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五十七章 长城,还修不修?
第两千三百五十七章 长城,还修不修? (第2/2页)有人接应了军士,一个面如古铜,面容坚毅如磐石的汉子解开腰间的绳子,迈步走向张龙行礼,声音洪亮:“张都指挥佥事,好端端地怎么停了,兄弟们下去一次不容易。”
张龙对顾正臣介绍:“这位是彭锏,杀手锏的锏,曾是个指挥同知,后因喝酒误事,贬为副千户。彭锏,这位是——张兄弟,金陵来的。”
彭锏有些惊讶地看向顾正臣,抱了下拳:“张兄弟来自金陵?那应该好好看看咱们这,最好也帮我们这些人说说,朝廷不能有钱粮给移民百姓,去打安南,没钱粮给军民修长城啊。”
张龙对他如此客气,想来是个不小的官。
顾正臣看着说话直接,丝毫不做作的彭锏,问道:“副千户也下去铲崖?”
彭锏呵呵笑了笑:“副千户怎么了,就是轮到千户,那他们也得下去。就是这黄千户、郭千户,一年也要在这干满两个月。”
顾正臣凝眸,看向彭锏的腰间:“这绳子勒得久了,怕是会留下不少伤痕吧?”
彭锏明白顾正臣这话的意思,敞开胸襟,向下压了压裤子,露出了红了一大片的腰,甚至有些地方有淤青,而有些地方则有些发白,如同泡烂的死肉。
黄奇、郭钟也露出了腰间的伤,虽然两人已经结束铲崖三个月了,可这留下的一圈圈伤疤,已经没办法消除。
张龙叹了口气,面带愧色:“喜峰口上上下下,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都下去铲崖过。最危险的地方,如同战场。战场之上,没道理让百姓顶在最前面。”
顾正臣沉默了。
后世人登长城,只感叹其壮观伟大,却很少人沉思过,这蜿蜒的四万余里长城,到底付出了多少鲜血与汗水,付出了多少代价!
一朝朝,一代代。
挑着城砖的人,修筑长城的人,就这么生活着,付出着。
子子孙孙,似是无穷尽。
要知道,明代的长城,从洪武到嘉靖时期,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就没真正停止过,而且多是较大规模,嘉靖之后,长城修缮、增筑,那也只是规模降低了,并没有完全停下来。
后世有人嚷嚷,满清就没修长城,借此夸耀,他娘的不是蠢就是坏,明长城能修的边塞地带基本上都修了,连成一线了,它自然不用再大规模修了,但清代修缮、增筑长城的地方少吗?
后来为了对付捻军,干脆在中原大地上修起了长城,这不是清干的事?
倒是现在,顾正臣面临着一个困难的抉择,那就是这长城,还要不要继续修下去!
修长城,如同给家造个院墙,里面的人睡觉也有安全感,不用担心家里的白菜被野猪给拱了。
可问题是,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些,时间是不是太过漫长了一些?
若是能控制草原,在草原之上设置巡检、卫所,守在更外围,从此之后再没有胡虏能够轻松进入关内的话,这道城墙修下去的价值还有多少?
修还是不修,现在修还是晚点修,快修还是慢修,现在需要从头权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