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章 杨妙真怀孕,高加索之锁!
142章 杨妙真怀孕,高加索之锁! (第2/2页)“我听说,打耳班不仅是中亚地区最险要的关隘,还是难得的繁华大城。此城控制了钦察草原和中亚地区贸易通道,可以同时从陆路和海路进行贸易,里面不但有无数财帛还有几十个种族的女子。不屠城,实在是可惜了啊!”
……
诸将纷纷发言,要求强攻打耳班城。
在没有赵朔穿越的历史上,哲别和速不台率领三万蒙古大军攻到了打耳班。
面对如此坚城,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攻下来的。
于是乎,哲别想了一个办法,向打耳班城喊话,要求设里汪国派出使者,来蒙古军营进行谈判。
设里汪国果然中计,派出了十名使者。
结果,这十名使者刚到军营,就被哲别杀了一个。
他提着那个使者的头颅,威胁另外那九名使者,如果不说出绕过打耳班城的办法,就杀了他们。
这九名使者惜命,果然告诉了哲别一条小路。
哲别和速不台的大军通过这条小路,翻越高加索山,到达了钦察草原。
但赵朔的麾下诸将,现在已经完全不考虑什么绕路了。
很简单的道理,绕路哪有屠城来得爽快?
打耳班城内的财帛女子,早已被他们视为囊中之物了。
另外,不打仗哪来的战功?
没有战功,怎么升官?
大家远征花剌子模,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吗?
每场血战之后,赵朔都会将大量的财物和女子下发。而直接归降的城池,他们只能得到些粮秣物资罢了。
到了现在,赵朔麾下的诸将乃至所有正规军,根本就不愿意看到城池直接归降,只希望他们负隅顽抗然后屠城。
至于绕路,更是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说到底,就是闻战则喜!
赵朔微微点头,道:“那就竖起白帐篷吧。七日后,如果打耳班还不归降,就直接强攻,屠了打耳班!”
“是!”
诸将领命而去。
七天的时间内,十二万签军在工兵营的指挥下,造了两千四百多架抛石车。
十二斤的石弹准备了两百二十三万发。
七日后。
薄雾冥冥,风裹着咸腥的里海气息扑面而来。
赵朔站在点将台上,向打耳班望去。
但见打耳班的城墙从嶙峋的岩壁上拔地而起,如同一条黑色的巨蟒,延伸进里海。城墙上晃动的人影细若蝼蚁,似乎在做着最后的战斗准备。
赵朔大夏龙雀刀前指,道:“武仙!”
“在!”
“攻城吧!”
“是!”
武仙领命而去。
轰隆隆~~
两千三百架抛石车同时发动,掀开了此战的序幕。
无数石弹、希腊火,不要钱一般,向着打耳班城倾泻而来。
嗖嗖嗖!
五千六百支一枪三剑箭几乎同时发出,向着打耳班城墙上的抛石车,发出致命的打击。
与此同时。
“冲啊!杀啊!”
“攻破打耳班,就能回家!”
“后退者死!全家斩首!”
……
被剃了右鬓,左臂上绑着红布的签军,抬着云梯,扛着冲车,向着打耳班猛攻而来。
“鞑靼人的走狗们,去死!”
“打耳班是永不陷落的堡垒!”
“杀鞑靼一人,赏五十枚第纳尔!杀鞑靼走狗一人,赏五枚银第纳尔!”
“城破之后,谁也活不了!兄弟们,舍命杀敌!”
“杀死这帮异教徒!”
……
打耳班城墙上的军士们,当然知道,城破后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拼死反击。
城上的抛石车在轰鸣。
七丈高的碉堡上射出的弩箭,能达到三百步外。
滚木礌石,火油、沸油,更是倾泻而下。
战争一开始就就进入了白热化,打耳班城墙上下,简直变成了一片修罗场。
战斗到当天晚上,十二万签军,死伤近三万。
赵朔继续命令签军发射抛石车,对达尔班城进行袭扰。不用打多准,就是直接发射进城内都可以,主要是打扰打耳班守军的休息。
非但如此,在这七天的时间里,赵朔还命麾下的正规军,做了很多孔明灯。
孔明灯里面,都放置了装着希腊火的陶罐。
这些孔明灯顺着海风,大部分飘到了达尔班城内。
轰轰轰!
随着一个个孔明灯的落地,就是一片片大火燃起。达尔班的城墙是石头筑城,城内那些房屋可不是。
“救火!快救火啊!”
