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皇后处断
第316章 皇后处断 (第1/2页)平阳城北,尧帝陵庙附近的庄园里。
赵基携带三十余车礼物来见皇后等人,这段时间自己姐姐也待在这里。
虽然赵基视晋阳为大本营,裴秀也在用心发展晋阳。
可晋阳对赵幸来说依旧是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
她也不喜欢闻喜、安邑,不怎样遥远的平阳,就成了她的新家。
庄园会客大厅内,皇后端坐上首,赵贵妃、董贵妃分别坐在两侧,宋美人侍立在侧。
伏寿阅读天子、伏完的书信后,转而就说:“孤听闻中山诸刘有意督兵南下,入卫天子。不知大司马是何心意?”
隔着竹帘,赵基坦然坐在客厅内,闻言皱眉:“亦有听闻此事。此前大军将要返回,十余万军民迁徙,拥挤于轵关陉。我虑他们南下时堵塞道路,就不做准许。不曾想,他们竟然求到了皇后这里。”
伏寿立刻回答:“大司马不要误会,孤并无干涉军事之意。”
“不敢,臣以为彼辈要走,如今便可以启程。稍后臣就发出文书,准许诸刘南下中原,入卫天子。”
赵基有些想不明白,中原有什么好,值得刘惠这些人如此执着。
这些人加在一起也就三千多人,算上之前入卫天子的田豫所部骑士,再加上这三千余步骑,将近五千之众。
双方大概率会合流,中山国在冀州之北,与代郡、渔阳、上谷相距不远。
皇帝得到这些人,也等于吕布间接得到。
这样算起来,冀州、幽州、荆州都派遣了入卫天子的军队,那么扬州、徐州方面也会派兵过来。
当这种兵力越来越多,皇帝的影响力增高,也就等于公卿搞事的本钱、操作余地扩大。
军队越聚越多,冬季粮食补给压力也就剧增,吕布这里刹车的难度也就大了起来。
见赵基轻易放走这些人,伏寿反倒沉默了,就问:“大司马,琅琊近况如何?”
“臣已委派赵范接任琅琊国相,自会顾虑周到。若是皇后思念家乡,明年臣督促琅琊,选百余宫人送到河东。如此皇后左右多些乡人,也能排解思念之情。”
“也好。”
伏寿应答一声,赵基也就起身:“臣告退。”
“赵贵妃代孤送一送大司马。”
“唯。”
赵贵妃起身应答,赵基也行礼后退几步,转身走出大厅。
赵贵妃揭开竹帘低头走出,她脸上敷着厚粉,盖掉了双眉轮廓,双眉之上各点了一团蝌蚪一样的蚕眉。
赵基在门外廊下等候,见她出来,拱手:“姐姐。”
“元嗣为国征战,数月不见……竟明显长大了许多。”
赵贵妃审视赵基,仔细打量,可以感受到赵基的疲倦。
“还好,见中原百里无人烟,难免伤感。”
赵基展臂示意她先走,赵贵妃走了几步就说:“叔父已辞官,听说元嗣要征叔父为幕府东曹?”
“是,我已派人询问伯父,他没有回应,没想到姐姐却先知道了。”
赵基左手垂落按在剑柄,右手负在斗篷下,也是边走边说:“姐姐替我劝劝他,朝廷已是是非之地。我家与旧日公卿已成水火之势,伯父若还是想入朝侍奉天子,必受公卿迫害。”
“那我尽力为元嗣促成此事。”
赵贵妃也压低了声音:“元嗣征常山时,有一战破袁绍之机会,却突然放弃。而战前叔父遣子楷兄长游说常山各家,自认为失信于乡人,无颜见人,这才辞官居家,以平旧人怨恨。”
赵基沉默,赵范作为朝廷使者返乡动员常山大姓、豪强反抗袁绍,赵范作为一个晚辈,影响力有限。
赵范是代表赵蕤做出各种承诺,大概就是一战打垮袁绍,自此常山人翻身做主之类的许诺。
结果就是实际情况不允许,赵基不愿意跟袁绍血拼,主动与袁绍和平退兵。
那些参与反抗袁绍的常山大姓、豪强也只能率领宗族、部曲、乡党西迁太原。
如果这些人都在战争中消亡,也就没人指责赵蕤了。
可都带着宗党、部众迁入太原,这就给赵蕤制造了巨大的压力。
赵基也明白,名义上是不满赵蕤,实际上还是不满自己,想要获取更多的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