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进京!挥军北上
第437章 进京!挥军北上 (第1/2页)“陈大人,总算是见到你了!”
“皇上已经下密旨,让你率领大军进京,大乾王朝,惟有你才能力挽狂澜,拯救大乾王朝的江山。”
陈杰听闻‘皇上驾崩’后,心里猛然一惊。
接下来,
他赶紧散会,来到沧州府的衙门。
没想到等候的一行人中,一位老者走了出来,看到陈杰后,感慨的说了一声。
陈杰闻言一怔,抬头打量了对方一眼。
元崇!
大乾王朝军情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徐士昌的心腹之一。
不,应该说是六王爷的心腹,也是皇帝李铮最信任的人之一。
啥情况?
不是说‘皇上驾崩’了吗,怎么又下密旨了?
原来刚才亲卫队员禀报,说京城的人到了河北沧州府,想要求见陈杰和方志渊将军。
由于是开会时间,陈杰可是特别交代过,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见。
没想到最后元崇这家伙,为了见自己,竟然说出‘皇帝驾崩’。
他就不怕被砍脑袋吗?
说实话,陈杰心里感觉有些奇怪。
大乾王朝的军情处,倒是情报很准确,神通广大。
自己才刚离开大沽口要塞,来到了河北沧州。
没想到元崇竟然直接带人,来到了沧州府衙找自己。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没啥奇怪的。
元崇可是军情处的负责人,大乾王朝的情报系统,现在虽然比不上西门堂的‘潜部’。
但是想要调查自己的行踪,并不困难。
不过,
双方见面第一句话,让陈杰感到一头雾水。
皇帝李铮到底有没有驾崩?
正常情况下,如果皇上驾崩,先不说李凌月会传出大内的消息,哪怕西门堂的潜部,肯定也会第一时间知道。
在大乾王朝的京城,潜部可是有不少人。
这时。
旁边有人走过来说道:“元大人,请勿担忧,京城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有什么事情,你慢慢说,既然已经见到了陈总督,事情一定能解决,皇上真的已经驾崩了吗?”
听到旁人这么一说,元崇顿时心里一惊。
他此刻明白过来,自己刚才为了迫切求见陈杰,说‘皇上驾崩’,确实有欠考虑。
不过,
皇上快要不行了,这是事实。
按照御医的说法,皇上最多还能坚持十天时间。
陈杰看了一眼跟随元崇一起来的人,发现有一位熟人,竟然是朝廷近卫军千总陆猛,令狐千年的弟子。
在陈杰的身边,方志渊一脸懵逼,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在宁王李牧率领五十万大军从朔州出发,直取居庸关之后。
皇帝李铮感到忧心忡忡,旧疾复发,赶紧召集众官员商议对策。
首先是国师冯国宣提议让皇帝李铮,迁都到金陵。
因为金陵曾经是关麒麟的大军镇守,紧接着又是西门堂驻守。
这两个大势力都是拥护皇室的,不会与皇室为敌。
所以,
迁都到金陵乃上策。
不过,
这个计划被皇帝李铮当场否决。
接下来的时间,皇帝李铮麾下的派系各级官员,都纷纷站出来,提议迁都金陵。
说是迁都,其实就是逃亡。
宁王李牧都已经快要打进京城来了,不逃亡怎么办?
以京城的禁卫军防守兵力,挡不住宁王李牧的五十万大军。
不过迁都计划,遭到了宁国公和鲁国公的强烈反对。
大乾王朝的京都屹立上千年,怎么能说迁就迁?
一旦迁都,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一番话说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无法反驳。
既然不迁都到金陵,那么就只能调集关麒麟和西门堂的大军,进京勤王。
可是众多大臣,一阵商议过后,扯皮开始上演。
什么关麒麟现在山海关要拖住东洋人的军队,根本就走不开。
然后西门堂又占据了大乾王朝东面的一整条防线,万一进京后有什么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商议了半天,都没有什么结果。
最后皇帝李铮终于忍不住了,下令拍板,让关麒麟进京。
可是,
关麒麟却没有执行皇帝李铮的命令,而是派人通知皇帝李铮,说山海关战事吃紧。
一旦山海关失守,东洋军队将长驱直入,根本就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进攻。
情况的确如此。
关麒麟的五十万大军,被东洋人的三十万大军咬住了。
并且从西边方向合围的八万东洋军队,对关麒麟的大军形成了合围。
关麒麟根本就走不开,无法率领大军入京。
虽然皇帝李铮对关麒麟的抗命,感到有些不爽。
但是,
最后他还是想通了,觉得关麒麟的大军,的确不能动。
否则大乾王朝的京城被东洋人占领的话,生灵涂炭。
但京城离山海关很近,急行军也就几天的路程。
山东方面想要调集大军,必须要从松江府,浙东,苏南调兵,时间上来不及。
上次皇帝李铮下旨,只是让陈杰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天津卫的大沽口要塞。
现在让西门堂继续调兵的话,只怕等到西门堂的大军到了京城,整个京城也差不多沦陷了。
元崇为了替皇帝李铮分忧,主动请缨,要亲自前往天津大沽口要塞找到陈杰,说明具体的情况。
如果能让西门堂立即出兵,就算‘皇上驾崩’的理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皇帝李铮可是对元崇下了密旨,说自己的大限快到了,随时都可能死。
所以,
让元崇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陈杰出兵,将当前调集的五万大军,进入京城。
时间不等人!
虽然李铮对陈杰一直保持忌惮。
但是宁王李牧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居庸关。
他不得不放下一切顾虑,更倾向于让陈杰率领五万大军,进京护驾。
于是,
他特意发出密旨,让元崇出京亲自走一趟。
另外,
李铮也知道事情紧急,不再通知任何人,直接下旨。
一边是稳住关麒麟,让关麒麟暂时停下与东洋人的激战,稳住局势。
另外一道圣旨,就是让陈杰将大沽口要塞驻扎的所有兵力,进京护驾。
并且加封陈杰为鲁南王,挂大乾帅印,统领全军!
大乾帅印,这可是大乾兵部最高的级别。
虽然西门堂从来都不隶属于兵部,但是现在,皇帝李铮将大乾兵部,直接划给陈杰来领衔。
大手笔!
不得不说,皇帝李铮眼看自己的江山快要倒了,孤注一掷,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陈杰的身上。
元崇首先去了一趟关麒麟处,看到山海关的战事越来越紧张。
他心里很清楚,大乾的局势要崩了。
于是,
他立马赶到了大沽口要塞,想要将密旨交给陈杰。
但是,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陈杰不在大沽口要塞,竟然带着西门堂的三万大军,直奔河北沧州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