,他们不有就机会了?
这一冷一热之间,差点给众人弄感冒了,直到李学武宣读下一项工作的时候都没反应过来。
他们没注意到,廖金会的脸色惨白。
他原本是厂管委办主任,正科,可要成立机关综合管理处,他怎么办?
能从李学武的态度和表现中明确一点,那就是不会再重用他。
既然李学武都不会重用他,那机关综合管理处的位置也不会留给他了。
厂长办公室?别想了。
谠委办现在都处于闲散状态,后勤科更不可能了,那是个重要的科室。
所以他会去综合办公室苦熬?
别说综合办公室主任不香,你来试试就知道了,厂长办公室主任的职能剥离出去,他就没资格再进来做会议纪要了。
也就是说,这个办公室主任成为专门管理那些秘书的人了,有什么意思。
这不是苦熬是什么?
他心里已经想到要辞职了,或者找关系调走,哪怕是去其他分厂呢。
李学武不会允许的,他只会看着自己主动犯错,然后摔倒,带倒一群人。
这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几经变化,众人也说不出到底是个什么心情。
你要说赚了吧?也行。
你要说亏了吧,好像……
原本大家在管委会中各管一大片,现在单管一套线,出了问题直接找他们。
管理处还没敲定负责人,他们不就是负责人的实际管理人员嘛。
到底是亏还是赚,都不是他们能决定的,管理分工很明确,工作范围有扩大也有缩小,有调整也有不变的。
其实他们早前想着李学武会直接调整他们本人的分工,就是组织架构不变,他们之间互调。
可没想到李学武反其道而行之,虽然没调他们,但调整了处室和科室的组织架构,这不就等同于对他们的分工进行了调整嘛。
原本负责调度、销售和财务工作的王淑琼现在要负责财务、审计工作。
也就是说,调度和销售工作砍掉了,只剩下原本的大类财务,扩充了审计。
你说她亏没亏?
王淑琼都不敢说自己亏了,虽然劳资部分划拨给了人事,可财务管理更专业了,管理的范围也扩大了,还有了综合管理职能。
原本负责服务、工程和后勤的杨叔兴更是被砍掉了服务和后勤,现管理调度、销售和工程工作。
你说他赚没赚?
杨叔兴都不敢说自己赚了,虽然看似他所管理的大类没变,可都不沾边了啊。
什么叫综合业务管理处,就是厂属业务不能单独执行的,就像生产技术和财务管理那样,必须把零碎的综合在一起,就是综合业务管理处。
你看他管理的范围好像很多,可实际上都没有重要的工作。
调度工作是业务重要,不是管理重要。
销售工作是经济需要,不是管理需要。
工程工作是基础需要,不是管理重要。
这么说吧,他所管理的这三项都有对应的专业分公司,他能做的就是衔接管理。
建筑工程总公司和销售总公司就不提了,集团正拟建运输调度总公司,他慌不慌,以后他就是冶金厂的大忙人了!
什么破事都能找到他,除了生产工作以外,出现场的工作都是他的。
唯一有好处的后勤科直接划走了,放在机关综合管理处下属,这是什么意思?
光干活,一点油水都不给呗?
你说这叫赚了还是亏了?
似是刘永年这样的多了一个设备管理工作,杨宗芳这样的少了消防应急管理工作补了安全环保工作的,再如尹忠耀这样少了人事补了一个纪监管理工作的要怎么说?
不亏不赚,白玩呗?
这不是他们白玩,而是他们被李学武白玩了。
组织架构拉开,管理处层级的负责人都是李学武选上来的,正好夹在了他们同科室之间,到时候他们敢咳嗽吗?
阳谋!这是阳谋!
再一个,这管理处负责人的位置之于现在那些处室负责人就如挂在驴眼前的胡萝卜一样,让他们怎么走就怎么走啊。
回过头来看常务副厂长的位置之于他们不也是一样嘛?
李学武暂时管理的机关综合管理处下一步还是要交给常务副厂长的。
他是没有说什么时候给,但一年之内还是要给的,厂里不能没有常务副。
李学武即是冶金厂的厂长,可他也是集团在辽东的工业负责人,更是集团秘书长。
他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忙不过来的,到时候冶金厂还得是常务副当家做主。
这么一想的话,众人的心也复杂了起来,早知如此,还跟李学武倔什么?
