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还能坏到哪一步去
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还能坏到哪一步去 (第1/2页)周慈、周大山看向麦田,眉头紧皱,沧桑而黝黑的脸难掩失落与沮丧。
这个人说得对,地主是不可能让佃户有好日子过的,否则,佃户就有可能不出力干活,甚至在地主欺负人的时候,还能腰杆硬一硬,不必卑微地仰人鼻息。
地主不可能让佃户如此,留在这里,自己被欺负了一辈子,那儿子也一样,孙子也差不多。
穷苦百姓家,连活下去都困难,哪还有翻身的机会?
顾正臣也站了起来,将口中不多的馒头咽了下去:“当佃户,麦子落不了你们手里多少,那等到土豆、番薯、玉米普及的时候,你们也一样,地主会拿走更多,留给你们的,只会是够吃,仅此而已。”
“可一旦移出去,那就有了自己的田地。一旦土豆、番薯普及开来,你们还会发愁吃饱饭的问题吗?不会吧,到时候拿出一亩地种土豆,一亩地种番薯,剩下的地种麦子、玉米、棉花……”
“日子总归一天好过一天,可留在这里,多好的收成都与你们无关,只与地主大户有关。所以啊,移民这事分怎么看,谁都不想成为不肖子孙,可还有一个问题,谁又想成为没有抓住机会,被子孙埋怨的祖辈?”
“大明会迎来一个盛世,而这个盛世的根基,就是耕者有其田。现在朝廷正在做的,可不就是将田地分给百姓,让佃户成为自耕农,让少田的自耕农成为多田的自耕农?”
喝了一口水,顾正臣从树林中走到路边,回头看向周大山、周慈等人:“你们若是相信朝廷,相信镇国公,那就应该大胆向前向前走,至少,我若是佃户,愿意抓住这个机会。”
“走出去,子孙后代未必能读书入仕,至少也可以温饱、平安一生。”
“留下来过什么日子,你们大半辈子都经历了,没什么好说的,几位叔伯啊,换一种活法,未必就糟糕,佃户糟糕的日子还不够多吗?再坏,还能坏到哪一步去?”
说完,顾正臣拱了拱手,笑着离开了。
严桑桑跟在顾正臣身旁,低声问道:“夫君这番话,他们能听进去吗?”
顾正臣叹了一口气:“多少出点力吧。”
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决心不够大,顾正臣也不指望这一番话就能促使他们下了决断,只是希望这些人在思考要不要移民的时候,多多少少想一想,到底要不要给子孙一个未来。
看着顾正臣离开的背影,周大山叹了一口气,转过身看向周小山:“你认为他说得对吗?”
周小山看着老父亲那张沧桑的脸,有些心疼,低声道:“孩儿听父亲的。”
周大山有些恼怒:“问你他说的对不对,不是问你听谁的!就这德行,迁出去之后还不被人欺负?看什么看,干活去!”
三月的风和煦,带着几分柔软,打在人脸上很是舒坦。
只是百姓没心思在意这些春风,要么勤于耕作,要么愁于当下。
移民带来了许多烦恼,甚至还带来了一些家庭矛盾,长辈希望留下,儿孙却被衙门说动了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