“天啊,蒙古人是魔鬼吗?怎么会有这么恐怖的武器?”
“他们竟然能让他们的武器,直接飞上天空?”
“上帝之灾,那赵朔真的是上帝之灾!”
“他恐怕真的是上帝派来,毁灭打耳班城的。”
……
别看孔明灯在三国时期就被发明出来了。
但在华夏以外的世界,直到这个时代,纸张都极为高昂,是贵族的奢侈品。谁会发明孔明灯啊?
也就是赵朔未雨绸缪,将高加索地区的纸张都收集起来了,才能制作这么多孔明灯。
打耳班的军士们,见到这孔明灯的神奇效果后,简直士气完全崩溃。
没办法,那可是飞天啊!
天空,在他们的观念中,一直是上帝的禁区。
就更别提,这些孔明灯造成的大火,烧毁了他们无数房屋了。
没有房子住,就要受冻,士气能不低落吗?
虽然蒙古人屠城的规矩,使打耳班守军的士气再低,都不会开城投降。但是,必败的焦虑感以及马上就要面对死亡的恐惧,让这些打耳班守军吃不好睡不好,体力更加迅速地下降。
第二天,第三天,赵朔如法炮制,白天让签军攻城,晚上用抛石车和孔明灯袭扰。
到了第四天头上,城内的木制房屋几乎被烧光。
城内的军民百姓,也被赵朔的袭扰,弄得吃不好睡不好,体力消耗到极限,反击越来越弱。
当然了,这连番的袭扰,也造成了签军的损失极大。
到了现在,签军只剩下六万人左右了,而且人人筋疲力竭。
那就不用他们了吧。
赵朔果断将巴鲁营,花剌子模五旗,汉军八旗,全部投入了战斗,身边只剩下了一万五千本部兵马护卫。
战到当天傍晚时分,打耳班城墙出现了十数个破口,但守军依旧在顽强抵抗。
毕竟,城内还有数十个碉堡可以依仗。
就算退到城外,高加索山上的打耳班隘口,只容一辆大车通过,照旧易守难攻。
赵朔干脆直接命休息了一天的六万签军全部压上!
他自己也手持大夏龙雀刀,率领本部一万五千军,加入了战斗。
经过多次武器换代,赵朔此刻的铠甲也进行了升级。
在这种冲锋陷阵的时刻,他都是身披三重铠甲。
最里面是南宋精美的细鳞软甲。
这副铠甲是杨安儿得知杨妙真怀孕之后,作为贺礼献给赵朔的。
当初金国大将仆散安贞饮马长江,多亏了宋国做杨安儿的工作,红袄军兵出山东,截断了仆散安贞的粮道,金国才转危为安。
为了说服杨安儿出兵,宋国也真是下了血本,除了大量的金银财物之外还有这副细鳞软甲。
此甲的基层用最上等的细蚕丝制成,外表是百炼精钢制造的鱼鳞状甲片,肩部和腋下采用绞链式设计,让着甲之人活动自如。堪称南宋铠甲制作的最高水平,这个时代柔性防御的巅峰。
中层则是从摩诃末宝库中缴获的一套马穆鲁克链甲。
灵活链甲覆盖全身,关键部位板甲补强,当世独有通风散热设计,最适合当做中层铠甲使用。
最外层,则依旧是赵朔常穿的玄金冷锻铠,
这样的防护,加上赵朔超绝的力量和敏捷,除非被床弩直接命中头部,否则不可能死亡。
而这种防御,再加上他的武力值,会让他成为战场上无敌的存在,古之项羽也不过如此。
“驸马亲自冲锋了!”
“跟上驸马!保护驸马!”
“攻破打耳班城,杀光所有男丁!”
……
随着赵朔的加入,蒙古军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向前猛冲猛杀。
终于,在第二天天明之时,不但将打耳班城全部控制,而且攻破了打耳班城后面的高加索山上的隘口,也就是打耳班隘口。
一条宽敞的道路就在眼前。
这条长达三百里山路的前方,就是钦察草原。
钦察草原,从地理概念上来讲,已经属于欧洲。
从土耳其海峡,到黑海,再到高加索山脉、里海西北岸、乌拉尔河、乌拉尔山,形成一条近乎直角的折线,分隔着欧洲和亚洲。
赵朔将通过眼前这条大路,攻入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