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章 敕令
第两百九十五章 敕令 (第1/2页)大浮皇帝宋浓的马车返回大浮王朝国都途中,经过一座名为白马郡的郡城的时候,这位皇帝陛下径直走出车厢,走入郡城里的郡守府邸。
那位郡守姓黄,名泉山。是太和二年的进士,担任白马郡守,已经六年有余。
郡守府的护院看着有不速之客闯入庭院,正想要将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紫衣年轻人拿下,但随着有一个护院骤然身躯炸裂之后,其余护院,一哄而散,再不敢去说为那位郡守效死。
之后宋浓推开书房,黄泉山正在擦拭一件前朝官窑的瓷器,是一个白瓷盘子,上面雕花不多,只画着一朵淡雅黄花。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闯入自己的书房,黄泉山厉声开口,“你是何人?知不知道擅闯本官的府邸是什么罪?!”
宋浓没有理会这个一年到头也就只有一次机会进入国都,而且绝对见不到自己这个地方小官,只是看着那个白瓷盘子,微笑道:“前朝那位世宗皇帝,最喜好白瓷,让本来是四大窑之一的白窑一枝独秀。他在位的半甲子间,不知道有多少白瓷进贡入宫,你手里这件,画着一朵黄花,则是世宗皇帝特意为自己那位皇后烧制的一批瓷器,数量不多,而且只有一批,这批白瓷被称作黄花瓷。后来那位皇后之后在后宫里行巫蛊之术让一位妃子的儿子夭折,此事被世宗皇帝发现之后,龙颜大怒,将那皇后直接打入冷宫,再也不曾有黄花瓷一说。白瓷罕见,黄花瓷更为罕见,你手里这个盘子,在咱们京城那边,买几座大宅子,都还有富余。”
黄泉山听着宋浓说起自己手中的黄花瓷来历,一时间也有些恍然。
只是很快眼前的年轻人就话锋一转,“可你这么一个郡守,一年到头俸禄就两百多两银子,就算是加上各种火耗银子,能超过一千两?一千两,你连一块白瓷瓷器都买不到,怎么来得这么一个黄花瓷?”
黄泉山蹙起眉头,有些试探地开口,“大人是从京里来的?”
眼前这个年轻人,行事举动,的确并非小门小户,只是要说眼前这位年轻人是个什么官职,他还真不敢说,因为实在是太年轻了。
“你叫朕一声大人,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宋浓微笑着开口,声音平淡。
朕?
黄泉山一怔,脸色骤然大变,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确年轻,那位陛下,也这么年轻的……
他颤颤巍巍站起身,就要下跪,但心中依旧震撼无比,皇帝陛下不在皇宫里待着,跑到这白马郡里干什么?
“微臣不知道……”
宋浓不耐烦地开口打断他,“不要说这些了,朕今天来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你为官这么多年,到底贪了多少银子?”
黄泉山说不出话来,只是磕头如捣蒜,一个劲的说臣死罪。
“其实朕还想问,你既然学过算术一道,知不知道你今天的下场是什么?”
宋浓说完这句话,直接一巴掌拍碎了眼前这位郡守的脑袋,后者就这么毫无反抗之力的倒了下去。
等随手杀了一位一郡郡守之后,宋浓还没走出书房,一道清风掠过,便有一道身影在书房里凝结,正是四象庙的庙主天通先生。
天通先生看了一眼地面一眼,然后又看了一眼眼前的大浮皇帝,“陛下的气,出了吗?”
宋浓微笑道:“天通先生这是哪里话,此人在这白马郡守之位上,尸位素餐,只知道一味敛财,朕身为一国之主,怎能不为民作主?”
天通先生看了宋浓一眼,没有点破他的心思,大浮境内,官员众多,贪官也不会少,为何要特意在离开四象庙后,杀一位曾学过算术一道的官员,其实显而易见。
“不知道先生离开四象山,来寻朕,所为何事?”
宋浓看着眼前这位传言中的青天弟子,眼眸深处,其实有些漠然。
“向陛下借些东西。”
天通先生平静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皇帝,“陛下身负大浮国运,在下要抽出一缕,暂时有用。”
宋浓脸色微僵,“这大浮国运,岂可轻易借人?!”
天通先生不说话,只是看着眼前的宋浓。
宋浓皱了皱眉后,这才说道:“那朕有何好处?”
“没有。”
天通先生懒得多说,一步跨出,伸手便要去拔宋浓的一缕发丝,宋浓脸色难看,身形就要骤然而散,但很快,他便发现自己竟然无法离开此地,四周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气机,将他困在原地。
天通先生伸出手已经拔下宋浓的一缕发丝,收好之后,顺带去黄泉山身后的书架上拿了郡守的大印,这才说了一句,“多谢陛下。”
宋浓感觉四周的气机消散,松了口气,但瞬间讥笑起来,“原来鼎鼎大名的天通先生,也是这般不讲道理的人。”
天通先生本来不想理会这位年轻皇帝,但就在要离开书房的时候,他还是转头说道:“就当是答谢陛下,可以告知陛下一桩事情,大浮之前的大录王朝,为何覆灭,很简单,因为他当着家师的塑像,骂了一句,其实言语没有那么难听,只是这也就够了。”
宋浓脸色变幻,最后低下头,轻声道:“是朕多言了。”
天通先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就这么大步走出书房。
不多时,有扈从从书房外走进来,看着自家陛下安然无恙,这才松了口气。
“陛下?”
有人轻轻开口。
宋浓没有多说什么,起身走出书房,但很快还是忍不住嗤笑道:“登天境啊。”
……
……
天通先生没有离开白马郡,而是带着那枚郡守的大印来到了城中最高处,然后他将官印拿出来,松开手后,官印悬停于自己身前。
“敕令。”
“大浮皇帝旨意,俯瞰大浮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