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帝秦设计师 > 第208章 玄宗究竟干了什么?

第208章 玄宗究竟干了什么?

第208章 玄宗究竟干了什么? (第2/2页)

“但经过武媚和韦后乱政后,大唐的大臣们哪不懂太平公主心思?这些大臣更倾向李隆基,有大臣更是直言质问太平公主。”
  
  这就是武媚和韦后把后面人的路给走窄了,都怕再出一个武媚、韦后。
  
  当然,太平公主和武媚、韦后不同的地方在于,她姓“李”,即使其登基即位,也依旧可说是李唐的江山。
  
  可众臣同样会思考在太平公主之后呢?
  
  太平公主会把江山继续传给李唐宗室,还是传给她自己的子女?
  
  继位的子女要不要改“李”姓,还是坚持用他们的父姓?
  
  若是后者,跟武媚所行、韦后欲行之事又有何区别?
  
  为了江山稳定,这大唐的神器还是由李唐男子执掌得好!
  
  从一开始,太平公主登基即位的可能性便已不高。
  
  可那个位置太诱人,而且她母后曾成功过,嫂子差“点”成功过,太平公主怎可能甘心放弃?
  
  “见自家妹妹和儿子的矛盾已到了他难以调和的地步,李旦做了个很有意思的决定。”
  
  始皇心中一动,猜到了是什么决定,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始皇道:“莫非李旦主动禅位给了李隆基?”
  
  其他人一听也反应过来,从李念话中,他们已大概看出李旦这人的性格,觉得是此人能做出的决定。
  
  这李旦虽看起来没啥大的才能,但能主动禅位这点,便已超过了太多人。
  
  李念笑道:“不错,李旦觉得调和不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而且他可能还存着让李隆基登基即位,造成既定事实,能彻底断了太平公主念想,让两人不再继续斗下去的意图。”
  
  “说来,李旦之所以禅位,还有太平公主的功劳,她本来是想借‘天人感应’的谶纬之说在李旦面前打击李隆基。”
  
  说到这里,李念准备给后世的儒家也上点眼药,虽说现在的儒家不是后世儒家,但仍旧要保持警惕,防止大秦的儒家劣化。
  
  “‘天人感应’之说,陛下和诸公定是知晓,但此说在西汉时被儒家大儒董仲舒重新赋义阐述,与君王相联系,再之后更是被有心人作为打击君王或政敌的武器。”
  
  “天人感应”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不能认为这东西出于儒家,就完全是坏的。
  
  “简单讲便是,天子失德,老天就会降下异象灾劫,天子若为有德之君,老天就会降下祥瑞庆贺。所以,天下间有了灾劫或异象,那必定是天子本人或天子身边有人出了问题,若不及时处理,老天就会降下更重的灾劫,危及整个社稷。”
  
  始皇等人以前也有些信这,但从李念那知晓科学后,已不再信。
  
  但他们也明白在那些迷信的帝王那,这种攻讦的手段将能发挥多大的用处。
  
  始皇看向李念,暗道:幸亏有这小子,他才没像那些迷信的帝王!
  
  李念继续道:“据史载,太平公主找了一位懂天象的术士向李旦上言:‘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
  
  听到这,蒙恬脸上的表情古怪,道:“太平公主是想在李旦面前进谗,以这谶纬之说使李旦对李隆基心生猜忌,从而使父子隔阂?”
  
  王贲接话道:“但太平公主没想到李旦的做法时,既然天现异象,想让李隆基为天子,他何不顺承天意,主动禅位?”
  
  太平公主属实没料到她这位兄长会愿意放下帝王之权。
  
  这剧本不对,皇兄,我是想让你忌惮李隆基的,不是想让你禅位给李隆基那小子的。
  
  李念笑道:“李旦当时听到那术士的话时,只怕想的是‘一言为定’,正好趁这个机会直接禅位,省得再看妹妹和儿子斗来斗去。”
  
  “太平公主和其党羽听到李旦要禅位,当时便急了,李旦在位其实对他们更有利,可李旦禅位给李隆基,他们便将陷入劣势。”
  
  “身为皇帝的李旦才是太平公主最大的依仗,可现在这个靠山要走,还要将她的对头给搬上皇位,她要面对的不是皇太子李隆基,而是大唐皇帝李隆基。”
  
  “且李旦为皇帝,李旦还能调和她和李隆基的矛盾,让二人彼此间有缓和余地,李旦禅位一去,她和李隆基将开启生死争斗,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李念道:“所以出现了颇为有趣的一幕,在李旦宣布要禅位给李隆基后,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力谏,以为不可。”
  
  没想到她老哥李旦居然这么“实诚”,太平公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李旦心意已决,坚定地要禅位给李隆基。李隆基即位后,太平公主野心未灭,仍想争一争皇位,据某些史书记载,似是太平公主党羽更多,实力更强,李隆基情势更危。”
  
  “可在先天二年七月,实力更强的太平公主却不堪一击,被李隆基一举击溃,其麾下迅速被捕被杀,太平公主逃到山里的寺庙,事发三天后出寺,被李隆基下诏赐死于家中。”
  
  蒙恬道:“李旦此时可还在世,其未曾为太平公主向李隆基求情?”
  
  李念道:“李旦当然还在世,他也得知了此次政变,但他如何能劝?妹妹和儿子已成水火之势,必有一死,且李隆基那时已势成,他也不能强令。”
  
  “太平公主死后,李旦也正式归政于李隆基,他退居百福殿,颐养天年,成为一名真正的太上皇。大唐也在此时正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名为‘开元’!”
  
  “诗圣杜甫曾在他的诗《忆昔》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可知开元盛世有多辉煌,那个时代有诗仙李白,诗歌如同天上来,有华夏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羞花’,有写下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那是一个璀璨夺目的时代。”
  
  李念摇头叹息道:“可惜,成也玄宗,败也玄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尽管早就猜到李隆基既是大唐巅峰盛世的缔造者,也是大唐衰败的开启者,此刻听到还是有些唏嘘。
  
  “后世许多人认为玄宗若是早死二十年,纵使他在众多帝王中排不了第一,也绝对能进前三,汉武都未必及得上他。”
  
  “玄宗当皇帝挺好的,就是活得太久,死得太晚!”
  
  这李隆基究竟在后来干了什么,会得到这种评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