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4 方略已定
0674 方略已定 (第1/2页)后续的朝议,杨廷和与杨一清都没说话,整个流程被兵部尚书陆完主导。
杨一清没吭声,自然是因为他举荐的边宪暴雷了。
边宪暴雷也不要紧,现在他连湿湿鞋都算不上,陷进去的并不深。
与其愚蠢的找补,把自己越陷越深,不如先观察下去。
至于杨廷和,则是已经看到了下一层,知道无论插手不插手,都是一样的结果。
能去山东收拾烂摊子的,只有那个满身疑点的山东巡抚王敞。
这个王敞,在“张凤案”、“御史团遇刺案”以及最新爆出的诸多要案之前,就因为无差别地图炮,被朝廷叫回都察院问责了。
他就像是一个早就被设定好了的完美收场人选那样。
不但身上干干净净丝毫无染,而且还因为弹劾了山东的大多数官员,与他们及时划清了界限。
如果这一系列的案子是诬告,或者是栽赃,那么朝廷当然可以去怀疑王敞的动机。
可是当一切都发生了,而且都是事实,那么王敞的举动难道有什么错吗?
关于王敞的那些疑点,有了最容易得出的结论。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官僚,他发现势头不妙,立刻向朝廷举报,顺便让自己脱身,这本就是最合情合理的举动吧。
所以在这种藩王可能谋反,地方官员也可能纷纷为藩王党羽的情况下,最先警觉并且对朝廷有提醒的王敞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何况,杨廷和默不作声的看了杨一清一眼。
这件事只要杨一清选择止损,他杨廷和不参与,那么主导权就会自动落在相关性最强的兵部尚书陆完头上。
陆完自从担任兵部尚书以来,一直被各种下黑手,被各种阴谋算计。
在这种情况下,陆完急需要寻求政治破局。
而王敞,正是刘瑾余孽中混的最好的一个。
当初王敞识趣的主动交出了大七卿的位置,退往南京。随后又交出了南京兵部尚书的职位,去山东做了一任巡抚。
大家都能看出来,王敞是在寻求平稳落地,因此也就没怎么难为他。
但,王敞只是怂了,不是死了。
只要陆完愿意出来力挺,这个王敞就是个极好的拉拢对象。
所以无论杨廷和参与还是不参与,结果都已经注定了。
那何必参与?
杨廷和正想着,就听陆完大声对众人道,“山东的事情牵连甚广,事关重大。这次廷推人选,我打算举荐山东巡抚王敞去主持此事。”
“一来,王敞是山东巡抚,名正言顺。二来,王敞之前就察觉出了端倪,积极的站在朝廷这边,立场是靠得住的。”
陆完说的很慢,边说边观察其他人的态度。
见没人反对,果断得寸进尺的说道,“我看就这么定下来吧?”
说完了,才又找补一样,添了一句,“各位觉得,还需要会推吗?”
在场的其他八常闻言斜睨了他一眼,都没做声。
王敞确实是个很好的人选。
正二品右都御史已经不小了,如果这个身份都不够,那就只能从“九常”或者“内阁三学士”中挑一人去办理此案了。
在场众人又有哪个愿意掺和进和藩王有关的烂摊子呢?而且一旦做的不好,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大量的山东官员。
他们又没有太大的进步空间,冒险收益几乎是零,这完全得不偿失。
不过,事虽如此,但是陆完你很嚣张啊。
最后还是左都御史李士实出来打了圆场,“我等都没有异议,就让王敞尽快前往山东接替边宪的差事吧。”
说完,还又问了一句,“那边宪呢?是回京先问问,还是留在山东等待审案的进度?”
众人闻言,默契的去看杨一清。
杨一清倒是很有担当,明知道不好掺和,还是保了边宪一手,“边宪刚加了都察院右都御史,乃是正二品的朝官,哪有在地方受审的道理?”
“让他速回京城,接受刑部的诘问吧,到时候大理寺也可一同听审。”
陆完当即看着刑部尚书张子麟道,“刑部怎么说?”
张子麟主动表态,“刑部自然会秉公办理。”
杨一清对此也没异议。
张子麟虽然受过杨廷和的提携,但是杨一清和他的关系也还行。张子麟的父亲死的时候,墓志生平就是杨一清帮着题写的。
所谓秉公,未必便是无私。
只不过是两不得罪的权衡之道。
陆完又道,“至于其他方面,可以再从徐州兵备道,颍州兵备道加派些人手。这样北路三个兵备道,南路两个兵备道,就算山东出现什么不测之祸,也能将麻烦及时控制住。”
众人商议完毕,费宏出面票拟。
一直旁听的陆訚却没直接用印,而是笑眯眯道,“既然要动刀兵了,还是得知会了陛下才好。”
这话是平叛有功、战绩可查的陆公公说的。
所以尽管事情紧急,众人也只能默认了这般处置。
陆訚遂将山东来的那些奏疏,以及内阁给出的票拟一起拿了,前往永寿伯府寻找正在积极练兵的朱厚照。
朱厚照正在着甲驱驰,见陆訚过来,就知道是山东的事情商量出结果了。
他示意手下留在远处,自己骑马而来。
陆訚连忙下拜,朱厚照挥手斥退旁人,然后才对陆訚淡淡问道,“如何了?”
陆訚连忙将下面的几份奏疏先递给了朱厚照,“陛下,这是山东方面来的奏疏,里面详细的写了这个月来,他们查到的东西。里面所述,桩桩件件,都触目惊心。”
朱厚照从马上接过,随意的翻看着。
陆訚适时地继续说道,“今日众臣廷议,大致采信了山东那边的看法。已经让山东巡抚王敞南下去查办此事,另外还让徐州兵备道和颍州兵备道也加派了人手。”
朱厚照正在看着那些奏疏上的内容,意味不明的笑道,“大致采信?那看来就是真的喽?”
朱厚照的目光略过有关德王和山东诸臣与之包庇的事情,着重看了看那刺眼的“清君侧,扶贤王”,又瞧了山东官员包庇霸州流贼的豪强从犯,以及上次边宪等地方官员人坐视霸州贼进攻各地州县的事情。还看了德王让手下勾结霸州贼,进攻东昌府,谋夺汉庶人养马地的那些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