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308章 赵朔汗国土地太多,爵爷都不够用了!

308章 赵朔汗国土地太多,爵爷都不够用了!

308章 赵朔汗国土地太多,爵爷都不够用了! (第1/2页)

黎、丁、李、陈四姓,是安南人自从独立于华夏以来,建立过王朝的四大姓氏。
  
  而阮姓,则是两百年前安南兴起的大姓,不但涌现出了诸多高官、名将,而且经常和皇室联姻。
  
  如今的安南皇帝陈煚的母亲,就是姓阮。
  
  当然了,还有后世,安南的西山朝以及阮朝,都是阮氏所建。
  
  赵赫要杀尽这五姓之人,一方面是为了杀尽安南有号召力的姓氏,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毁掉安南人的传承了。
  
  姓氏可以冒称,族谱可以伪造,但是脑袋掉了是长不回去的。脑袋里装着的文武学问,死人也是没办法进行传承的。
  
  把这五姓的男人都杀了,安南人的英杰就杀了一大半,能够传承给安南人军事以及治政之能的人也就少了一大半。另外,安南没有比这五姓之人更渴望恢复大越了,还是杀了干净。
  
  另外还可以给安南人一个明确的信号:胆敢组织安南复国之人,无论时间有多远,华夏终有追究之时,全族男丁俱诛之。
  
  对于剩下的安南人,赵赫也准备了一套组合拳。
  
  其一,安南人能提供证据,证明先祖来自华夏者,为汉人和蒙古人之下的第一等,称安南华夏苗裔。
  
  男丁赐田五十亩,单独进行科举,科举名额较其他安南人优先。只是科举得中之后,不允许在安南任职、
  
  其二,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先祖来自华夏者,男丁赐田三十亩,科举名额在前面的华夏苗裔之后。
  
  这就人为的给安南人分成了两个族群。
  
  人家的祖先来自华夏,不但年年祭祀先祖,而且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和普通安南人不是一个待遇,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是华夏后裔,凭什么和你是一个种族啊?
  
  其三,对于蛮族,赵赫进一步细分,
  
  富良江以北的蛮人,归顺的最早,赵赫根据他们原本的族属,划分为六大族群,称上六蛮。
  
  以后要归顺的富良江以南的蛮人,赵赫将根据他们原本的族属域,划分为七大族群,称下七蛮。
  
  这些蛮人的科举名额,还在普通安南人之下。再说了,他们读书人甚少,属于科举基本没戏。
  
  不过,赵赫也给了他们出路:允许他们加入府兵,立下战功者可加入八旗,加入八旗之后就可以改籍为汉人或者蒙古人了。
  
  中南半岛诸国,山高林密,瘴疫遍地,着实不好攻打。以后赵朔汗国攻打中南半岛诸国,就不会出动汉军府兵了,而是以汉军八旗为中坚,这些蛮兵府兵为辅助。
  
  他们既适应中南半岛的气候,又尝到了抢掠的甜头,会成为帝国向中南半岛扩充的重要助力。
  
  随着一代代的蛮人向华夏交血税,也将慢慢融入华夏。
  
  而且,上六蛮和下七蛮,同等百姓人数下帝国允许加入府兵的人数并不相同。并且,根据各蛮对帝国的贡献,每十年进行一次调整。
  
  总的来讲,赵赫的策略,可称为《安南细分法案》,将安南民分四等,四等之后又再次进行细分,人为制造隔阂,让这些人不能拧成一股绳对抗华夏。
  
  随着汉人移民越来越多,安南人和蛮人英杰转化为汉人,百十年内,此地将彻底变为华夏熟土。
  
  陈守度当然不可能知道,赵赫还会对安南人进行细分。
  
  但是,他乃一代枭雄,安南的实际掌控者,太明白杀尽五姓之人,意味着什么了。光这条政令,就足够令他破防。
  
  “不!世子你不能这样做!”
  
  “华夏古语有云,杀俘不降,更何况是杀降人?你再考虑一下啊!”
  
  “阮氏没人做过皇帝,杀阮氏无名!难道,你就不怕造成安南人的恐慌?”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来日赵氏,未必没有灭国之时,你就不怕后来者有样学样吗?”
  
  ……
  
  陈守度死到临头,还是竭尽全力为保留安南复起的种子,对赵赫进行着劝说,甚至语带威胁。
  
  然而,没用的,完全没用的。
  
  “聒噪!”
  
  赵赫摆了摆手,道:“将他和陈煚拖下去,剥皮揎草!”
  
  “是!”
  
  自有军士上前,将陈煚和陈守度拖了就走。
  
  此时,对蒲氏以及色目人的行刑已经开始。对这些人行刑的,全是宋军将士。因为蒲氏的反叛,宋国小朝廷损失了近一半的人口,将士们对这些色目人真是恨的牙根都痒痒。尤其是蒲寿庚一家,人人三千六百刀,一刀都不能少。
  
  对于其他人,当然是汉军将士行刑。
  
  不管怎么说吧,清化一役,安南方面只有六千年轻女人活了下来。其他八万多人的尸身,被筑成了一个巨大的京观。
  
  其后,赵朔率领十数万大军继续南下。
  
  清化以南,安南就剩下演州路、义安路,以及新平路了。这里有着安南的一万边军,军力可谓不值一提。
  
  安南人也不算多,也就是十来万人。不过,蛮人倒是不少,能有六十多万。
  
  这些人面对赵赫的大兵压境,当然不是对手。而且,现在正是冬季,雨水甚少,疫病难以兴风作浪。
  
  不出三个月,就被赵赫所平定,并且立下了京观三座。
  
  总而言之,赵赫在支棱隘立下京观一座,富良江沿岸立下京观九座,清化立下京观一座,安南南部地区立下京观三座。总共十四座京观,宣告着赵赫的昭昭武勋,以及华夏对安南的重新统治。
  
  到了现在,原本四百万人口的安南,仅仅剩下了七十万左右的人口。
  
  当然了,这七十万人口不包括赵赫手中的女俘。
  
  现在光赵赫还未分配下去的女俘,就高达三十万之众。
  
  他特意挑出一千名颜色最好的,其中三百人运往中都,献给赵朔。其余七百人,有的自己留下,有的分赐诸王子以及汉军诸将。
  
  其余的女俘,就是分配给八旗军士,以及后来的汉人移民了。
  
  红河三角洲是块宝地,开发的比华夏的珠江三角洲还要早,至少需要移民二十万。
  
  又休整一个月后,赵朔关于诸将封赏的旨意也到了。
  
  大罗城外,赵赫亲自主持对诸将封赏的仪式。
  
  所谓大罗城,就是升龙城。“升龙”这个名字太犯忌讳了,小小的安南,升什么龙?
  
  赵朔决定让此城恢复本名,大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