他是秘书长,就算不能直接任命常务副,可在集团说话也是好使的。
这个时候尹忠耀、杨叔兴和杨宗芳的心情最为复杂,王淑琼和刘永年还好。
他们两个同李学武之间本就没什么间隙和矛盾,合作上十分的愉快。
尤其是王淑琼,可以称得上是冶金厂第一个向李学武积极考虑的干部。
不过还得看李学武用不用她。
***
冶金厂在换了新领导以后的第一次办公会议开的时间很长,李学武在会议上不仅仅宣读了组织架构变革文件和重新做分工,他还讲了自己对冶金厂发展的思路和要求。
只是在听了他关于组织架构的变革方案以后,众人已经没有心气再质疑他的工作计划了,一个个的都显得筋疲力尽,十分憔悴。
当会议室的大门打开,在冶金厂机关职工期待的目光中,李学武带头走了出来。
其他副厂长不是皱着眉就是在想着事情,谁都没跟谁讨论和说话。
这就样,在机关这些人的关注下,领导们各自回了办公室,上午下班的铃声也响了起来,走廊里顿时出现了嘈杂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中午下班的铃声等于中午饭开始了,领导们可以持续开会不饿,但他们不行啊。
其实李学武也饿了,回到办公室将手里的文件放下便同张恩远一起下了楼。
他当然很轻松,其他副厂长都没下来,不知道是不是真不饿,还是没心情。
冶金厂没有机关小食堂,主要的食堂有两个,一个是大食堂,一个是招待所食堂。
李学武来冶金厂几次,多是在招待所食堂用的饭。不过正式来冶金厂上班以后他便没再去过,都随职工一起在大食堂就餐。
其实冶金厂在过去四年时间里的发展很大,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厂职工人数,都足够李学武提出建设小食堂的意见了。
可李学武就是没提,他跟老李不同,冶金厂也同集团公司不同,这里不需要小食堂,更不需要再多的招待空间。
招待所食堂已经足够来访客人的招待工作,李学武没去吃是想给大食堂立规矩。
他都要在大食堂吃饭,这伙食标准和饭菜量就要达标,也亲近了职工群众。
李学武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哪都跑,虽然也能在冶金厂大食堂见着他,但次数不多,至少没有现在这样多。
其实他们不知道,李学武去其他分厂的时候也是在大食堂吃饭的。几个分厂的职工基本上都见过他,知道他长什么样。
而从京城回来以后,李学武中午这一顿就在大食堂,职工每天都能见到他。
与他最初来冶金厂的时候不同,他不再守着办公室啃那些材料不出来,职工们也都进一步地与他接触,慢慢地开始了打招呼。
“秘书长好——”
“主任好——”
“厂长好——”
……
嗯,叫什么的都有,从这些称呼中李学武是能判断出对方的岗位和职级的。
李学武并没有纠正大家对他的称呼,尤其是主任一项,他已经不是厂管委会主任了。
可相关材料和会议决议还要通过办公室和宣传处做工作,职工不知道很正常。
李学武这个时候强调纠正只会引起讨论和议论,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大家怎么称呼他,他都是笑着点头,有的时候会答应,有的时候就点头。
亲切,年轻,有能力,成了李学武在冶金厂职工心目中的印象。
亲切很好理解,他做到了嘛,年轻是看出来的,有能力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没瞧见秘书长一来就规范了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的管理,快速掌握了冶金厂的工作,这还不叫有能力?
其实他们不知道,李学武在机关干部眼里更有严肃、认真、做事果决的印象。
李学武走进餐厅吸引人注目,排队取餐会引起议论,随便找位置坐下更是会让身边的职工谨慎又兴奋,他吃完离开还会吸引人注目。
他走到哪里,关注就在哪里,李学武知道是职工们还没习惯他的出现,但他相信大家慢慢就会习惯了他的存在。
至于说中午饭应该在哪吃,李学武可没有限制这些副厂长,这是人家的自由。
不过就张恩远所说,王淑琼中午是来大食堂吃的,其他人没看见。
李学武并没有在意这些副厂长是否会跟上他的节奏,有些事不能着急。
“要不要带一点礼物去?”
张恩远跟在李学武的身后,轻声询问道:“要空着手去不合适吧?”
“确实不合适,嗯,想想。”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人家请我吃饭,给我接风洗尘,总得表示表示嘛。”
他迈步上楼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嘴里则讲道:“不过也不能送贵重的礼物,那就更不合适了。”
“要不……送茶叶?”张恩远提了这个意见,道:“咱们集团配发的茶叶还有。”
“呵呵——”李学武轻笑一声,回头看了他问道:“是苏副主任搞到的那一批?”
张恩远理解了秘书长的笑意,也跟着笑了起来,道:“是那一批,确实很好喝。”
“呵呵——”李学武再次笑了起来,他微微摇头,不想评价苏维德的业务水平。
连特么李怀德都不如!
你说老李的业务水平跟狗屎一样,可老李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有谁见老李吃过亏吗?
是了,他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业务工作从来都不坚持己见,奉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连业务都不做,他能吃什么亏?
你再看苏维德,不懂装懂,不懂装屁,结果让人算计在了里面。
要不是食品总公司真有研发茶饮的计划和项目,他苏维德以后就得靠卖茶为生了。
“秘书长,中午好——”
李学武刚迈步上了三楼走廊,便见自己办公室门口站着的是韩战。
他见对方抬手敬礼也是忍不住笑了笑,道:“中午没去吃饭吗?”
“我去的早,看见您在那边取餐了,我先回来等您的。”韩战笑着解释道。
李学武则是很随意地走到办公室门口拍了拍他的胳膊,带着他进了办公室。
张恩远也是微笑着同他点了点头,等对方进屋后便去茶柜泡了热茶。
韩战啊,这可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